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花招” 巧构思 设情境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孩子们往往对识字“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孩子们在认识了许多汉字后,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感受到掌握新知识的快乐;“怕”是因为学习、掌握这些汉字的过程大多枯燥无味,难以让人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动力。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识字,感受到学习汉字的无穷乐趣呢。对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试图将孩子们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一、“耍花招”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久保持,但是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感,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他們就会紧盯不放。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学会在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过程中,多耍一些“花招”,用新奇的招数和形式去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识字教学上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认识汉字。
  花招一:在游戏中“玩”字。小孩子爱玩,那我们就“投其所好”,陪他们玩;当然,作为教师要会“玩”,要玩出“名堂”,所以我们要学会设计“玩”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认识汉字。例如,学习“亿、什、他”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老师要和他们做玩转盘的游戏,让学生说说对这个游戏的认识,先吊起学生的“胃口”, 然后出示制作好的特殊转盘,让学生一边转一边玩。学生玩游戏的兴趣越浓,就越会被上面的汉字所吸引,其中的造字规律也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识字也就变得简单多了。
  花招二:在儿歌中“唱”字。“‘土’字头,‘田’字腰,‘共产党’耍大刀”,这是我们小时候唱过的儿歌,唱的是“戴”字,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至今难忘。儿歌具有一定的韵律,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令人难忘。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一些汉字的特殊构造,编出一些经典的儿歌,帮助学生正确识字。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编故事等“花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二、巧构思用心设计识字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而且要教会学生识字的能力。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更要注重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要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识字方法,改善学生的识字效果。
  方法一:借图巧识象形字
  在低年级的课本上,象形字教学单元都配有图片,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借助图像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受,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引导学生寻找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相似处,起到“记”图即可“识”字的效果,提高识字效率,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轻松识字。如在教“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看图,让学生分析“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田”是一个个小方块组成的,然后出示“田”字,让学生找出汉字与图的相似点,结合图形牢记“田”字,既轻松,又快捷。
  方法二:借意妙识会意字
  汉字中有许多会意字,每一个会意字都有着独特的意思。在会意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先“会”意、再识字,帮助学生边整理、边会意、边识字。如,教“男”字时,可以先问学生“你们家重活一般都由谁干啊?”,引导学生说出“男”字;然后告诉学生,在很久以前,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人们耕田只有靠人力,所以这些重力活就都由男人去做。所以,“男”字的意思就是用力在田间耕作的人。
  三、设情境充分把握识字机会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有许多识字的好时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一定的“景”下进行识字,慢慢积累,逐步增加识字量。
  情景一:生活经验助识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引导个别学生及时分享自己的识字经验,引起全班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助推识字,达到熟记的效果。例如,在教“尘”字的时候,可以在班上问,有没有小朋友认识这个字,这个字一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字一般在扫地、刮风的时候才会出现,“尘”的意思就是在空气中飞扬的“小的土”。这样的生活经验能够很快在全班学生中产生共鸣。
  情景二:生活环境助识字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小学生随时随地都在和汉字打交道。因此,识字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要善于将识字教学向课外无限延伸,拓宽孩子们识字的渠道和途径。如,课间和学生一起在学校的花园里漫步,教师可以一边带孩子们欣赏美丽的花朵,一边引导学生识字:“这是月季花,很漂亮、很香!‘月’就是月亮的‘月’,‘季’就是在‘李’字头上加一斜撇构成的。”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校园里的“请爱护花草树木”“我也是有生命的”等标语牌自主识字。这样,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对中国老年夫妇去外地旅游,在机场看到两个美国小孩在对话。其中一个老人对他的老伴发出感慨:“这两个小孩真有本事啊,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外文!”周围的人不禁哑然失笑。这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与我们古人的智慧不谋而合: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两个美国小孩平时接触的都是英语,他们不仅能听懂,而且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倡导白话
期刊
一次,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成员聚在一起解读教材《老王》。  我们不但为老王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善良而感动,为他的不幸而扼腕,同时也为“我”即使自己遭受不幸,但是仍然关心照顾不幸的老王的行为而感动。我们提到,“我”对老王已经够好的了,可是文章的最后为什么还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大家议论纷纷。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先应明白作者说的幸运者是谁、不幸者是谁。作者为什么
期刊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任何不同语言之间有差异也有共性。学习外语和学习母语有着共同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通过尽量接触,提高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因此,学习母语的一般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学习外语。正如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说明先辈们早已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在英语学习方面背诵也同样尤为重要。  一、背诵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肯定中
期刊
笔者有幸参加了由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定西市教育学会主办的“全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规模较大,形式多样,授课教师乃各县教育精英。整整两天的观摩确实使人受益匪浅,深感自愧不如,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其精华。但静坐深思又有很多的不解之处,现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课堂教学“过华”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
期刊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积累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有了积累,写出的文章自然就内容丰富。对于学生积累方法的指导,走好写作的第一步,我总结如下:  一、带着写作的目的去阅读书籍,积累好词句  (一)用情朗读,个个都会说“妙语”  我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具体的画面和优美的音樂,引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好词句的印象,强化记忆。  在《月光曲》的教学课堂上,在悠扬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幻灯片中,
期刊
引言  语言交际过程实质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依赖于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历来备受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的英语首先是有声系统。依据使用功能,一般将英语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中,“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研究表明,有45%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之一,听力测试也是各类英语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且占较大比重。
期刊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轻松提高成绩的不二法宝。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存在数學学习普遍较吃力的现象。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认真听讲及课外加强数学练习,弹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四重奏,定能将枯燥的数学学起来更轻松,效率更高,成绩更好。  一、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   数学大家华罗庚说过
期刊
张心园同学是我校2005级学生,一个活泼大方、始终微笑着的可爱女孩。她从小爱好文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坚持写作,已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两万余字,多篇文章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前年寒假,她去东北游学,历时10天,其间写下数十篇游记,回来后发给我,说要与我一起分享。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些游记,当时很激动,立即把她叫到办公室,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潘:张心园啊,游记我看完了,写得很好,每篇都不错
期刊
追查原因:套话拼盘是学生作文中的最大症结  笔者以为当前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很多学生未掌握作文的基本规范,谋篇布局,材料选取和剪裁,语言表达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是立意和材料上问题,这类作文,即使语言时有亮点,但其文章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甚至为了获得高分,片面追求词藻华丽,即使偶有一点感受,也显得肤浅,充其量只是文字的组合,意象的拼盘,就像塑料花,没有一丝生活的气息。  套话作文的大量存
期刊
语文课文教学应该以读、写为主,要形成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感受,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  一、读写代讲的合理性  目前,小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一般有着教材编写方面的联系。课文以单元的形式组编,而每单元后安排一次习作练习。其次,从教学流程来看,二者也有联系。课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词句解析、文本解读来进行写作教学的渗透;写作教学是围绕一个主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