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河占据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伙伴们一说玩耍去,必定是那个流水潺潺,石头、沙子、野草、野花都不能少的汾河边。赶上枯水期,河床毕现,若隐若现的水流依旧急着赶路,于是便淘气地用沙子、石块圈起来,不让它流走。第二天,那细细的水流,竟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冲出一条道路,便问河边的老人:“它是要流到哪里去?”“流到我们家乡的黄河去。”这个老人抽着自制旱烟,用河南方言自顾自地说。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着一种情绪刻入我的脑中。
后来,我知道了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从我们这里仅是路过,最终汇入黄河。想到此,对黄河竟生出一种渴望相见的冲动。那滚滚不息的黄河水,气势如虹的壶口瀑布、神秘莫测的乾坤湾……在书本上、图片中、歌曲里,在跋涉中,只要有关黄河的信息,便忍不住翻阅、倾听,哪怕驻足多看一眼呢。
一次在高铁上,睡意蒙眬中,突然有人高呼:“快看黄河……”车厢里的左邻右舍都支棱起脖子,直勾勾地盯着窗外那波澜壮阔的河面。车厢里竟鸦雀无声。黄河的气势就是这么“豪横”!而这样一闪而过的情形终究是不能解渴的。于是,心里便萌生了追随、亲近黄河的念头。
那是一个美丽的四月天,我们同行几人从晋中介休出发,和吕梁市柳林县的好友会合,自驾游黄河。
选择吕梁市,好友给了一个合理的说法,黄河流经这里好几个县,不仅河岸线长,沿途千姿百态的黄河景观会让你看到它的素颜、它的情绪、它的性格、它的千面,而自驾,是最贴近这种需求的出行方式。可以随心所欲,或走或停,多角度感受它的气息,也可以圆梦了。
我们算是有福之人,在当地一位谙熟风土人情的好友带路下,先是穿入一条隐秘的山间小径。曲曲折折,兜兜转转,带着一种访古探幽的神秘感,爬坡而行。
早有声音穿越过来,“呀!呀!呀……”这是语无伦次的声音,被震撼到的人都会发出这种声音。我快跑着,好像多一分钟看到,便多赚了一些似的。
站在山顶,我也跟着拖长声音“呀”起来。俯瞰眼前奔腾着的长龙,从一个尽头的山弯处出来,转了几转身子,又弯进了另一处山的尽头。手机装不下这个庞然大物,眼睛也不行,身子不由得随它转了几转。怕它溜走,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冲下山去,贪心地想把眼前的“长龙”收入囊中。
自驾由此拉开行程。
我是一个爱晕车的“宅”人。不论司机如何老到,路况如何平稳,都无法治愈这个毛病。这次,我“豁”出去了。我相信黄河的魅力会战胜一切。
我的眼睛从那一刻起,便交给黄河。
宽阔的河面,波澜不惊,最宽处是汾河的好多倍,比高铁上看见的过瘾得多,满足了我对黄河最大的想象力。望着它,像面对一个闲庭信步、从容淡定的老人,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此刻,你会无形中滋生出一种包容心:你对一个人的敬重、爱戴、感动;你对一些人的纠结、怨恨、愤怒,此刻都融化在这宏大不惊的老人的胸怀里。突然想到午餐时,在餐厅唱歌的那个老人。他唱的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曲调婉转而悠长,那种声音传达出来的气魄,和眼前的黄河合为一拍,他们彼此是懂的,黄河边的人当然懂黄河,那歌声里,分明有黄河奔腾的血脉。
此时,突然而至的潺潺声,提示身在前行。开车的师傅老到到与黄河水同频。这是黄河吗?怎么性子比之前急了些?河道明显拥挤了,那些被挤出的河水,化作淡黄色浪花,翻腾着、奔跑着。不承想前边是更窄更陡的河道。黄河有些怒了,它发出咆哮声,想冲出拘束、羁绊,如一名莽撞的少年,热血、勇敢、活力四射。看它,一如当年青春的自己,对前路充满无数的憧憬,也创造着无限的激情。此时,不由得想起那首《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的)彩……天是蓝的,两岸的黄土高坡一片绿色,这首歌让黄河霎时间五彩斑斓起来。
这淘气的黄河!
