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情诗在夏宇的诗作中占据很大比例。从《备忘录》、《Salsa》、《腹语术》三部文学性较强的诗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分析其创作特点。诗人通过去除常见于爱情诗的浪漫化描写,反映不为爱情而迷失自我的爱情观。借由内容上抒发女性欲望和形式上打破二元对立体制,表达真实的自我。在对爱情深刻的认识和对女性主体性的追寻中,认识到在多元化社会的背景下强调个人主义的意义,从而彰显出夏宇爱情诗创作中独特的浪漫精神。
关键词:爱情诗;浪漫精神;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奚密在评论夏宇的爱情诗时曾说,“在她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一般情诗的元素……其作品的取向全然是反(通俗意义上的)浪漫主义的。”[1]浪漫主义通常强调从主观世界出发,常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奚密所言的“反浪漫主义”并非是指夏宇的爱情诗是不浪漫的,反而在其爱情诗中蕴含着与众不同的浪漫精神。夏宇通过情侣、婚姻、恋爱心理等主题,借由对爱情的去浪漫性和女性主体身份的追寻而寻求个人对自我的认同,这种浪漫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夏宇爱情诗的价值与意义。
一、还原真实的爱情
爱情是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无数诗人都在力求营造出它的浪漫美好。但夏宇对于爱情的理解则是简单地将之视为两性间的一种感情。《你正百无聊赖我正美丽》中爱情被定义为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遇到一个可以生小孩的人,“除了建议一起生一个小孩/没有其它更坏的主意/你正百无聊赖/我正美丽。”[2]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本是美好的,但两人相遇的美好总难敌相处的困难。为了维系这份感情便是生一个小孩,而这不过是个最坏的主意。
《南瓜载我来的》根据童话《灰姑娘》进行的故事在主人公身上发生变化。常规的爱情模式被现实打破。日常琐事将英俊的王子、漂亮的公主从城堡推出,性与爱也成了日渐熟悉的仪式而变得无力。在得知妻子怀孕后,男主人公懦弱到不敢接受现实。童话所建构的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爱情模式让人们在告别童年后仍未告别童话,夏宇则在去浪漫性中完成对爱情的还原,让诗中人物认清爱情的不美好、婚姻的不幸福,放下浪漫的幻想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和能得到的爱情。
二、表达真实的主体
面对男性所建立的男尊女卑的二元对立体制,夏宇十分好奇“我发现我们没有自己专用的脏话,这是非常令人不满的”。[3]夏宇利用女性欲望的书写,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以寻找真实自我。
《野兽派》将20岁的乳房比作两只醒来后露出粉色的鼻头找东西的动物,以乳房睡眠至成长表达女性欲望,展现主体潜意识。《一般见识》中“一个女人/每个月/流一次血/懂得蛇的语言/适于突击/不宜守约”,[4]以蛇比喻阳具,对男女性爱做黑色幽默式描写。反转了男女地位,以审视的不屈服的、主动的不消极的态度衡量男女情爱。将这种身体书写作为一种对抗性的表达,建立和肯定女性的思想意识。
《某些双人舞》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香泠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5]开启全篇,勾勒出古代女性的凄凉,引出其后热烈的、解放性的现代双人舞场景。全诗多句以“恰”字结尾,如同跳双人舞时的旋律,且都无特殊含义。意符不再是对应某一意旨,从而消解意旨与意符对应的二元对立关系。结尾直接将男性至于教徒的位置,强调女性享受这样的双人舞。男性不再是对立体系中的中心角色,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力图动摇传统男尊女卑的二元对立关系。
三、追寻自我的认同
夏宇通过女性身份认同表达对个体生命的认识,以理性的思考将女性主义深化为个人主义,彰显了诗人的浪漫精神。
《互相爱着了》中,诗中的两个人以互相爱着的姿态平等的站在一起,唯有互相撕下皮这种亲密的接触而获得入骨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爱情的不浪漫在两个足够成熟的自我面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通过不浪漫的爱情借由女性主体表达出的浪漫精神,绝非矛盾的激情对立,而是对于自我认同的执着追求。
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强调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精神。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浪漫文学在受到儒教价值观的影响下,往往更强调群体伦常的观念。一个人的价值定位不是来自个人对自我的认同,而是由个人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定。直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引介西方浪漫主义,对个人主体性的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人作家。同样伴随着台湾社会的多元开放,从国家认同到民族、身份、性别等认同问题都越为突出,个人价值的定位受到社会价值结构的约束。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夏宇爱情诗中表达出的对于自我认同的追寻更具意义。
同时,在当西方批评浪漫主义的抽象思维、强调激情和滥情等导致浪漫主义没落时,浪漫主义的精神却仍具感染力。这种浪漫精神非文学技巧或批评方法亦或一种主义的宣示,而是一种强调真实和真诚的原创力皆从人出发的精神。这种浪漫精神,使得夏宇的爱情诗没有停留在一般情诗的抒情咏叹或是止步于女性主义的呐喊革命,而是将此内化为个人创作的特质,从而赋予了诗歌宽阔的视野表达和丰富的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家麟.中国妇女与文学论文集[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
[2]夏宇.Salsa[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3]夏宇.腹语术[M]. 台北:台湾现代诗季刊社,1991.
