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沦落人

来源 :读写月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豪家多婢仆,门内颇骄奢。”(白居易《续古》)“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陆游《岁暮感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一直存在着役使奴仆的现象。奴仆主要从事杂役,也侍奉主人的日常生活,聽其任意驱使。奴仆阶层身份卑微,地位低下,无人身自由,是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
  古代奴仆的名称较多,主要有“奴、仆、婢、僮(童)”等。这几个词既作为奴仆的主要名称,又引申用于其他相关方面,在古诗文中频频涉及。它们在来源、含义和用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和联系,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如果对它们进行一番比较,可以发现深藏其中的尊卑观念和奴仆文化。
  “奴仆”大多出身卑贱,来自社会最下层,往往有一部辛酸血泪史。
  先看“奴”。奴是会意字,从“女”,从“又”(手的变形)。“女”指女奴,“又”指用手抓而掠夺之;一说指女奴用手从事劳动。本义指奴隶。许慎《说文解字》云:“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如《周礼·秋官》:“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再看“仆”。仆是形声兼会意字,繁体写作“僕”,从“亻”,从“菐”(“菐”亦表声)。甲骨文字形,似一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本义指奴隶的一个等级,供役使之人。《说文》云:“僕,给事者。”如《诗经·小雅》:“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左传·昭公七年》:“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夫负羁絷,执鈇锧,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何休注:“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孽生。”“仆”与“臣”“庶”“孽”等贱者并列,可见其亦为贱者。
  接着看“婢”。婢也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女”,从“卑”(“卑”亦为声)。本义指卑贱的女子,亦即女奴。《说文》云:“婢,女之卑者也。”《初学记》卷九十引《说文》云:“女入罪曰婢。”即女子犯罪就成为婢,即成为女奴。此外,罪人的女性眷属没入官府为奴也称为婢。如《汉书·刑法志》:“妾愿没入官婢,以赎父刑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使婢子侍执巾栉。”郑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
  最后看“僮(童)”。“僮”是形声字,从“亻”,“童”声。本义指未成年人。《说文》云:“僮,未冠也。”“未冠”即未行成年冠礼。看来,“僮”并未涉及出身问题,唯有年龄方面的含义。如《国语·鲁语》:“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史记·循吏列传》:“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不过,“僮”又是“童”的分化字,而童的出身却是卑贱的。《说文》云:“男有辠(罪)曰奴,奴(亦)曰童,女(亦)曰妾。”“童”是形声字,以“?”(读作qiān)为形,“重”省作“里”为声。本义指男子因犯罪而沦为奴隶。后来在使用中,“僮”和“童”之义发生互换并叠加,故均曾用以表示未成年男仆。例如贾谊《治安策》:“今民卖僮者。”《史记·货殖列传》:“富至僮千人。”可以说,“僮”受“童”“牵连”,被误加了卑贱的身份。
  由于大多数出身卑贱,或是不明事理的未成年者,因而在语言实践中,“奴仆”大多被赋予了贬义色彩。
  最为突出的是“奴”。古汉语中有一批由“奴”字“领衔”修饰的带侮辱性的贬义词语,如奴化、奴性、奴才、奴官(出身卑下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之人)、奴胎(本为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后也用作骂人的话,犹言贱种)、奴视(视之如奴,轻视之意)、田舍奴(犹言乡巴佬,有鄙其无知之意)等。这些“奴”字一般作名词或形容词用。还可用作贬义动词,意思是视为奴隶,贬低,使沦为奴隶之类,如韩愈《原道》:“入则主之,出则奴之。”也可用作代词,作为对人的鄙称或贱称,如《世说新语·假谲》:“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晋书·刘曜载记》:“叛逆胡奴,要当生缚此奴!”
