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党的社会价值观,是一个政党的全部社会理想的灵魂,也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执政生态变迁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新的理念拓展和丰富了党的社会价值观。这不仅使党的社会价值观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也为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2-0008-04
社会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模式,核心是反映主体价值追求的社会理想或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观,是其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在评价和选择近期和将来要建立的社会形态以及相应的政策原则时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标准、价值尺度的总和。作为政党的行动纲领,它具有为党的执政进行合法性辩护、动员激励、价值导向、社会整合的功能,因此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十六大以来,随着党的执政生态的变迁,为使社会价值观保持先进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实践中自觉加强社会价值观建设,调整和变革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不仅使党的社会价值观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支持,而且为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生态的变迁
“执政生态”是一个社会政治学术语,它是生态学概念和方法被应用到社会政治领域而产生的概念。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来的。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其核心是强调在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生态系统之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使系统达到平衡。执政生态是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相互作用并有机融合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又可分为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党内生态等几个子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党所面临的执政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生态趋向多元,党的意识形态资源面临新情况。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务实。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日趋务实和功利化,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价值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社会阶层分化使利益格局多元化,社会利益不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即使在党员内部,由于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思想大量流入,进一步促生了文化价值诉求的多样性。随着意识形态的多元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异质性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具有破坏作用,并且社会意识形态对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消解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削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使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认同面临挑战。
2.经济生态转向市场化,党的绩效资源面临新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积累丰富的执政绩效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绩困局”。社会结构出现“断裂”,贫富冲突较为强烈,腐败问题严重。这引起人们的不满特别是利益受损群体的不满,使党和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经济生态环境下,各种利益群体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把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期望寄托在执政党或政府身上,然而,事实上任何政党或政府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政绩,不可能使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结果,便在渴望和指望之间,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或者说在渴望程度和生活水平之间造成了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社会颓丧和不满。实际上,这种差距的程度就为衡量政治动乱提供了可信的指数。”[1] 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政党认同,使党的绩效资源面临挑战。
3.社会结构生态转向多元,党的制度资源面临新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母体中,诞生了许多新兴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社会格局较之过去一元化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阶层在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体制原因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使得财富聚集与个人的知识、技能有呈相反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社会贫富悬殊在扩大,另一方面不公平竞争又带来了社会分配不公。这两个结果诱发了人们对现行的经济制度的不满,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而人们在经济需求满足的同时,民主、自由、人权、公正等价值观也随之上升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和信仰,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抱负和期望的高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距离,人们期待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
4.执政生态主体党的“内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面临着新情况。第一,自主择业使党员队伍流动性增大,党员流动频繁,导致了党员的管理混乱,形成管理空白。第二,党员队伍的结构成分复杂化,除了传统的工人、农民、干部党员外,新增加了私人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党员361万。[2]党员队伍构成的复杂化,既给党执政资源的丰富和拓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党的整合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第三,利益分化和差异导致党员队伍中思想和行为上的分离,党的队伍中存在信念动摇、作风不正、思想不纯的现象,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着唯利是图、利欲熏心、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等极为严重的问题。上述情况的存在,玷污了党的声誉,影响了党的形象,侵蚀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资源。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
执政生态理论认为,政党执政不是一种孤立的政治行为,它在受政党自身性质、目标、经验等制约的同时,也会与政党之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要素产生互动,潜在地影响和决定执政党行为的取向和质量。当然,政党组织并不是被动地顺从外在环境以及其他组织的“限制”,政党组织也可以通过行为和政策对环境做出反应,可以采取各种战略来改变自己、选择环境、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并最终驾驭环境。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效益单边突进的社会发展模式虽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着它自身不可能克服的消极影响,如社会价值观的失衡、促发了大量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人的关怀严重不够等等。社会的发展呼唤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十六大以来,面对执政生态的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以一系列新的理念拓展了党的社会价值观。 1.以“以人为本”实现价值本位的升华。以“人民”为价值本位,满足人民的价值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价值观的核心。2005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以人为本”,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十七大文件对“人”的一系列论述中,可以发现:第一,认识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第二,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强调“人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个人权利。第四,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中,很明显,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中,既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原则,又包括“以个人为本”的要素。[3]13、15、63真正实现“以人民为本”和“以个人为本”的有机地统一,这既是对我们党“人民价值本位论”的升华,也标志着党的社会价值观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社会公平的价值。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与理想,古往今来都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反映了社会制度安排的美德。2005年,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主要是指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社会公平与正义都能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经济领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目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政治领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来看待;在文化领域,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在社会建设方面,“促进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以“科学发展观”丰富社会主义效率价值的内涵。十六大以来,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平等的失衡影响了社会主义价值充分实现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效率价值以全新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效率价值不仅应该体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还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统筹兼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追求全面的、可持续的效率,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社会价值观的飞跃,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它既立足于现实需要,又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既继承了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科学成果,又吸纳了国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反映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
