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体现在读、写两个方面,本文叙述了笔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她的教子手记中写到: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是什么?对,就是阅读。它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怎样才能有幸被“魔杖”点中呢?这得让学生爱上阅读。尹建莉在教子手记中写到:应该让儿童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这种“没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让孩子喜爱这项活动。
  一、诱惑学生阅读
  “在教育中,想要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尹建莉所提的非常有效的一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屡试不爽,尤其在引导学生的阅读上。记得有段时间班级里出现了《水浒传》这本书,我很高兴,这可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啊。可是私下询问读过这本书的学生寥寥无几,细细打听,原来学生觉得书太厚,字太小,不如看电视。我心里一惊,曾有人说过:“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很多研究资料显示,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得多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运用自如。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无形中得到锻炼,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不断加强,学生与老师较头痛的作文难题也会得到改善甚至解决。怎样让学生主动有兴趣的读这本书呢?我不动声色,没有凭说教去教育学生好好去读。一次的语文自习课,为了奖励学生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我就对学生说:“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我要奖励大家,给同学们读故事。”说完,我就打开《水浒传》读了起来。那本书确实有意思,很多学生在电视上也看过大概的情节,我一读,几个学生立刻与书产生共鸣,兴奋的欲言又止,眼神中透漏着惊喜与得意,好像在炫耀自己知道的比别人多。我暗自窃喜,诱惑的第一步已经成功。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一有空,我就给学生们读故事。读完了,我就里面的情节与人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有意让知道情节的学生也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大概四、五次以后,我又将这个任务拜托给了其中一个很感兴趣的同学,由他帮老师读一篇。再后来,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同学都提前去读做好准备,也有的同学急于知道下面的故事情节,便自己买了本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我呢,只在恰当的时候和学生们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以后但凡好书,名著,我都会用这样的方法勾起学生读书的欲望。读过几本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逐渐稳定,有了这个基础,学生以后的读书就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二、阅读也应“一气呵成”
  在课外阅读上,有些老师的不當之处就是要求学生慢慢读,一字一句地读。这是不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的。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速度是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字一字读的人阅读能力最低,一行一行的较好,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最好。当然,一目十行是个比喻,指人的阅读已达到一种非常熟练、自如的程度,阅读的视角宽,注意范围大,一次扫视可以从一行扩展到几行。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所以,在我的班级里,学生的读书时间相当宽裕,只要作业完成了,哪怕是课堂上,学生也是可以自由的阅读。当然那些没完成作业,一心阅读的同学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没收一本自己最爱看的书。这样学生为了拿回自己的书籍阅读,就会采取老师的建议: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我们有读书笔记的作业,我从不强求字数与内容,只是告诉学生:抄你想抄的,写你想写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是抄的还是写的只要让自己看着舒服、别人看着快乐就行。一周两篇。这样学生读书就没了障碍,可以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尽情的享受阅读。
  三、多“读”但不必多“记”
  很多老师喜欢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考察他“记住了多少”。我也曾犯过此种错误。前年开始,我校开辟了校园特色──书香校园。为了使学生能够立竿见影、读有所获,教师们便各尽其能。往往学生刚读了几页书,或一个故事,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学生复述这个故事,或背出其中的“优美段落”,或者要学生在写作中用上书中的一些词语和素材,甚至还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成绩好一些的学生尚可对付,但对于那些中下水平的学生就特别吃力。有的学生一时说不上来或写不出来,我就会流露出责怪学生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忘了的表情或语气,认为刚才的书白读了。本来学生很感兴趣的课外阅读,在我这样折腾几次以后,很多学生两眼的神气好奇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看来,我们教师这样做实际就是给学生制造绊脚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其实也反映了我们教师的两个问题,一是没真正理解阅读,二是功利心太强。当学生面对一本书时,如果我们教师向他提出了识记的要求,他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识记上,而把阅读的兴趣放到次要的地位。一旦学生意识到读完一本书后有那么多任务等着他,他就不会想再去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少儿阶段的阅读大多是童话和小说,学生非常喜欢读,容易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他和书中人物一起经历过种种事件,并最后一起迎来一个结局,这本书就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了痕迹。所以,具体的内容根本不需要孩子专门去记忆,就算他把三个月前读的一本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忘记了,也不能说他白读了。   其次,应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保证学生足够的阅读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人的阅读速度既不是天生,也不是主观上想快就能快起来,不可能用某种训练方法轻易获得。速度取决于阅读量,是在“量”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学生,他的阅读速度很快就会形成,在这方面进步也是惊人的。