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语言的迷雾,领悟古人的情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的日常语言,而古典诗歌更以其表达的陌生化给今天的中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和隔膜。因此,读懂古代诗歌,首先有一个扫除文本障碍的问题,这是走进文本的基础;同时,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主要依托于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赏析,离不开对古人遣词造句、匠心独运的体会。因此,古诗教学应该以语言为切入点和依托点。可是当前的教学情况,存在着一个忽略文本,而架空地大谈艺术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误区。这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疏离感,也就无法真正地领悟其中的韵味了。
  在文本障碍的扫除上,要注重积累有关文言知识。诸如古今异义、用法特殊的词语。但欣赏诗歌不能和教学文言文的方式一样,否则就会诗意尽失,索然无味。对于古诗语言形式特殊规律的掌握,对古诗在炼字炼句上多加推敲玩味,倒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着力点。
  如果多加研究和归纳,我们不难发现,给阅读理解造成了障碍的语言形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点。现以粤教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一、二单元及选修1《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篇目为例说明。
  
  一、音乐性
  
  为了做到押韵、形式大体整齐、声调和谐,诗歌语言呈现出一些特点。
  一是省略。为了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诗句中会省略某些词语、某些语法成分,造成理解上的障碍。这种现象早在《诗经》中就出现。如《静女》中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的前面都没有加主语,那么是谁躲起来不见,谁挠着头踟蹰呢?这时候就要根据情境,运用想象,来弥补这个空白。再比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到底是满地黄花零落,不堪摘,还是诗人憔悴,无心摘盛开的满地黄花?在填补诗歌语言空白的时候,阅读的时间被延长了,同时学生也就进入了对诗歌进行“玩味”的境界。
  二是倒装。为了押韵与符合声律,诗句中的词语顺序往往突破正常的语法顺序和逻辑顺序,出现了倒装现象。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头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学生一开始没读懂全诗,往往会把这几句误解为“英雄找不到孙仲谋所在的地方”,因为这一误解,直接导致了与诗歌原意的背离,也就无法理解诗人通过诗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了。需经过一番思索,对它的语序进行还原处理,调整为“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才能完全理解,体会到作者是在感慨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在。又如“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指的是遥望对岸的扬州,就回忆起四十三年前在连天炮火中南下归宋的经历。“四十三年”置前强调,才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词人两鬓斑白,仍壮志未酬的辛酸。
  这种语序错位的现象,教材中还有很多,如: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遥望孤城玉门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
  