4.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实现价值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强调党必须提高科学判断能力,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增强我们党正确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我们党牢固的执政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5.以“生态文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价值观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
1.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体现时代性。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一条带根本性的经验。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就向前推进一步,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重大进展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以概括,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要求全党同志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目标。 2.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新期待。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必然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要始终反映人民的期待。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要反映人民的新期待。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实践党的宗旨的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时应看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作为制订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3.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必定要经过若干主要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不可逾越的社会阶段。最高纲领回答了政党建设的方向问题,指明了政党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最低纲领指明了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所需要实现的阶段目标和基本目标,是政党最高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现。能否处理好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的关系是党的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关键。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是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反映在具体问题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党的执着追求。“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5]293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4.善于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社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善于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政党,将之置于世界政党的全局之中。十六大以来,党在总结社会价值观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政党之间存在的普遍规律,应总结世界上其他政党,特别是一些老党、大党、新兴党的价值观流变的历史经验,借鉴它们建设自身价值观的方法。特别是20世纪末期,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日本自民党和台湾国民党等。分析这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或思想意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对此,胡锦涛不止一次指出,要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
总之,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国内社会利益复杂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执政生态的复杂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调整和拓展了党的社会价值观,从以效率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转变,兼顾公平与效率,把社会公正、和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合法性辩护、动员激励、价值导向、社会整合的功能。可以说,这种价值观的拓展和升华已经也必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纪念建党85周年特刊:85年从50多
到7080万[N].人民日报,2006-07
-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文件汇编[G].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
报,2007-06-26(1).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闫生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2-0008-04
社会价值观是一种观念模式,核心是反映主体价值追求的社会理想或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观,是其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在评价和选择近期和将来要建立的社会形态以及相应的政策原则时所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与价值标准、价值尺度的总和。作为政党的行动纲领,它具有为党的执政进行合法性辩护、动员激励、价值导向、社会整合的功能,因此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资源。十六大以来,随着党的执政生态的变迁,为使社会价值观保持先进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实践中自觉加强社会价值观建设,调整和变革了自身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不仅使党的社会价值观展现出了新的时代特色,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支持,而且为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生态的变迁
“执政生态”是一个社会政治学术语,它是生态学概念和方法被应用到社会政治领域而产生的概念。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提出来的。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概念,其核心是强调在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生态系统之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和相互适应使系统达到平衡。执政生态是执政主体与执政客体相互作用并有机融合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又可分为政治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党内生态等几个子系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党所面临的执政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文化生态趋向多元,党的意识形态资源面临新情况。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务实。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日趋务实和功利化,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价值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社会阶层分化使利益格局多元化,社会利益不同,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即使在党员内部,由于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西方的各种思想大量流入,进一步促生了文化价值诉求的多样性。随着意识形态的多元渗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特别是异质性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在党的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具有破坏作用,并且社会意识形态对政治意识形态渗透,在一定程度上由于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消解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削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使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认同面临挑战。
2.经济生态转向市场化,党的绩效资源面临新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积累丰富的执政绩效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绩困局”。社会结构出现“断裂”,贫富冲突较为强烈,腐败问题严重。这引起人们的不满特别是利益受损群体的不满,使党和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更重要的是,在新的经济生态环境下,各种利益群体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把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期望寄托在执政党或政府身上,然而,事实上任何政党或政府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政绩,不可能使所有社会成员的要求都得到满足。“结果,便在渴望和指望之间,需要的形成和需要的满足之间,或者说在渴望程度和生活水平之间造成了差距。这一差距就造成社会颓丧和不满。实际上,这种差距的程度就为衡量政治动乱提供了可信的指数。”[1] 5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政党认同,使党的绩效资源面临挑战。
3.社会结构生态转向多元,党的制度资源面临新情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使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母体中,诞生了许多新兴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社会格局较之过去一元化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阶层在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体制原因带来的不公平竞争,使得财富聚集与个人的知识、技能有呈相反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社会贫富悬殊在扩大,另一方面不公平竞争又带来了社会分配不公。这两个结果诱发了人们对现行的经济制度的不满,从而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而人们在经济需求满足的同时,民主、自由、人权、公正等价值观也随之上升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和信仰,权利意识日益觉醒,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抱负和期望的高涨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距离,人们期待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
4.执政生态主体党的“内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面临着新情况。第一,自主择业使党员队伍流动性增大,党员流动频繁,导致了党员的管理混乱,形成管理空白。第二,党员队伍的结构成分复杂化,除了传统的工人、农民、干部党员外,新增加了私人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党员361万。[2]党员队伍构成的复杂化,既给党执政资源的丰富和拓展带来了机遇,也对党的整合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第三,利益分化和差异导致党员队伍中思想和行为上的分离,党的队伍中存在信念动摇、作风不正、思想不纯的现象,党员意识、执政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着唯利是图、利欲熏心、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等极为严重的问题。上述情况的存在,玷污了党的声誉,影响了党的形象,侵蚀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资源。
