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河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pere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汾河占据了我童年的记忆。那时伙伴们一说玩耍去,必定是那个流水潺潺,石头、沙子、野草、野花都不能少的汾河边。赶上枯水期,河床毕现,若隐若现的水流依旧急着赶路,于是便淘气地用沙子、石块圈起来,不让它流走。第二天,那细细的水流,竟汇成一股强大的动力,冲出一条道路,便问河边的老人:“它是要流到哪里去?”“流到我们家乡的黄河去。”这个老人抽着自制旱烟,用河南方言自顾自地说。
  “黄河”这个字眼,在那个时候带着一种情绪刻入我的脑中。
  后来,我知道了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从我们这里仅是路过,最终汇入黄河。想到此,对黄河竟生出一种渴望相见的冲动。那滚滚不息的黄河水,气势如虹的壶口瀑布、神秘莫测的乾坤湾……在书本上、图片中、歌曲里,在跋涉中,只要有关黄河的信息,便忍不住翻阅、倾听,哪怕驻足多看一眼呢。
  一次在高铁上,睡意蒙眬中,突然有人高呼:“快看黄河……”车厢里的左邻右舍都支棱起脖子,直勾勾地盯着窗外那波澜壮阔的河面。车厢里竟鸦雀无声。黄河的气势就是这么“豪横”!而这样一闪而过的情形终究是不能解渴的。于是,心里便萌生了追随、亲近黄河的念头。
  那是一个美丽的四月天,我们同行几人从晋中介休出发,和吕梁市柳林县的好友会合,自驾游黄河。
  选择吕梁市,好友给了一个合理的说法,黄河流经这里好几个县,不仅河岸线长,沿途千姿百态的黄河景观会让你看到它的素颜、它的情绪、它的性格、它的千面,而自驾,是最贴近这种需求的出行方式。可以随心所欲,或走或停,多角度感受它的气息,也可以圆梦了。
  我们算是有福之人,在当地一位谙熟风土人情的好友带路下,先是穿入一条隐秘的山间小径。曲曲折折,兜兜转转,带着一种访古探幽的神秘感,爬坡而行。
  早有声音穿越过来,“呀!呀!呀……”这是语无伦次的声音,被震撼到的人都会发出这种声音。我快跑着,好像多一分钟看到,便多赚了一些似的。
  站在山顶,我也跟着拖长声音“呀”起来。俯瞰眼前奔腾着的长龙,从一个尽头的山弯处出来,转了几转身子,又弯进了另一处山的尽头。手机装不下这个庞然大物,眼睛也不行,身子不由得随它转了几转。怕它溜走,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冲下山去,贪心地想把眼前的“长龙”收入囊中。
  自驾由此拉开行程。
  我是一个爱晕车的“宅”人。不论司机如何老到,路况如何平稳,都无法治愈这个毛病。这次,我“豁”出去了。我相信黄河的魅力会战胜一切。
  我的眼睛从那一刻起,便交给黄河。
  宽阔的河面,波澜不惊,最宽处是汾河的好多倍,比高铁上看见的过瘾得多,满足了我对黄河最大的想象力。望着它,像面对一个闲庭信步、从容淡定的老人,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此刻,你会无形中滋生出一种包容心:你对一个人的敬重、爱戴、感动;你对一些人的纠结、怨恨、愤怒,此刻都融化在这宏大不惊的老人的胸怀里。突然想到午餐时,在餐厅唱歌的那个老人。他唱的是《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曲调婉转而悠长,那种声音传达出来的气魄,和眼前的黄河合为一拍,他们彼此是懂的,黄河边的人当然懂黄河,那歌声里,分明有黄河奔腾的血脉。
  此时,突然而至的潺潺声,提示身在前行。开车的师傅老到到与黄河水同频。这是黄河吗?怎么性子比之前急了些?河道明显拥挤了,那些被挤出的河水,化作淡黄色浪花,翻腾着、奔跑着。不承想前边是更窄更陡的河道。黄河有些怒了,它发出咆哮声,想冲出拘束、羁绊,如一名莽撞的少年,热血、勇敢、活力四射。看它,一如当年青春的自己,对前路充满无数的憧憬,也创造着无限的激情。此时,不由得想起那首《兰花花》: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的)彩……天是蓝的,两岸的黄土高坡一片绿色,这首歌让黄河霎时间五彩斑斓起来。
  这淘气的黄河!