  “婢”也“在劫难逃”,时常被视为与“贱”同义。如《礼记·内则》:“父母有婢子,若庶子庶孙。”郑玄注云:“婢子,所通贱人之子。”注者认为,婢即“贱人”,故“婢”有时直接被“贱”修饰连用,如贱婢。由于奴、婢作形容词时皆含贬义,因而还出现了“奴颜婢膝”“奴颜媚骨”等贬义成语,如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僮(童)”也未能幸免。盖因其本义为未成年之奴仆,故被赋予愚昧、浅陋、没见识、不明事理、幼稚无知之意。古汉语中有僮(童)昏(指昏聩无知)、僮(童)蒙(指昏昧,不明事理)等词语,如《国语·晋语》:“僮(童)昏不可使谋。”又进一步表示低贱,作贱称,如僮妇(泛指平民妇女)、僮夫(犹言匹夫,指平民男子)、僮讼(指民事诉讼)。
  只有“仆”逃此一劫,未被赋予贬义。
  正因它们多数卑贱具有贬义,故大多数被用来作谦称代词。不过,在使用中,有性别方面的差异。
  “奴”主要用于女子,特别是青年女子。如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当然,有时亦可用于男子,如《资治通鉴·唐纪》:“李辅国恃功益横,明谓上曰:‘大家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仆”则仅用于男子,如《战国策·燕策》:“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婢”仅用于女子,具体使用时往往称作“婢子”,《礼记·曲礼》云:“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总之,男子谦称用“仆”居多,亦未完全忘记“奴”;女子谦称喜用“奴”,亦未完全冷落“婢”。只有“僮(童)”无人问津,原因也不难理解——成年人不宜用,而未成年人尚不会用。
  这些奴仆名称之间不仅存在着有趣的共性和联系,还蕴含着古代社会的尊卑观念和奴仆文化。它们是尊卑观念的重要体现和奴仆文化的直接反映,是这种观念和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主要载体,反过来也是二者在语言中打下的鲜明烙印。
其他文献
年少即成名,生命却在青春时戛然而止,李贺犹如绽放在天空中的一道烟花,无比绚烂,却又很快消失,让人无比遗憾,久久意难平。  来自深秋的叹息  白居易笔下的秋,是“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孤寂;李清照笔下的秋,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离愁别绪;李贺笔下的秋,是“桐风惊心壮士苦”的郁郁不得志。那么,他的心里,有什么不能解开的“壮士苦”呢?  “衰灯络纬啼寒素”,萧瑟秋风吹过,惊动了对时间流逝敏感的他,原来,
期刊
“照着讲”与“接着讲”,是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两种对待传统思想的方法。  我所理解的“照着讲”,就是前人是怎样讲的,今人就照着前人的意思来讲,也就是传承。而所谓“接着讲”,就是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讲出自己的话,对前人之说有所补充或创新。  本文就是我对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说所做的一次“照着讲”与“接着讲”的尝试。  一、照着讲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  古今之成
期刊
红学专家周汝昌说:“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对联起源于五代,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它兼诗歌散文之长,内容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名胜等,包罗万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们欣赏对联,除了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享受审美乐趣和陶冶情操。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对对子一直是训练学生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方法。即便在高考
期刊
“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逢其会,猝不及防;故事的结尾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时光流逝,但总有些东西躲在黑夜里,不会消逝。我装了一列车的遗憾,一不小心就浸湿了眼眶。  我坐在旋转木马上,视线起起落落。有人说,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保持永恒的距离。我追不上过往的遗憾,更填补不了大片的空白。  如今,我的生活太拥挤,笑容太刻意。岁月教我习惯物是人非。我开始学着大人装深沉,学着有苦
期刊
真、善、美是保证人类文化活动,并不断促进文化活动的价值观念。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幸福、健康、才能、财富、快乐、权势等一切,但放弃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么他就会堕落成为动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幸福和健康以及上面所列举的一切,虽然它们的具体状态千差万别,但它们只不过是许多高级动物所共有的特征。  当然,在动物中也存在着自然的真(如准确无误的信息传达)、自然的善(动物母亲对小动物的爱及为了哺育它们的牺牲
期刊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间观塑造中国古代语言和思维  陈天琦  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好奇与关注以及所形成的时间观和空间观,古已有之并不断推进,对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语言使用上更是表现为丰富而独特的构词规律和话语表达,形成了系统化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语言表达系统。  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源于人们对白昼与
期刊
一、破折号的主要用法  1.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1)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2)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表示话题的转换、跳跃或语意的转折。  (1)“今天的饭菜好香啊!——妹妹还没有回来吗?”我一边换鞋一边问。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
期刊
【原题呈现】  最近,考古界“团宠”钟芳蓉引发多方关注。这位湖南耒阳留守女孩在2020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76分的好成绩,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她受樊锦诗先生的影响,热爱考古,所以她选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她的专业选择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说:“到就业时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还有人说:“这种家庭应该选择毕业后可以赚更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  樊锦诗先生得知此事后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
期刊
去年,华中科大一韩姓教授发表了一篇题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的论文。原本小众的论文因标题中的“很烂”一词而出圈,被广大网友热议。面对公众的批评,韩教授辩护说:“‘很烂’不是脏话而是口语化的评价词,意思类似于‘很差’‘稀烂’‘纰漏百出’‘太不像话’之类,但又比后者更加准确、传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乍一看,韩教授所言似乎有理,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正如市井气息不是
期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9-nCoV肆虐期间,2020年1月24日,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非法销售野生动物的摊位上分离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来自野生动物证据确凿。  2017年,《中国青年报》曾对2001人进行了一项调查,55.4%的受访者认为食用野生动物行为常见。22.3%的受访者曾食用过以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