二、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创新和发展
执政生态理论认为,政党执政不是一种孤立的政治行为,它在受政党自身性质、目标、经验等制约的同时,也会与政党之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要素产生互动,潜在地影响和决定执政党行为的取向和质量。当然,政党组织并不是被动地顺从外在环境以及其他组织的“限制”,政党组织也可以通过行为和政策对环境做出反应,可以采取各种战略来改变自己、选择环境、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并最终驾驭环境。如前所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效益单边突进的社会发展模式虽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着它自身不可能克服的消极影响,如社会价值观的失衡、促发了大量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人的关怀严重不够等等。社会的发展呼唤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十六大以来,面对执政生态的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以一系列新的理念拓展了党的社会价值观。 1.以“以人为本”实现价值本位的升华。以“人民”为价值本位,满足人民的价值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价值观的核心。2005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以人为本”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新的条件下提出“以人为本”,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十七大文件对“人”的一系列论述中,可以发现:第一,认识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第二,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强调“人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个人权利。第四,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中,很明显,这种“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中,既坚持“以人民为本”的原则,又包括“以个人为本”的要素。[3]13、15、63真正实现“以人民为本”和“以个人为本”的有机地统一,这既是对我们党“人民价值本位论”的升华,也标志着党的社会价值观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社会公平的价值。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与理想,古往今来都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反映了社会制度安排的美德。2005年,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胡锦涛指出,公平正义主要是指社会各方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社会公平与正义都能得到切实维护与实现。自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以来,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经济领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目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政治领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人民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生命来看待;在文化领域,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在社会建设方面,“促进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以“科学发展观”丰富社会主义效率价值的内涵。十六大以来,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效率与平等的失衡影响了社会主义价值充分实现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效率价值以全新的内涵:社会主义的效率价值不仅应该体现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还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统筹兼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追求全面的、可持续的效率,既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又要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社会价值观的飞跃,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它既立足于现实需要,又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既继承了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科学成果,又吸纳了国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反映了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的共同价值取向。
4.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实现价值目标的方式和手段。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改革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强调党必须提高科学判断能力,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观察和审视问题,增强我们党正确把握时代发展新趋势新要求的能力,“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对我们党提出的严峻挑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开展,才能保证我们党牢固的执政地位,才能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发展。
5.以“生态文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写入党章并作出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三、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价值观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
1.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体现时代性。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一条带根本性的经验。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前进一步,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就向前推进一步,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重大进展总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以概括,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要求全党同志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党的社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目标。 2.要充分体现人民的新期待。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先进性,决定了党必然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要始终反映人民的期待。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4]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要反映人民的新期待。这就是要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实践党的宗旨的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同时应看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作为制订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的重要依据,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3.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必定要经过若干主要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不可逾越的社会阶段。最高纲领回答了政党建设的方向问题,指明了政党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是政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最低纲领指明了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所需要实现的阶段目标和基本目标,是政党最高纲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现。能否处理好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的关系是党的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关键。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是党的社会价值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反映在具体问题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党的执着追求。“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5]293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4.善于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社会价值观建设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善于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政党,将之置于世界政党的全局之中。十六大以来,党在总结社会价值观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政党之间存在的普遍规律,应总结世界上其他政党,特别是一些老党、大党、新兴党的价值观流变的历史经验,借鉴它们建设自身价值观的方法。特别是20世纪末期,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长期单独连续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譬如,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印尼专业集团、日本自民党和台湾国民党等。分析这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倡导意识形态多元化,或思想意识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作相应的调整”。对此,胡锦涛不止一次指出,要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
总之,十六大以来,面对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国内社会利益复杂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执政生态的复杂变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调整和拓展了党的社会价值观,从以效率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向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转变,兼顾公平与效率,把社会公正、和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党的社会价值观的合法性辩护、动员激励、价值导向、社会整合的功能。可以说,这种价值观的拓展和升华已经也必将成为现在和未来中国社会更加和谐美好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纪念建党85周年特刊:85年从50多
到7080万[N].人民日报,2006-07
-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文件汇编[G].人民出版社,2007.
[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
报,2007-06-26(1).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