  二、凝练性
  
  一是名词并置。古典诗词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只有几个名词性词组,有的辞学家称为“列锦”。名词性词语这样直接“意合”,几乎成了汉语诗歌特有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柳永《雨霖铃》中有个古今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所称道,便是这种语言现象的典型例子。没有完整的句法结构,只有几个并列的名词,达到了语言的极端节约。几个景物叠加在一个空间平面上,构成了一幅凄楚哀伤的图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极力渲染出离别后凄凉的气氛。这样的诗句在教材中还有,如: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种名词的并置,句子成分的残缺,有助于诗情的蕴积,在整体上扩大了诗境,它像闪光的链环,期待着读者的思辨力和联想力去焊接,从而增加了诗的韵味。在教学时,要着力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活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再创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从而捕捉诗中蕴藏的飘忽微妙的美感。
  二是形容词、动词的特殊运用
  形容词和动词的选用对诗意的表达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古诗的炼字,主要就是在对形容词和动词的选用上。客观的形象,被融进了诗人的主观感情,就不再仅仅是客观的形象了,而成了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意象了。而形容词、动词对事物的修饰限定作用,恰恰成了诗人们借以传情达意的语言形式。比如“山”变成了“空山”,“月”变成了“残月”,是“僧推”还是“僧敲”,“鹰击长空”还是“鹰飞长空”,前者与后者表达的情意是不一样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古人说“一字尽得风流”,这一字就像诗歌的眼睛,成了我们窥探诗人情思的窗口,只有对这些词语的含咀,才能把握到作品的精要之处。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材上俯拾皆是,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之“暗”字。(王昌龄《从军行》)
  “清角吹寒”之“寒”字。(姜夔《扬州慢》)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之“枯”、“疾”、“尽”、“轻”字。(王维《观猎》)
  古人作诗寻章觅句,往往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这些词语,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其对古典诗歌语言形式上的这种特殊现象有一定的敏感度。
  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特殊语言形式的规律,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拨开语言的迷雾,领略诗歌内在的风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长期的赏析训练中,受到古典诗歌语言的熏陶,从而广化、美化、敏化他们的语感,使之模仿学习,对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个性化言语有所追求。■
其他文献
新课程指导下的人格教育,致力于使学生的素质有个性的、全面的并且是终身的发展。简言之,人格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的基本要素在人格教育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教学思维也应该有革命性的转换。  笔者以为,在多元对话的时代,切合人格教育的教学思维,也应该是以对话为基本原则、讲究互动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活动也有“对话”,但缺少“互动”。“师道尊严”的教学伦理,“传道
期刊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往往可以满足具体教学环境的需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成为文字教材的延伸、升华,并可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语文能力较低,作文能力较差,用词单调,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性,不会布局谋篇。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略有心得: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要把“写”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做法归纳为“两‘时’抓,两‘时’都要硬”。一个“时”指的是课上时间,具体包括:早读
期刊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一    友情,正如亲情、爱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可贵、最纯粹的情感之一。拥有知己,相伴友情,是我们芸芸众生在漫漫人生和寻常生活中的美好愿望和孜孜追求。  事实上,在从以“诗经”、“楚辞”为开端的奔流不息的中国古典诗词长河里,对友情的吟
期刊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早期作品。多年来,曾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作家不是从正面描写生活的洪波巨澜,而是采撷时代激流中的一朵浪花,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去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云,以及人民解放战争必胜的内在动因。  作品三个片段,互相映衬,环环相扣,情节发展自然,剪裁紧凑严密,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全篇柔美、清新、俊逸,仿佛一支悠扬的小夜曲,给读者以审美的情趣。    一、赶
期刊
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下面是全校组织的一次听课比赛中一位老师的授课教学。    一、游戏导入,激趣激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叫做“闯三关”。通过这次活动,比一比,哪组同学头脑灵活,思维反应
期刊
人禀七情,往往因物兴感。而一代一代的文人,其观察力、判断力、感悟力也往往更加敏锐,他们借助诗文,将自己心底的顿悟表现出来,使读者产生共鸣。读着古人尽态极妍的诗文,我们仿佛在倾听古人深情脉脉的诉说,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古人内心情感的脉动,领略到了古人久炼思想的锋芒……  一代一代文人的咏叹,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文化现象,“乡土文化”便是其中最耀眼最动人最长久的一种。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与陶方宣的散文《鱼鳞
期刊
一、课文简析    广东版必修二《渐》一文由浅入深,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寓言故事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即借“渐”这一现象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做一个“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学习课文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易懂。  (二)通过探讨作者的写作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
期刊
在一次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愁眉紧锁,表情迷茫,时而托腮凝思,时而低头写画,百无聊赖地翻几页书,然后长叹一口气。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为何气氛如此沉闷?为何学生如此为难?了解语文教学的人一定猜到了,这是在上作文课。作文历来是老师和学生最头疼的,有的学生一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学生翻出《优秀作文大全》、《作文宝库》等来临时抱佛脚。究其原因,无非是缺少素材,缺少热情和体验。而现如今,要想激起
期刊
我曾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为什么杜十娘去意已决,投江前还要刻意妆扮?”“刘兰芝自遣前妆扮得‘精妙世无双’时是什么心情?”等问题,却很少学生能较清晰地阐释其中的审美意义,既对宝黛木石前盟以泪报恩无动于衷,也无法理解李甲既已痛悔大哭,杜十娘为何还要“怒沉”。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一个问题:虽然已经接受了十年左右的语文教育,但学生的审美意识还是相当薄弱。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