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之道,不御今有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u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诗山河考》中古人的吟诵之地,到《碑录》里黄易的考察线路,塔可的两部正式的作品,基本都落在了一个“考”字上。因由文化地理的承载,使“考”的意义脱离了通常世俗艺术的虚幻与无病呻吟,而进入到具体的文化景观图像收集与创造中去。
  黄易(1744-1802)是清乾嘉时期书画名家,善篆刻、通金石:乾嘉时期也被后来的研究者认为是自宋之后金石学的又一个高峰,搜碑访石,蔚然成风。塔可的新作《碑录》就是根据黄易的两本日记《嵩洛访碑日记》和《岱岳访古日记》及其他一些图像文献而来。
  史载,乾隆六十年(1795年)五月,诗人李骥元登泰山,画家黄易为其绘《登岱图》。一时名士如袁枚、纪晓岚、李调元及朝鲜柳得恭等40余人赋题图诗,为当时艺苑盛事。后嘉庆二年黄易再登泰山,撰《岱岩访古日记》,又绘粉本24幅,题日《岱岳访碑图册》。
  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塔可对黄易的研究产生兴趣,按图索骥,走访了黄易文中所提到的河南、山东、苏杭等地,用照片对黄易当年的访碑图画和文字进行了重绘。“金石考据力求精确,重视实地勘察,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即使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要求友朋同好具体说明周围环境如何、碑版的保存情况怎样……”(叶玉,《黄易访碑活动与交友》)借助前人细致准确的考证,塔可的作品有了可信的语境,而具体的地点与碑文、环境景观则帮助塔可实现了与黄易的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因此,塔可的艺术创作带有“往来古今”的属性,他的叙述对象并不特意针对当下的、与他处于同一时空的群体,主要则是与他有共同文化认同的“同道”、“同仁”、“同好”之间的交流。
  仅从“怀古”的表象来看,实际上中国的当代摄影艺术中已经出现过不少的作品,如洪磊、王庆松、姚璐、王川、戴翔等多位艺术家都曾有过根据中国古代绘画来进行的创作,这些作品或出自绘画而又归于绘画,或借古述今。但塔可既不在意某种单一艺术形态的再现,也没有沉溺古代经验的当代重述。他的摄影是一种“表象转化”,是在对大量前人文本、实践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之后新的创造和补充。对于黄易的图而言,塔可的摄影与袁枚、纪昀等人的“赋题图诗”并没有太多差别。
  在《诗山河考》和《碑录》这两部正式作品诞生之间,塔可还做了一个用手机拍摄的实验性作品《尘芥集》,标题取自佛经“芥子纳须弥”典故(在佛经中,芥子被喻为极小,而须弥则为巨大,源出《维摩诘经·不思议品》)。熊十力在《读经示要》中捉到:“夫道有经有权,经立大常,权应万变。变体其常,故可于变而知常。”对于塔可来说,兴趣(当前主要为以金石、书法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他的“经”,艺术(当前主要为摄影)是他的“权”。尽管这几部摄影作品使用的器材、手段都有所变化,但所有这些作品权变之间,背后依靠的文化指向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怀古之道”的意向还是非常清晰的。
  无论是《诗山河考》或者《碑录》,这两部作品最终都选择了“风景”“景观”或者“景物”的面貌来呈现。就此,人文地理学家邓肯(Duncan.J)曾犀利地指出了一个常会被视觉评论家和文化景观学者忽略和混淆的景观概念:“景观一词有两种很不相同的用法,实际上每种用法都有其不同的谱系:一种是艺术上的,另一种是社会科学上的:一种源于对高雅文化的研究,另一种源于流行文化的研究。”(汤茂林,《欧美景观地理学的新进展及其启示》)很显然,塔可的风景摄影属于前者,这些源于高雅文化的艺术作品与通常意义下的“劳苦大众”交集不多,也与流行文化概念下的地理景观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并不密切,虽然这些作品看上去语义含混并且略带伤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塔可表达了对地理环境的关心或有意于现实的改造。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来观察,实际上,塔可只是对古代文化、地理、事物在今天的变迁和展现进行了哀而不伤的描述和理解,他的作品更吻合狭义文化地理学中“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传统”(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这种精神层面的定义。毫无疑问,这与自然地理学系统是有所区别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当前中国摄影界一些将塔可作品简单归类为模仿西方社会景观摄影的批评是不成立的。
  与许多不同地域的现、当代艺术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进行猛烈的解构和破坏不同,塔可的作品则要宽容和温和得多,他并没有选择对当下某些他不喜欢的文化进行冷嘲热讽,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他认同、感兴趣的文化的追随与创造上面。正如唐君毅所说:“中国儒家道德思想是以完成人格为最后目的,而不以之为任何事物之手段。”塔可的作品是的确有些儒家气息的。
  难能可贵的是,塔可对于艺术背后所能蕴含的思想有着清醒的认识,“知是哲学,爱是艺术”(木心语),相对于学者们对于思想和学问的无限欲望,塔可于此则克制地及时收止。对于《诗经》,他的作品仅在于满足对其中地域与文化的好奇,而没有跌落到对《诗经》背后的社会考察或者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入思考的无限深渊;对于古碑文,他也仅仅因为自己对于金石与书法的兴趣,而并无意于成为黄易的研究专家或者古文字方面的权威。这反而成就了他的作品作为艺术的纯净,也让他能够更为轻巧地实现艺术的转身。
