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式导入法”为复习课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首先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让学生开始联系大脑中相关知识,激活相应的知识体系,完善之前建构的数学知识网络。本文将对“问题式导入法”进行举例详述,以更好地阐释该方法在高三复习课上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导入;高三复习课;建构主义
高考使用全国卷,广东已经迈进了第三个年头,应对全国卷的考查灵活,注重定义、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三的三轮复习中,教师在不同阶段对同一知识体系转换提问方式导入课程内容,能更好地导向学生对当节课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和巩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而不是某种僵化的教学程式,按照这个标准,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作出辩证分析和改进,使其尽量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
第一轮复习,是知识网络化的过程
把高一高二的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理清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轮复习时提出的问题,主要方向是让学生理解基本定义、性质,学生能举例说明就更好。在复习排列与组合时,提出的问题是:(1)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2)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举实例说明。(4)习题讲解。这是一节任务驱动型的课。学生在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后,需要上台展示小组的成果。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理解排列和组合这两个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学生所举的实例可以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本节课中,有一组学生举的例子是这样的:(1)去饭堂打饭,共有3个菜可供选择,由于月底了,你的钱不够,只能选择其中的两样,问有多少种选法。这就是一个组合问题,没有顺序。(2)如果看到饭堂公布的菜品中有3个,但是因为钱不够,每顿只能吃一个菜,现在午餐和晚餐共两顿,有多少种选法。这就是一个排列问题,有顺序的差别。午餐吃A菜,晚餐吃B菜;午餐吃B菜,晚餐吃A菜。以上是两种不同的选法。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方法和技巧总结和提炼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有三个基本过程“同化”“顺应”“平衡”。在二轮复习中,学生需要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形成解题策略。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平衡”阶段。在数列专题的复习中,对数列求和第一课时进行如下设置,提问:(1)数列的求和方法有哪些?(2)解决数列求和问题,关键是什么?提问后等待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提问。在课件中提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都是使用公式求和,通过观察数列通项的特征不难发现。使用错位相减求和法、裂项相消法的数列,其通项的特征各有不同。学生通过例题发现通项特征,并且能通过观察发现通项特征后,很快找到对应的策略。同时,学生可能还存在计算技巧和运算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进行适当练习。本节课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提醒学生在第二轮复习的阶段要学会总结方法,总结自己的小技巧。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让基础知识落实到细节
在该阶段的每节课上,导入时提问“与**相关的知识点有哪些?”之后还几次追问“还有什么?”以期学生可以尽量回忆更多相关的基础知识。在黑板上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板书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必要的时候,逐渐深入到更加特殊和具体的问题或建议,直至能在学生思维中引出一个有反应的问题”。在平时的答疑中,可以使用“问题式导入”的方法,例如:写出“若x≤3或者y≤2,则x y≤5”的否命题。学生难以理解该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3且y>2,则x y>5”。我不会简单地告诉学生:进行否定的时候,“或”要相应地变成“且”。只是依靠记忆,那不是数学。我会问(1)区域“x≤3或y≤2”是如何表示?然后问(2)不是这个区域的,应该怎么表达?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把“或”改成“且”,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奥妙所在。这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识“不断地‘平衡——失衡——新的平衡’,正是皮亚杰所谓知识或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教师在备课时适当设计提问内容和问题的切入点显得更为重要。“问题式导入”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供了新思路,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教师认真设计问题,让问題能更好揭示知识本质,学生思考过程中能更好地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哲学的审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1.
[2]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7-18.
[3]陈永明名师工作室.数学习题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8-87.
【关键词】问题式导入;高三复习课;建构主义
高考使用全国卷,广东已经迈进了第三个年头,应对全国卷的考查灵活,注重定义、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三的三轮复习中,教师在不同阶段对同一知识体系转换提问方式导入课程内容,能更好地导向学生对当节课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和巩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而不是某种僵化的教学程式,按照这个标准,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作出辩证分析和改进,使其尽量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
第一轮复习,是知识网络化的过程
把高一高二的所学知识形成网络,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理清思路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轮复习时提出的问题,主要方向是让学生理解基本定义、性质,学生能举例说明就更好。在复习排列与组合时,提出的问题是:(1)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2)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3)举实例说明。(4)习题讲解。这是一节任务驱动型的课。学生在小组讨论以上问题后,需要上台展示小组的成果。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深化理解排列和组合这两个定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学生所举的实例可以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本节课中,有一组学生举的例子是这样的:(1)去饭堂打饭,共有3个菜可供选择,由于月底了,你的钱不够,只能选择其中的两样,问有多少种选法。这就是一个组合问题,没有顺序。(2)如果看到饭堂公布的菜品中有3个,但是因为钱不够,每顿只能吃一个菜,现在午餐和晚餐共两顿,有多少种选法。这就是一个排列问题,有顺序的差别。午餐吃A菜,晚餐吃B菜;午餐吃B菜,晚餐吃A菜。以上是两种不同的选法。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方法和技巧总结和提炼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有三个基本过程“同化”“顺应”“平衡”。在二轮复习中,学生需要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形成解题策略。处于认知发展水平的“平衡”阶段。在数列专题的复习中,对数列求和第一课时进行如下设置,提问:(1)数列的求和方法有哪些?(2)解决数列求和问题,关键是什么?提问后等待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提问。在课件中提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都是使用公式求和,通过观察数列通项的特征不难发现。使用错位相减求和法、裂项相消法的数列,其通项的特征各有不同。学生通过例题发现通项特征,并且能通过观察发现通项特征后,很快找到对应的策略。同时,学生可能还存在计算技巧和运算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要进行适当练习。本节课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提醒学生在第二轮复习的阶段要学会总结方法,总结自己的小技巧。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让基础知识落实到细节
在该阶段的每节课上,导入时提问“与**相关的知识点有哪些?”之后还几次追问“还有什么?”以期学生可以尽量回忆更多相关的基础知识。在黑板上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板书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必要的时候,逐渐深入到更加特殊和具体的问题或建议,直至能在学生思维中引出一个有反应的问题”。在平时的答疑中,可以使用“问题式导入”的方法,例如:写出“若x≤3或者y≤2,则x y≤5”的否命题。学生难以理解该命题的否命题是“若x>3且y>2,则x y>5”。我不会简单地告诉学生:进行否定的时候,“或”要相应地变成“且”。只是依靠记忆,那不是数学。我会问(1)区域“x≤3或y≤2”是如何表示?然后问(2)不是这个区域的,应该怎么表达?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把“或”改成“且”,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奥妙所在。这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识“不断地‘平衡——失衡——新的平衡’,正是皮亚杰所谓知识或认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机制。”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教师在备课时适当设计提问内容和问题的切入点显得更为重要。“问题式导入”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提供了新思路,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体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因此,教师认真设计问题,让问題能更好揭示知识本质,学生思考过程中能更好地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谢明初.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一个哲学的审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1.
[2]G·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17-18.
[3]陈永明名师工作室.数学习题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