[4]夏宇.备忘录[M].夏宇自印出版,1984.
[5]高福寿,葛全诚.宋婉约词品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关键词:爱情诗;浪漫精神;自我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奚密在评论夏宇的爱情诗时曾说,“在她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一般情诗的元素……其作品的取向全然是反(通俗意义上的)浪漫主义的。”[1]浪漫主义通常强调从主观世界出发,常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情。奚密所言的“反浪漫主义”并非是指夏宇的爱情诗是不浪漫的,反而在其爱情诗中蕴含着与众不同的浪漫精神。夏宇通过情侣、婚姻、恋爱心理等主题,借由对爱情的去浪漫性和女性主体身份的追寻而寻求个人对自我的认同,这种浪漫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夏宇爱情诗的价值与意义。
一、还原真实的爱情
爱情是诗歌创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无数诗人都在力求营造出它的浪漫美好。但夏宇对于爱情的理解则是简单地将之视为两性间的一种感情。《你正百无聊赖我正美丽》中爱情被定义为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遇到一个可以生小孩的人,“除了建议一起生一个小孩/没有其它更坏的主意/你正百无聊赖/我正美丽。”[2]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本是美好的,但两人相遇的美好总难敌相处的困难。为了维系这份感情便是生一个小孩,而这不过是个最坏的主意。
《南瓜载我来的》根据童话《灰姑娘》进行的故事在主人公身上发生变化。常规的爱情模式被现实打破。日常琐事将英俊的王子、漂亮的公主从城堡推出,性与爱也成了日渐熟悉的仪式而变得无力。在得知妻子怀孕后,男主人公懦弱到不敢接受现实。童话所建构的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爱情模式让人们在告别童年后仍未告别童话,夏宇则在去浪漫性中完成对爱情的还原,让诗中人物认清爱情的不美好、婚姻的不幸福,放下浪漫的幻想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和能得到的爱情。
二、表达真实的主体
面对男性所建立的男尊女卑的二元对立体制,夏宇十分好奇“我发现我们没有自己专用的脏话,这是非常令人不满的”。[3]夏宇利用女性欲望的书写,发出女性自己的声音以寻找真实自我。
《野兽派》将20岁的乳房比作两只醒来后露出粉色的鼻头找东西的动物,以乳房睡眠至成长表达女性欲望,展现主体潜意识。《一般见识》中“一个女人/每个月/流一次血/懂得蛇的语言/适于突击/不宜守约”,[4]以蛇比喻阳具,对男女性爱做黑色幽默式描写。反转了男女地位,以审视的不屈服的、主动的不消极的态度衡量男女情爱。将这种身体书写作为一种对抗性的表达,建立和肯定女性的思想意识。
《某些双人舞》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香泠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5]开启全篇,勾勒出古代女性的凄凉,引出其后热烈的、解放性的现代双人舞场景。全诗多句以“恰”字结尾,如同跳双人舞时的旋律,且都无特殊含义。意符不再是对应某一意旨,从而消解意旨与意符对应的二元对立关系。结尾直接将男性至于教徒的位置,强调女性享受这样的双人舞。男性不再是对立体系中的中心角色,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力图动摇传统男尊女卑的二元对立关系。
三、追寻自我的认同
夏宇通过女性身份认同表达对个体生命的认识,以理性的思考将女性主义深化为个人主义,彰显了诗人的浪漫精神。
《互相爱着了》中,诗中的两个人以互相爱着的姿态平等的站在一起,唯有互相撕下皮这种亲密的接触而获得入骨的理解才是最重要的。爱情的不浪漫在两个足够成熟的自我面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体找到了真正的自我。通过不浪漫的爱情借由女性主体表达出的浪漫精神,绝非矛盾的激情对立,而是对于自我认同的执着追求。
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强调是西方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精神。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古典浪漫文学在受到儒教价值观的影响下,往往更强调群体伦常的观念。一个人的价值定位不是来自个人对自我的认同,而是由个人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定。直到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引介西方浪漫主义,对个人主体性的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人作家。同样伴随着台湾社会的多元开放,从国家认同到民族、身份、性别等认同问题都越为突出,个人价值的定位受到社会价值结构的约束。处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夏宇爱情诗中表达出的对于自我认同的追寻更具意义。
同时,在当西方批评浪漫主义的抽象思维、强调激情和滥情等导致浪漫主义没落时,浪漫主义的精神却仍具感染力。这种浪漫精神非文学技巧或批评方法亦或一种主义的宣示,而是一种强调真实和真诚的原创力皆从人出发的精神。这种浪漫精神,使得夏宇的爱情诗没有停留在一般情诗的抒情咏叹或是止步于女性主义的呐喊革命,而是将此内化为个人创作的特质,从而赋予了诗歌宽阔的视野表达和丰富的内涵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家麟.中国妇女与文学论文集[C].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
[2]夏宇.Salsa[M].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
[3]夏宇.腹语术[M]. 台北:台湾现代诗季刊社,1991.
[4]夏宇.备忘录[M].夏宇自印出版,1984.
[5]高福寿,葛全诚.宋婉约词品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