  也许是闹得欢实,闹累了。在人生的路段休息,黄河变得隐匿起来。浅滩处,沙子一点儿一点儿裸露出来,接着大片大片地连接起来,像一条黄色的鲨鱼搁浅了。它似乎受到了伤害,感觉快要断流了。
  我的心揪了起來,我们的心都揪了起来,车子心照不宣地停下。我走上前去,走到了它的身边,细细抚摸它的沙土。泥土的气息,带着一抹芬芳,进入喉中。那细流,细看竟清澈起来。掬一捧,像极了小时候的汾河。不知家乡的汾河此时是否已融入黄河。
  柳暗花明的一刻,是在车子拐弯之后。就那么一个转身,两样境界,似乎之前的沉淀,让黄河调整好情绪,整装待发。那隐匿的水,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竟一扫原来的混浊,绿色的水将河床一点点儿填满,把希望一点点儿填存。
  应景的是,此时黄河的两岸,花红柳绿的植被多了起来,黄河的水也变得清澈起来。是的,绿水青山原本就是我们追求的生态,是我们最美的家园。此时的黄河水,已被治理得像一个干净的漂亮姑娘,就像我小时候的汾河边,那些围在身边的好友,彼此在人生路上依偎前行。
  你读不懂它的。怎么可能读得懂?你受惠于它多少恩泽,就有多少情绪包含在里边,小到一根水草、一颗鱼卵,都是黄河的情绪,你又怎能读懂它们?
  车子在行进中陶醉,平坦的沿黄公路,不知不觉延伸到陕西的属地。我如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样亲近。奇怪的是,一路上,我竟没有晕车,这要归功于黄河的魅力。黄河把地域凝聚在了一起,把血脉凝聚在了一起,无论跨越多长,都在它的目光里,都在它的怀里。
  黄河的万千景象还在路上,我们也仿如一朵浪花,跟随它快乐前行。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绘画:李海英
其他文献
老家隔壁的周大爷过世了,我周六回家正好碰着开悼。我在周家吃过饭,早早地以带孩子午睡为由回到自家楼上。没过多久,楼下响起劲爆的舞曲和人群的喧嚣,时不时地夹杂着麦克风里一个尖厉的女声问:“她们跳得好不好?”  “跳得好,再来一个。”又是一阵骚动。  我爬在窗台上往下看,不知主家从哪请来一支秧歌队伍,浓妆艳抹,穿着暴露。伶牙俐齿的领队在向主家说吉利,说完便在灵房前开始表演:唱歌、跳舞、耍海马、演杂技,好
期刊
山上到处是吃草的羊群  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一无所有  风有风的方向  落叶有安息的地方  唯一爱我的河,在上游  流向是分叉的  我站在凹下的荒原上  当我躺下时,它就凸了起来  像大地上长了颗黑痣  无 题  一定是過于炎热  鸣蝉嘶哑在树枝上  快艇飞速而过,卷起  崩裂的碎浪,像河流沉默的回声  树荫下的人们聊起  跳河的疯子、溺水的儿童、河神的传说  以及河面上泡肿发臭的猪  好像有那么
期刊
棉花长到半人高的时候,母亲带我们到地里给棉花打公枝。  给棉花打公枝要选择在清晨,清晨的阳光还不是很毒辣,棉花枝叶上还沾着露水,这时候打,对棉花伤害最小。我们不愿意下到棉花田里,磨磨蹭蹭地,虽然是夏天,早晨的露水还是凉凉的,打湿了衣服黏在身上很难受。母亲笑笑,带头下到棉田里,我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下去。母亲对着一棵棉花,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打公枝。  我们照着母亲教的方法去做,但总是错,妹妹将一棵母枝打了
期刊
“我们俩,一起遮着一支小雨伞。雨大,我来照顾你,你来照顾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首闽南语种经典歌曲之一的《一支小雨伞》,脍炙人口,韩宝仪、黄乙玲、音乐磁场合唱团等台湾众多歌星都曾翻唱过该曲。  老兵潘银堂,1926年出生在四川大竹县石子乡,1949年赴台。在茫茫人海中,他因一支雨伞邂逅了嘉义女孩儿阿荫。8年后,他在宝岛收获爱情,抱得美人归。这一奇缘故事,比《一支小雨伞》的歌曲早了20多