  不过,对应到具体的摄影作品时,塔可并没有因为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而摆出“泥古不化”的姿态,他的作品对于“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等这些概念性的词汇都不执著,兼收并蓄的态度让这些作品呈现出巨大的包容性,在摄影语言的使用(如类似山水画尽量规避透视的全景深)、作品的选择与排列(严谨整齐的作品数最与限量)、呈现材料的选择(《诗山河考》的铂金、《碑录》的硫化钡)、传播手段(展览、媒体访谈、自出版)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当代性与开放性,因此,这也给那些并不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者以介入其中的机会,仅从画面本身,也可以找到各自的话题和兴趣。这实际上可算是一个当代职业艺术家的基本功夫。
其他文献
“镜观两岸”2015海峡两岸摄影大展由中国台湾网、 中华艺术摄影家学会、“台湾摄影学会”主办,旨在通过镜头展现两岸良好社会面貌和人文精神,体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多元的民族特色,展现两岸摄影爱好者的才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镜观两岸”摄影大展以聚焦两岸交流场景、展示两岸文化、美景为主线,希望通过摄影作品呈现两岸和谐发展的瑰丽前景,展现两岸风貌、人文精神、感人故事等,让根深叶茂
期刊
台北故宫博物院从2016年2月1日起到4月17日举办了“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其间于3月25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会堂举办了专题研讨会,邀请大陆摄影史学者赴台,与台湾学者共同研讨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现状和清代宫廷影像的传播和历史影像等议题,本次研讨会是由“台湾摄影博物馆文化学会”主办。大陆方面,我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文博学家李文儒先生以及青年学者徐家宁应邀出席了研讨会。而此次台
期刊
2015年12月16日,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品评选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拉开帷幕。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等人出席了组委会会议。日前,评选结果正式出炉,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最终入选作品数量为638幅(组)。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重大活动之一,是连接国内外摄影界的重要平台。自198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每两年举办一届
期刊
应该承认,《麦客》或远或近地超出了惯常对摄影专题的理解或期许。虽然,因为我应该想到做到却没有完全想到做到,使编者过高的期望未能实现,但,终了还是能印证一种超出摄影的定位或旨趣的编辑意图,值得欣慰。也算是对麦客们的一个交待。  书出来了,想到很多……  应该想到,摄影不仅仅是摄影的、艺术的、抑或报导的。1989年个人作品集出版后,一个“不过如此”的对创作、作品、艺术崇高感的质疑过程伴随虚荣心的冷却开
期刊
不得不“艺术纪实”,是纪实摄影“四五”初显锋芒后为摆脱“四五”背景的特殊性,向现实获取普遍资质的修炼方式,直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它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或者以艺术名义证明一个简单事实:仅是一种观看方式。  从无名到有名的转变,它明白了“看什么”。纪实摄影是带着它强烈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责任感“胎记”或“政治冲动”接种于新时期的,但它出师有名之后却面临“师后无名”的现实情境,不得不将政治冲动中和
期刊
“摄影在诞生之初即如向往艺术那样,努力走向对社会的探索”1—艺术社会学代表人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Becker)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判定了摄影发展至今的两条相互交织、彼此推进的脉络。事实上,20世纪六70年代正是西方人文科学与艺术形态寻求突破的时期:一方面,艺术家们试图走出理想化“白立方”(White Cube)2的空间限制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思维困境。其中一部分艺术家选择另辟蹊径,在真实
期刊
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重要摄影家侯登科的短短20多年摄影生涯,正好处于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摄影实践之流的主线上。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中国摄影开始了形式和内容多元化的初步启蒙和探索后,迅即在1980年代中期转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范围的纪实摄影运动。纵使纪实摄影的概念在当时仍然含混不清,国外资讯的匮乏让中国的摄影者缺乏实际操作的参照,但是大量的中国摄影者加入其中,他们把镜头聚焦社会现实题材,
期刊
带上相机,踏上一段旅程,是很多年轻摄影师的梦想与追求,这种长途的贯穿大地的影像创作方式,在摄影史上曾被沃克·埃文斯、罗伯特·弗兰克和史蒂芬-肖尔等大师所采用,所产生的影像对后来都极具启发意义。1960年代以来,在西方随着对风景概念的重新界定,那些代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都可以算作“广义的风景”即文化景观。近些年,随着国内对爱德华·伯汀斯基、亚历克·索斯、纳达夫·坎德等西方摄影师的介绍,景观摄影在
期刊
碑录
期刊
法国画家高更在19世纪末创作了一幅题为《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的巨幅画作。仔细观看2016年4月13日至17日由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主办的纽约摄影展销会后,笔者最深刻的感触便是,这幅画作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似乎同样适用于我们当下针对摄影的诘问。本届参展的86家画廊所带来的作品,从19世纪中叶摄影术发明之初的稀世珍品,到20世纪现代摄影大师的经典力作,再到21世纪新锐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