由于他们在阅读中想法单纯,急于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速度常常超过那些同样酷爱读书的成年人。阅读量不相上下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速度大体相同。所以我们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上,不需要人为地去寻求捷径,只要保证学生们有足够的阅读量就可以。鉴于这个原因,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①不必要求学生读出声来。我们会经常要求学生低声读课文,但那只是读课文,课外阅读不适合出声,而是默读。出声读,既影响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也不能增加速度,不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②不必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学生查字典。学生在初期阅读时,生字肯定不少,一般情况下老师会要求学生查字典,弄清楚。但不停地查字典会对学生的阅读不断打扰,破坏他的兴趣。学生刚开始读篇幅较大的作品,原本就对自己的识字量或理解能力底气不足,总担心是否能读懂。所以教师就是要鼓励孩子,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可以跳过去,连估带猜,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问老师。这样让学生会觉得很便捷,阅读起来有轻松感。很多老师明明认识那个字,却偏偏不告诉学生,就想让学生自己去查字典。我们老师总认为查字典可以讓孩子记得更牢,但这种做法没有意义,很多学生甚至我们成人在阅读过程中都不喜欢被什么事情打断。当然,有些学生喜欢查字典,也不必要阻拦,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他们能愉快顺利地阅读。③引导学生租书看或借书看。俗话说:“书非借不能读也”。租书或借书可以促进学生尽快把一本书看完。我们班上设立了一个图书角,我给它起的名字是“图书交换站”。平时,学生们就是在这里将自己的图书与别人分享,以获取更多的好书。为了不被别人催促,自己就要加紧阅读,无形中就提高了阅读速度。另外,我还鼓励学生租书阅读,这样为了省租金,学生就有意识地抓紧时间看。平时每本书借三天,假期里学生甚至可以一天一本。虽然多借几天多花不了几个钱,但是1元钱左右就能读一本书,这种感觉会让学生感觉很兴奋,无意中也促进了学生快速阅读的愿望。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我们教师应端正态度: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眼前可能看不出什么,但只要他读得足够多,丰厚底蕴迟早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希望老师都能拿起这根“阅读”的魔杖,真正的将孩子们带入书的世界,真正领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为指导,以新课改思想为理念,以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为原则,围绕以创设教学情境为中心,着重阐述如何创设初中英语新教材课堂教学情境的教学策略,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境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感受·鉴赏”能力进行了描述: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感觉·鉴赏”能力呢?我想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几个阅读习惯入手。  一、学会摘录  古今中外的名人在阅读中对摘录的方法是非常重视的。像司马迁在下笔写《史记》前,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献、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如果数学学不好,物理、化学有很多计算问题就算不好。与以往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是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特长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并且要求在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不难发现,较之从前,新课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更注重对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它的实施必然要求
期刊
《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
期刊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与互动为基本特征。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期刊
“教以生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理性思考与勇气,进行着一次教育变革。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我们走在教改前沿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它迫使我们打破传统和常规,继承中求发展,求创新。在此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改革既要考虑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又要结合体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体育课程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培养现代建设的高素质、健康型的人才。  一、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过于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这是因为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相比,坎从知识的尝试、难度和广度,还是从学习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方面,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理念性以及综合性都比初中有明显的质的变化。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信心;学法指导  物理学是人类探讨大自然的一门重要学科
期刊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对于知识的学习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一般来讲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阅读。好的阅读能力在学习知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抓起,这就意味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与此同时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要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成绩
期刊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教学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在实际的古诗词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却被大大的忽视了。因此本文主要从古诗词中所包含的美育因素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