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大多数教师已经接受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又是一项非常灵活的教学技能,当今课改步伐走得不均匀,至于究竟什么是标准的教学情境创设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各位教者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数学课堂的情景创设不能脱离数学的原味。同时创设数学情景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获得新知。
  【关键词】 情境 创设 因人而异 有效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为达到认知的心理平衡而解决问题的欲望,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并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的同化和顺应,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相互比较,将其重组、建构知识网络,从而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途径,便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才能有效地学习新知。
  1.教学"情境"要发散数学的原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提到"情境",许多教师马上就与多媒体课件联系起来,似乎"情境"是多媒体的代名词。殊不知,在大量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对"情境"一词的理解也产生了偏差。比如:一位教师在教"认识物体"一课时,首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大家才记住了我们。你们看老师有什么特点?"然后用课件展示出一张教师本人的照片,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老师漂亮;有的说老师留长发;有的说老师个头很高……像这样脱离教学内容光用音乐图片等绚丽的画面来点缀装饰课堂,是很难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究欲望之火的。因为教师的外貌特点与认识物体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自然也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创设,只能是一幅供学生欣赏的画面而已。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可能成为分散学生思维的干扰因素,产生负面影响。又如: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中,在出示1800÷9后,教师就直奔主题,在老师"你能尝试自己去解决吗?";"老师相信同学们是最聪明的!";"老师期待你们的发现!"廖廖数语中,激发了学生对自己、同学的挑战的勇气和欲望,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更简洁的情境创设行为,只不过支撑它的不再是绚丽多姿的动态画面,而是依赖教师自身的调控驾驭教学的艺术魅力。这样简朴的情境也是很有效的,因为它是紧紧围绕数学知识设计的,散发出数学的原味,由表面的平静状态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掀起波澜,达到激励促进内化需求的目标。
  2.因人而异,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中体验数学。对于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生活"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认知冲突的临界点,注意学生的差异性与层次性,才能合理把握情境创设的原则。
  2.1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生活中接触较多的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物。鲜艳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神奇的动画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这些形象生动的故事、游戏或模拟表演等呈现给他们,非常符合低年段学生天真活泼、想象力丰富甚至是爱幻想的天性和心理特点。虽然学生在情境中玩得很高兴,但玩并不是数学教学的目的,而只有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那么情境活动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游戏对低年段孩子学好数学是很有帮助的。
  2.2 对于中高年段学生而言
  他们心目中的"现实生活"不但是直接感受的事物,也可以是间接认识的事物,对这学段的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不但要安排一些趣味性强的直观、形象活动,同时也要注重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发展方面的设计。联系实际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际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这样的现实情境对中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学习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需要,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
  3.情境创设的方法
  3.1 联系实际法
  一般用在开课导入中,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感受和接纳的感性教学情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情感认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一课时,创设了学生在植树节开展植树活动的情境,根据情境给出了5组信息,让学生通过筛选信息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法运算定律。在教学时,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积极制定植树方案,进行劳动分工,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又如,在教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创设了为春游准备食品的教学情境,学生兴趣高昂,参与的氛围十分浓厚。学生人人动手,用学具和实物分一分、摆一摆,非常轻松地认识的除法的含义,并能巧妙利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2 问题讨论法
  故事化教学情境,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如:在讲授《比例尺》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另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创设出在教学中才有的平面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总之,判断是否真正有效的教学"情境",不在于问题提供方式的差异之分和气氛营造的简洁华丽之别,而是一定要围绕数学知识进行创设,发散数学的原味,一定要看创设的情境本质上有无刺激和引起学习主体的反应,并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境界,这才是教学情境创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金晓峰、《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现代教育理念,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今天。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作为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巧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还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以学论教 提高 初中语文 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
期刊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还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力。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呢?  1.应用启发式教学,营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  历史课必须把教师单一信息输出、学生单向信息输入的
期刊
【摘要】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关键词】 生本课堂 主动性 生动性 生成性  谁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发展的主体? 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的效果应从学生的发展来衡量。因此,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
期刊
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地区,受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很害怕英语。害怕张嘴说出这种语言。十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会说才是最大的收获。而我们年复一年,仅仅培养的是考试的工具,孩子们失去了兴趣,老师们苦不堪言。想想,如果能说出来我们大家不是都轻松了吗?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琢磨,用了很多方法,效果很不明显,每一种方法只是活跃在课堂上,课下依然提不起兴趣。很明显这是没有说的环境,害羞
期刊
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有目的的工作,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任何模式的课堂教学都要受到教学目标的调控,最终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目标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目标教学法可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来完成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学习任务,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加努力
期刊
【摘要】 游戏使幼儿感到愉悦、好奇,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不仅有利于幼儿进行各领域的学习,而且也具有自然整合幼儿园课程各领域的潜能,所以要从时间、空间、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等几方面考虑把游戏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游戏 融入 幼儿教学  游戏使幼儿感到愉悦、好奇。而这种感觉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理解的开始,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我国1
期刊
【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可行性与途径,得出教学的中心应放在促进学生"学"上,重点应放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的结论。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创新意识 培养  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课程改革铺天盖地,但多数是换汤不换药。有些貌似课改的课,看起来很热闹,其实是流于形式,成了花拳绣腿,缺乏真实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五段模式:诱导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五环节几乎
期刊
观察是有益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我们的学生在观察能力上存在着随机性观察多,确定性观察少;笼统模糊的观察多,仔细区分的观察少;杂乱无章的观察多,程序计划的观察少;明显主题的观察多,隐蔽背景的观察少;直观感知
期刊
【摘要】 进入21世纪,,我们更应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文教育。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入手,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情趣,着力探索实施人文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以人为本 人文教育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eople-o
期刊
【摘要】 中学作文教学须有效整合教材,力求科学化,立体化。可根据实际,审视和重新拟订形成各年级各学期的写作教学目标,使写作训练内容科学化; 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社会,利用生活资源,使写作教材立体化,让作文教学具有全程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 有效整合 科学化 立体化  不少语文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看似"有趣",其实又很无奈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在初中三年里,不是"循序渐进",反而会呈下降的趋势。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