期刊
母亲挥舞擀面杖的时候,兄弟姐妹都会欢欣鼓舞,不为别的,单就那白花花的白面就足够让人陶醉了。  刚刚能吃饱穿暖的年代,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童,虽然没有刻骨铭心地把饥饿锁定在脑子里,但粗糙的玉米窝窝、红薯饼子还是非常令人厌烦,以致与我同样大的孩子们都对能吃上一顿饺子,或者降低点儿要求吃上一顿面条而感到开心。饺子皮只能用白面做,哪怕掺杂一点点儿玉米面、红薯面都是不行的。做面条的面皮也有同样的脾气。  擀面
期刊
前些年,我和社会上的一些人一样,对“医药代表”持偏见态度。直到有一天,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叫“木嘎惹”的年轻人,才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并心存敬意!  木嘎惹,1985年出生在四川省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则约乡乃托村,那里山高路险,闭塞落后,生存环境恶劣。  2006年,木嘎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这也成为他们家和全村人的一桩特大喜事。不料,不菲的学杂费像一座山一样压在了他父亲身上。善
期刊
我徘徊在这片位于川南珙县南端,名日麻塘坝的神奇土地上。这里曾是一个早已在历史长河中消亡的民族——僰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四百多年前,古僰国的军事指挥中心和平蛮大战的主战场。  深秋的麻塘坝,万物萧瑟,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浸透和弥漫着古战场沉寂的气息。那些依附在悬崖上的具具棺木,历经岁月风霜的剥蚀,早已沉默为一个个神秘难解的千古谜团。唯有穿越时空的风,还在不分时节地在麻塘坝的悬崖峭壁间奔跑、呼啸,就
期刊
21岁,女大当嫁。这不是宿命,这是一次情感的转移。  在离过年还有九天的腊月二十一,我结婚了。二人世界。想象中的浪漫却在那一年的大雪里彻底冰封。当我把那一捧作为新娘捧花的塑料玫瑰放在茫茫雪地,除了孤立的红,再找不到曾经随心所欲的温暖。这个“年”注定只能在单位宿舍,在由两个人缔造的“家”里过。这个家除了崭新得陌生的嫁妆,就剩毫不相关却因爱相连的两个个体。而三个人才能团“年”的古理在此时加剧了心里的隐
期刊
抱木花,不是乡下木工师傅做木工活儿时,刨出来的那种刨木花,而是指我老家乡下的一位姑娘。  我老家位于洞庭湖“锅底”的一片湖洲上。也许洞庭湖的水特别有灵气,生活在这片湖洲上一代又一代的姑娘,喝了洞庭湖里的水,个个都出落得细肉白净,风姿绰约,水灵灵的。四十年以前,我老家乡下的姑娘抱木花,就是这里姑娘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抱木花本名叫杨春花,不但身材苗条丰满,脸模子漂亮,而且勤快老实,是最为娇艳的一朵村
期刊
阔别故土,他乡耕耘,商旅各国,历数异域风情,然而,令我心中最难忘怀的还是童年记忆中故乡的东港河,每忆及此总是令我心驰神往。  东港河东接吴楚长江,通达商贾重镇小池,与九江隔江相望,北二十里经回风古镇王埠直折西行再二十里,达黄梅中部重镇孔垄。东港河自严家闸直入龙感湖,向东南出华阳可与长江各口岸商埠对接。真可谓四十里东港河,八面来风,千帆竞渡。迎送南来北往客,是旧时商来客往之黄金水道。  东港河水系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