也许是闹得欢实,闹累了。在人生的路段休息,黄河变得隐匿起来。浅滩处,沙子一点儿一点儿裸露出来,接着大片大片地连接起来,像一条黄色的鲨鱼搁浅了。它似乎受到了伤害,感觉快要断流了。
我的心揪了起來,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车子心照不宣地停下。我走上前去,走到了它的身边,细细抚摸它的沙土。泥土的气息,带着一抹芬芳,进入喉中。那细流,细看竟清澈起来。掬一捧,像极了小时候的汾河。不知家乡的汾河此时是否已融入黄河。
柳暗花明的一刻,是在车子拐弯之后。就那么一个转身,两样境界,似乎之前的沉淀,让黄河调整好情绪,整装待发。那隐匿的水,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竟一扫原来的混浊,绿色的水将河床一点点儿填满,把希望一点点儿填存。
应景的是,此时黄河的两岸,花红柳绿的植被多了起来,黄河的水也变得清澈起来。是的,绿水青山原本就是我们追求的生态,是我们最美的家园。此时的黄河水,已被治理得像一个干净的漂亮姑娘,就像我小时候的汾河边,那些围在身边的好友,彼此在人生路上依偎前行。
你读不懂它的。怎么可能读得懂?你受惠于它多少恩泽,就有多少情绪包含在里边,小到一根水草、一颗鱼卵,都是黄河的情绪,你又怎能读懂它们?
车子在行进中陶醉,平坦的沿黄公路,不知不觉延伸到陕西的属地。我如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样亲近。奇怪的是,一路上,我竟没有晕车,这要归功于黄河的魅力。黄河把地域凝聚在了一起,把血脉凝聚在了一起,无论跨越多长,都在它的目光里,都在它的怀里。
黄河的万千景象还在路上,我们也仿如一朵浪花,跟随它快乐前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李海英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着一种情绪刻入我的脑中。
后来,我知道了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从我们这里仅是路过,最终汇入黄河。想到此,对黄河竟生出一种渴望相见的冲动。那滚滚不息的黄河水,气势如虹的壶口瀑布、神秘莫测的乾坤湾……在书本上、图片中、歌曲里,在跋涉中,只要有关黄河的信息,便忍不住翻阅、倾听,哪怕驻足多看一眼呢。
一次在高铁上,睡意蒙眬中,突然有人高呼:“快看黄河……”车厢里的左邻右舍都支棱起脖子,直勾勾地盯着窗外那波澜壮阔的河面。车厢里竟鸦雀无声。黄河的气势就是这么“豪横”!而这样一闪而过的情形终究是不能解渴的。于是,心里便萌生了追随、亲近黄河的念头。
那是一个美丽的四月天,我们同行几人从晋中介休出发,和吕梁市柳林县的好友会合,自驾游黄河。
选择吕梁市,好友给了一个合理的说法,黄河流经这里好几个县,不仅河岸线长,沿途千姿百态的黄河景观会让你看到它的素颜、它的情绪、它的性格、它的千面,而自驾,是最贴近这种需求的出行方式。可以随心所欲,或走或停,多角度感受它的气息,也可以圆梦了。
我们算是有福之人,在当地一位谙熟风土人情的好友带路下,先是穿入一条隐秘的山间小径。曲曲折折,兜兜转转,带着一种访古探幽的神秘感,爬坡而行。
早有声音穿越过来,“呀!呀!呀……”这是语无伦次的声音,被震撼到的人都会发出这种声音。我快跑着,好像多一分钟看到,便多赚了一些似的。
站在山顶,我也跟着拖长声音“呀”起来。俯瞰眼前奔腾着的长龙,从一个尽头的山弯处出来,转了几转身子,又弯进了另一处山的尽头。手机装不下这个庞然大物,眼睛也不行,身子不由得随它转了几转。怕它溜走,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冲下山去,贪心地想把眼前的“长龙”收入囊中。
