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真学课堂”常态化的教学中,我充分体会到要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主人,这也是“真学课堂”的真谛。其中“小组合作、踊跃展示”的环节最容易形成种种新生教学资源,这些新生的资源是“导·学案”文本中无法体现的?但这些问题是分散的、零碎的,对这些资源如何加以引导、梳理与应用呢?这就涉及到文本在课堂新生教学资源主问题的设计与有效提问的培养,在这里,我结合《端午节》的“导·学案”的设计以及课堂再生资源的利用谈谈粗浅的想法。
一、导·学案”预设好问题
在“导·学案”设计中,注意设计程序性问题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靶向性,更要有灵活性。从激励性角度讲,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回答愿望,要有诱惑性。从靶向性角度讲,需要有相对明确的问题提示,使学生的思维聚成一束,从而出现靶向性生成成果预料,即一定会出现的答案。从灵活性角度看,要有让学生个体思维驰骋的空间,当然这个空间又是一个有限制的空间,它不会游离于备课者的想像之外,让表述内容不着边际,让教者处于被动。没有激励性,学生可能对问题提不起兴趣;没有靶向性,学生的回答就没有目标区;没有灵活性,答案就唯一,就没有期望的生成性资源。所以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就像绑着沙袋练跑步,捆着双脚练游泳,处于半束缚状态。因此导学案中设计龙舟竞赛活动方案时,我是这样表述:“我们来成立一个龙舟大赛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就是我们班已经划好的四人小组成员。组长就是张艺谋,是总导演,其他组员是智囊团成员,是副导演。各组委会根据文中的描述,设计一个茶峒龙舟大赛组织方案,方案尽可能详细。”在实际课堂上,我又添加以下语言:“下面请各小组展开讨论,组长就是张艺谋,是总导演,其他组员是智囊团成员,是副导演。”这样的文字我认为有一定的激励性,过一把总导演即使是副导演的瘾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问题提示就是那句“组委会根据文中的描述,设计一个茶峒龙舟大赛组织方案,方案尽可能详细。”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文本漫无边际地去想一个方案。灵活性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到证明,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在新生成的有效教学资源中挖掘问题金砖
之所以说是挖金砖,因为这些问题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最直接的展示,是与当堂教学的阶段目标或总体目标最接近的鲜活表述,这是教学目标最佳的突破口,这样的问题资源含金量怎能不高?那么,如何去发掘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库源呢?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点要予以重视:
(1)生成资源中再现的文本关键点。在“导·学案”设计让学生解说龙舟竞赛的场面时,有一位同学安排了一个采访环节,采访冠军组获胜的秘诀,冠军组领队道出了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当学生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我抛出问题的时机来了,因为我发现这个领队的回答正道出了现代龙舟竞赛的一个意义所在,也是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述龙舟竞赛的一个用意所在,是我们本堂课要达成的一个情感目标。所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我赶紧说:“很有创意,你的别具匠心之处在于安排了采访这个环节,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安排获奖感言的采访内容?”学生的回答也吻合了“导·学案”设置这个问题的初衷:“我觉得举办现代龙舟竞赛已不是单纯纪念意义上的一种传承,而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是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来表达茶峒人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再生资源的巧妙利用,达成了文章的情感教学目标。
(2)生成资源中的创新点。教学生成资源中经常会有被擦亮的智慧火花,它在闪耀的那一刻,常常会拨这亮人心灵的天灯,让人精神为之亢奋。每一朵火花就是一个动人的创新点,它是教学资源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在“导·学案”第二环节“探究活动”中,有学生提出了比赛赛道有弯道和直道之分的说法时,我知道这个同学在读书时有了一个不少的发现。我赶紧发问:“这个发言很有创意,你是从哪里判断赛道有直道和弯道之分的?”他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从‘进退’二字可以看出,赛段可能不只是直道,也有弯道。”他的这种发现非常了不起,由此而创立的“弯道”与“直道”之说,更是了不起的创新之举。我不得不由衷地说了一句:“言之有理。佩服,佩服。”
(3)生成资源中的争议点。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主观性都很强,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产生的想像性或经验性结论,答案会因个体经历的不同和阅读能力的差异而精彩纷呈,尤其是文学作品,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嘛。这也就是这些生成资源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再教学的元素的原因之一,所以新的生成资源中出现有争议元素就在所难免了。这些争议可能来自学生与文本之间,也可能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作为教者,最本能的反应就应该是把这些争议点拎出来,再抛出去,让学生再阅读,再思考,再探究,再生成。这种教学活动甚至可以因为教学需要而反复下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就“导学案”的第三环“交流讨论”就发生过这样的争议。一个学生说比赛选手的人数时,起初认为是“12到18个人”,马上就有学生站出来指正,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比赛人数不等,比赛失去公平。这个争议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还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使得学生知识转移能力、活动应变能力同时得到加强。
总之,“导·学案”的实施,把学生的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在这种简约的流程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过程中,以文本中设计的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努力营造生成新教学资源的良好環境,从这些生成资源中及时攫取有效信息,开发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科学的探究中,深化教学进程,推动我们教学走向深入,走向成熟。
