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高中美术创新性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了研究,认为要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美的氛围,要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的欣赏渠道,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方法 创新实践
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解决所面对的这一问题,除有待于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外,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使追求艺术素质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创新进行粗浅的研究,以求教于大家: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在美术欣赏中,有的教师往往在上课后一讲到底,造成老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普遍不感兴趣。而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提供学习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可以启发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做适当引导,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绝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在平常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常采用“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美育德育,相互渗透”等方法。
三、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术作品欣赏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美术欣赏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功能。但由于各地区在美术教学基础、美术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然使美术教材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才能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中形成了许多乡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术也很具有乡土性。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可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以适应本地区特殊教学的需要。比如永定县位于闽西南部,与广东相邻,这里不但有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许多名胜古迹,特别是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被称为是人间“奇迹”。如果把这些最直接、最生动的自然景观融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美术欣赏课的载体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欣赏,已成为可能亦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美术、音乐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术形象和音乐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具有再创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鉴于目前高中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内容都是以欣赏、审美为主,同时笔者对音乐舞蹈等领域也颇感兴趣,特别是声乐方面,曾多次在县、市比赛中获奖,我依据《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美术、音乐综合欣赏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具体说,就是根据不同的美术欣赏课内容,选择相适合的音乐曲目。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它对艺术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的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运用中应用自如。只有这样,才拥有了独立担任艺术教学的素质。可以说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变出来,超越自己,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成长。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和体会的,其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王明远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新课程,山西出版集团,2014,9。
[2]刘景翊 浅谈新课程美术教学·新课程辅导,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8。
关键词:高中美术 教学方法 创新实践
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解决所面对的这一问题,除有待于教育大环境的改善外,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欣赏教学落到实处,使追求艺术素质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创新进行粗浅的研究,以求教于大家: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自由为原则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在美术欣赏中,有的教师往往在上课后一讲到底,造成老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欣赏成了“讲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主体意识淡薄,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普遍不感兴趣。而以“自由”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安排学习活动时只提供学习的范围,让学生自由选择决定他们的方向,去探索、发现结果。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而且可以启发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做适当引导,即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美术欣赏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绝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突出了主导地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在平常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常采用“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美育德育,相互渗透”等方法。
三、开发乡土教材,拓宽美术作品欣赏渠道
中国教育改革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包括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美术欣赏课具有得天独厚的艺术功能。但由于各地区在美术教学基础、美术师资水平以及美术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然使美术教材具有较大的选择弹性,才能保证其广泛的适用性。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中形成了许多乡土特色的文化,其中美术也很具有乡土性。为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造福家乡的情感,可根据教材的基础内容和要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以适应本地区特殊教学的需要。比如永定县位于闽西南部,与广东相邻,这里不但有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而且有许多名胜古迹,特别是永定土楼以其独特的造型享誉海内外,被称为是人间“奇迹”。如果把这些最直接、最生动的自然景观融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美术欣赏课的载体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欣赏,已成为可能亦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美术、音乐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及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术形象和音乐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具有再创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鉴于目前高中美术课和音乐课的内容都是以欣赏、审美为主,同时笔者对音乐舞蹈等领域也颇感兴趣,特别是声乐方面,曾多次在县、市比赛中获奖,我依据《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美术、音乐综合欣赏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具体说,就是根据不同的美术欣赏课内容,选择相适合的音乐曲目。
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它对艺术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他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的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在实际运用中应用自如。只有这样,才拥有了独立担任艺术教学的素质。可以说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音乐教师和美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变出来,超越自己,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成长。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和体会的,其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1]王明远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新课程,山西出版集团,2014,9。
[2]刘景翊 浅谈新课程美术教学·新课程辅导,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