自驾由此拉开行程。
我是一个爱晕车的“宅”人。不论司机如何老到,路况如何平稳,都无法治愈这个毛病。这次,我“豁”出去了。我相信黄河的魅力会战胜一切。
我的眼睛从那一刻起,便交给黄河。
宽阔的河面,波澜不惊,最宽处是汾河的好多倍,比高铁上看见的过瘾得多,满足了我对黄河最大的想象力。望着它,像面对一个闲庭信步、从容淡定的老人,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此刻,你会无形中滋生出一种包容心:你对一个人的敬重、爱戴、感动;你对一些人的纠结、怨恨、愤怒,此刻都融化在这宏大不惊的老人的胸怀里。突然想到午餐时,在餐厅唱歌的那个老人。他唱的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曲调婉转而悠长,那种声音传达出来的气魄,和眼前的黄河合为一拍,他们彼此是懂的,黄河边的人当然懂黄河,那歌声里,分明有黄河奔腾的血脉。
此时,突然而至的潺潺声,提示身在前行。开车的师傅老到到与黄河水同频。这是黄河吗?怎么性子比之前急了些?河道明显拥挤了,那些被挤出的河水,化作淡黄色浪花,翻腾着、奔跑着。不承想前边是更窄更陡的河道。黄河有些怒了,它发出咆哮声,想冲出拘束、羁绊,如一名莽撞的少年,热血、勇敢、活力四射。看它,一如当年青春的自己,对前路充满无数的憧憬,也创造着无限的激情。此时,不由得想起那首《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的)彩……天是蓝的,两岸的黄土高坡一片绿色,这首歌让黄河霎时间五彩斑斓起来。
这淘气的黄河!
也许是闹得欢实,闹累了。在人生的路段休息,黄河变得隐匿起来。浅滩处,沙子一点儿一点儿裸露出来,接着大片大片地连接起来,像一条黄色的鲨鱼搁浅了。它似乎受到了伤害,感觉快要断流了。
我的心揪了起來,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车子心照不宣地停下。我走上前去,走到了它的身边,细细抚摸它的沙土。泥土的气息,带着一抹芬芳,进入喉中。那细流,细看竟清澈起来。掬一捧,像极了小时候的汾河。不知家乡的汾河此时是否已融入黄河。
柳暗花明的一刻,是在车子拐弯之后。就那么一个转身,两样境界,似乎之前的沉淀,让黄河调整好情绪,整装待发。那隐匿的水,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竟一扫原来的混浊,绿色的水将河床一点点儿填满,把希望一点点儿填存。
应景的是,此时黄河的两岸,花红柳绿的植被多了起来,黄河的水也变得清澈起来。是的,绿水青山原本就是我们追求的生态,是我们最美的家园。此时的黄河水,已被治理得像一个干净的漂亮姑娘,就像我小时候的汾河边,那些围在身边的好友,彼此在人生路上依偎前行。
你读不懂它的。怎么可能读得懂?你受惠于它多少恩泽,就有多少情绪包含在里边,小到一根水草、一颗鱼卵,都是黄河的情绪,你又怎能读懂它们?
车子在行进中陶醉,平坦的沿黄公路,不知不觉延伸到陕西的属地。我如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样亲近。奇怪的是,一路上,我竟没有晕车,这要归功于黄河的魅力。黄河把地域凝聚在了一起,把血脉凝聚在了一起,无论跨越多长,都在它的目光里,都在它的怀里。
黄河的万千景象还在路上,我们也仿如一朵浪花,跟随它快乐前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