一、导·学案”预设好问题
在“导·学案”设计中,注意设计程序性问题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靶向性,更要有灵活性。从激励性角度讲,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回答愿望,要有诱惑性。从靶向性角度讲,需要有相对明确的问题提示,使学生的思维聚成一束,从而出现靶向性生成成果预料,即一定会出现的答案。从灵活性角度看,要有让学生个体思维驰骋的空间,当然这个空间又是一个有限制的空间,它不会游离于备课者的想像之外,让表述内容不着边际,让教者处于被动。没有激励性,学生可能对问题提不起兴趣;没有靶向性,学生的回答就没有目标区;没有灵活性,答案就唯一,就没有期望的生成性资源。所以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就像绑着沙袋练跑步,捆着双脚练游泳,处于半束缚状态。因此导学案中设计龙舟竞赛活动方案时,我是这样表述:“我们来成立一个龙舟大赛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就是我们班已经划好的四人小组成员。组长就是张艺谋,是总导演,其他组员是智囊团成员,是副导演。各组委会根据文中的描述,设计一个茶峒龙舟大赛组织方案,方案尽可能详细。”在实际课堂上,我又添加以下语言:“下面请各小组展开讨论,组长就是张艺谋,是总导演,其他组员是智囊团成员,是副导演。”这样的文字我认为有一定的激励性,过一把总导演即使是副导演的瘾是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问题提示就是那句“组委会根据文中的描述,设计一个茶峒龙舟大赛组织方案,方案尽可能详细。”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文本漫无边际地去想一个方案。灵活性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到证明,课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在新生成的有效教学资源中挖掘问题金砖
之所以说是挖金砖,因为这些问题资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是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知识技能的最直接的展示,是与当堂教学的阶段目标或总体目标最接近的鲜活表述,这是教学目标最佳的突破口,这样的问题资源含金量怎能不高?那么,如何去发掘新生成的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库源呢?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点要予以重视:
(1)生成资源中再现的文本关键点。在“导·学案”设计让学生解说龙舟竞赛的场面时,有一位同学安排了一个采访环节,采访冠军组获胜的秘诀,冠军组领队道出了胜利的主要原因是“齐心协力,奋勇争先”。当学生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我抛出问题的时机来了,因为我发现这个领队的回答正道出了现代龙舟竞赛的一个意义所在,也是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述龙舟竞赛的一个用意所在,是我们本堂课要达成的一个情感目标。所以在学生发言结束后,我赶紧说:“很有创意,你的别具匠心之处在于安排了采访这个环节,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安排获奖感言的采访内容?”学生的回答也吻合了“导·学案”设置这个问题的初衷:“我觉得举办现代龙舟竞赛已不是单纯纪念意义上的一种传承,而是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是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来表达茶峒人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再生资源的巧妙利用,达成了文章的情感教学目标。
(2)生成资源中的创新点。教学生成资源中经常会有被擦亮的智慧火花,它在闪耀的那一刻,常常会拨这亮人心灵的天灯,让人精神为之亢奋。每一朵火花就是一个动人的创新点,它是教学资源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在“导·学案”第二环节“探究活动”中,有学生提出了比赛赛道有弯道和直道之分的说法时,我知道这个同学在读书时有了一个不少的发现。我赶紧发问:“这个发言很有创意,你是从哪里判断赛道有直道和弯道之分的?”他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从‘进退’二字可以看出,赛段可能不只是直道,也有弯道。”他的这种发现非常了不起,由此而创立的“弯道”与“直道”之说,更是了不起的创新之举。我不得不由衷地说了一句:“言之有理。佩服,佩服。”
(3)生成资源中的争议点。课堂上的生成资源主观性都很强,都是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体验产生的想像性或经验性结论,答案会因个体经历的不同和阅读能力的差异而精彩纷呈,尤其是文学作品,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嘛。这也就是这些生成资源为什么会成为我们再教学的元素的原因之一,所以新的生成资源中出现有争议元素就在所难免了。这些争议可能来自学生与文本之间,也可能来自学生与学生之间,作为教者,最本能的反应就应该是把这些争议点拎出来,再抛出去,让学生再阅读,再思考,再探究,再生成。这种教学活动甚至可以因为教学需要而反复下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就“导学案”的第三环“交流讨论”就发生过这样的争议。一个学生说比赛选手的人数时,起初认为是“12到18个人”,马上就有学生站出来指正,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比赛人数不等,比赛失去公平。这个争议环节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还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使得学生知识转移能力、活动应变能力同时得到加强。
总之,“导·学案”的实施,把学生的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在这种简约的流程中,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培养,学习品质得到了锻炼,学习过程和方法得到了优化,学生自我探究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教学过程中,以文本中设计的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努力营造生成新教学资源的良好環境,从这些生成资源中及时攫取有效信息,开发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科学的探究中,深化教学进程,推动我们教学走向深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