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战时中国女性的社会边界——论赵清阁的《此恨绵绵》对《呼啸山庄》女性形象的改编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清阁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抗战戏剧创作有广泛影响的女作家.本文以她的改编剧《此恨绵绵》为例,从女性形象入手,着重分析赵清阁对于战时中国女性社会边界的揭示和思考,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此恨绵绵》改编自名著《呼啸山庄》,虽然服务于抗日救国的主题,但因其女性意识和跨文化视角,使她的创作不流于表面化和简单化,写出了抗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其他文献
斯特拉霍夫是19世纪下半叶俄国最出色的根基主义批评家之一,同时代托尔斯泰思想的最佳阐释者,不过他基于根基主义立场对普希金创作及其民族文化典型意义的精彩评述却没有得到同时代文艺界的关注.斯特拉霍夫的普希金论述构成了根基主义运动总体普希金叙事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斯特拉霍夫断言,普希金的创作,特别是晚年小说创作代表着俄罗斯精神“最生动的和谐”,揭示了俄罗斯人简朴、和解、平静、达观的生命意识和精神个性,普希金的艺术创作是俄国文学尚处“贫困”时期全体俄罗斯人唯一的心灵慰籍;与此同时普希金文学创作中的“全人类性”意识
2019年,音乐剧《冥界》在百老汇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这部由女性团队打造的剧作,不仅是女性在戏剧界赢得胜利的重要标志,也理应被看作是女性戏剧的典范.但该剧并不是大家印象中那种典型的女性戏剧,女性对该剧的影响隐藏在显性的主题和形式背后,在超越女性戏剧局限的同时,将女性的品格、精神融入创作之中,为女性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从《冥界》的创作过程、舞台呈现和戏剧理念三个层面,探究女性对于这部剧作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并由此管窥当代美国女性戏剧创作的新趋向.
本文追踪了德语区女性导演与剧场创新之间的关系,探寻女性的剧场创作为既有的性别观念和剧场组织形式带来的改变.它指出,“女性导演”的说法暗示了性别的差异,这个差异应当被放置在社会谱系中加以考察,因为一种特定的女性创作并不归功于天生的女性特质或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文章对德语剧场女性走向导演的过程进行梳理.它以女性在公共领域发出的针对“男性指导,女性被安排”之定式的挑衅为其中一个点燃的时刻,之后经历了女性作为“母亲”承担起照管工作的起步时期,与社会的反权威运动合流的突破期,以及抗争被分散到象征符号中的后结构
费舍尔-李希特论述交织表演文化理论后,因其弱体系性及弱方法性而难以把握.本文力图厘清交织表演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并建构出该理论可能的落地方法.具体而言,本文首先解释交织表演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即参考霍米·巴巴和爱森斯塔特的分析勾勒出该理论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其次,梳理费舍尔-李希特对跨文化戏剧理论的批判,分析她以诗意的比喻所描绘出的交织表演文化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第三,交织表演文化理论不成体系,更类似一种新的思考方法,一种观察视域,并不提供完备的理论方法,本文提出,解决之道就是将交织表演
雷曼的《后戏剧剧场》问世,不论在欧洲还是在俄罗斯,对这部著作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译者奉献给读者的,是俄罗斯尤利·巴尔博伊教授的论文《后戏剧剧场与后现实的戏剧性》,该文对《后戏剧剧场》一书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并介绍了俄罗斯、法国学者批评雷曼观点的论文.
西方跨文化戏剧理论主要围绕演员、导演、表演和演出过程来探讨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对于观众或者观看的重要性关注不够.观看显然不仅仅属于观众,表演者自己也在观看.还有一种“双重观众”的视角——叙述者既作为观众在观看表演,同时又密切关注观众对于演出的反映,并将他们之间的互动视作演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立足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借助中外跨文化戏剧理论的对话,探讨观看问题的重要性.跨文化戏剧催生了一种新的观看美学,主要特点是:差异性,创新性与表演性.
20世纪上半叶的数十年,中国戏曲生态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乃由乡土转入都市之关键转折期.戏曲生态体系重心由乡土社会的母体文化依托,转而为都市市民社会的消闲娱乐载体,从而偏重艺术本体的精进与欣赏.戏曲艺术逐渐远离母体乡土文化,转而为精致的都市消闲商品,沦为玩赏之物.虽然梨园行有意无意地坚守文化诉求,并积极参与应节、义务戏.但“应节应景戏”“义务戏”退变衰败的事实,不可逆转.这反映了民国戏曲生态由乡土向都市嬗变的艰难,以及注定无法完成的命运.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三个日本剧团在西方众多国家展开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公演.尽管三个日本巡演剧团的表演不断在西方公众间掀起狂热的反响,对这些剧团的上演作品是否有资格代表日本戏剧舞台传统的质疑却始终存在.这种质疑最集中生动地体现在一场可以被称为“\'真\'\'假\'歌舞伎”的论争中.作为这场论争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一群西方先锋戏剧人的态度与立场体现出了一种具有双重面向的“误读”:“选择性”一面反映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式的双重认知标准;“自我确证性”一面坚定与强化了这些西方戏剧改革家
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来看,南宋“川杂剧”的演出以滑稽调笑为目的,敢于针砭时弊,讽刺现实.部分“川杂剧”三段式的演出形式和演员装扮,也明显受到了宋金杂剧的影响.但“川杂剧”的发展过程中,未像宋金杂剧一样形成规范的脚色行当体制,其演出形式自由随意,往往根据故事内容和演出需要设定演员人数.南宋“川杂剧”的繁荣,与成都地区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成都地区悠久的演艺传统、伎艺高超的演员以及俗尚游乐的风气,也为川杂剧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
阿亚德·阿赫塔尔的戏剧《耻辱》以隐喻的旅游凝视框架不仅揭露了后“9·11”时代美国主流社会作为东道主的种族形象定性思维和霸权政治行径,而且清晰呈现了美国穆斯林移民作为游客遭受的种族歧视和文化歧视.无论是以画为媒的东道主凝视,还是进退维谷的游客凝视,都是基于伊斯兰恐惧症的种族政治操演.这种政治操演并非只是对穆斯林身份危机的简单呈现,也是对美国伊斯兰恐惧症的揭露批判,更是对美国反恐困境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