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课中如何开展学生的能力培养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生物8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十六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一节,谈谈探究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并从反思中发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本节课围绕“学生是探究课的中心点”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探究活动方案设计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数据收集、整理与甄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关键词]探究活动;观察法;实验法;眨眼;能量;心律;呼吸频率;翼展
  
  探究课一直是生物学教学的努力方向。就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探究活动方案设计,团结协作,数据收集、整理与甄别,语言表达等能力培养方面,并不是教师个人备课中所设想的那样简单,事实总感觉不随个人意愿。
  现在就生物8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十六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一节,谈谈探究课的设计与实施,并从中探讨其得与失。该节内容首先以法布耳对昆虫的研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延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为实例,阐明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然后,安排“探究蚂蚁的行为”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法探究自然环境中蚂蚁的多种行为,运用实验法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可是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不宜在课堂举行。而且离开巢穴,滞留在盒子中的蚂蚁的行为还是其自然行为的表现吗?
  学生对动物的行为并不陌生,但如何研究动物的行为,并发现他们的规律却不太清楚。学生在初一阶段开展过若干探究活动,如霉菌生长环境的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等活动。学生已经知道探究的基本步骤。有鉴于此,以及对教材探究活动的疑虑,我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带领学生直接学习教材中的科学家们是如何探究动物行为的,而是设计了若干简单的课堂探究活动。
  我设计的课堂探究活动包括:①人眨眼作用的探究活动;②人运动量的大小和人体能量消耗多少的关系的探究活动;③单目和双目立体视觉效果差异的探究活动;④鸟类翼展大小与其飞行方式的关系的探究;⑤人眨眼频率观测。设计这些探究活动项目一方面如前所述是对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的疑虑,另一方面是以上活动可以在课堂完成,而且涉及教材中提到的几个基本探究方法。
  目前,探究活动毕竟是学生的弱项,需要老师的极力帮助。所以,我在课堂上根据各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或多或少地介绍并适当解释这些探究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分组,自己设计方案,选取适当的方法。而我只是不断巡视,询问各组存在的困难和疑问,询问他们的进展状况,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如采取引导、启发等方式,让学生顺利完成方案设计。对已经完成设计的,则提醒他们注意数据的记录,避免白忙活;有的组方案设计得不错,在鼓励的同时,提示他们还有哪些数据可以考虑记录下来。如曾有某班的一组学生在设计“眨眼作用的探究活动”方案时,仅考虑到眨眼中,眼睑对眼球的保护作用,我就问他们:“除了你们想到的保护作用还会别的什么作用呢?”经过短暂思考,其中一个学生想到:长时间不眨眼,眼睛会很难受(干涩)。我立刻赞赏他的想法,并问他们:想想看这会有什么作用?学生经过启发,能够想到眨眼的其它作用。
  正如我对学生预测的那样,有不少学生对“人运动量的大小和人体能量消耗多少的关系的探究活动”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探究活动方案,在巡视中我也特别关注被安排了这一活动的小组。其中,我在一个小组讨论中就运用了被称之为经典式的问答式教学方式,不断引导和启发他们,直到他们“豁然领悟”。
  我首先问:方案设计的怎么样了?能和我谈谈你们的想法吗?
  生:没想好。不知道该怎么做。能量怎么测啊?
  师: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当然没办法测出能量的多少,可是你们学过有关的内容,应当知道人体的能量是怎么得来的,不是吗?
  生:吃的饭菜嘛。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
  师:在人体细胞中,有机物中存储的能量是怎么释放出来的?
  生:有机物分解。有机物通过氧气分解释放能量。
  师:对阿。你们再想想,人体有机物的运输,氧气的运输和获得通过哪些器官和系统呢?
  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师: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是什么器官?
  生:心脏。
  师: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循环系统运送氧气养料的多少应该跟心脏的什么有关?
  生:心跳快慢、心率。
  师:对,是心率。同样道理,在一定时间内,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多少跟什么有关?
  生:呼吸频率。
  师:对。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自己的心率和呼吸频率,间接的了解身体对能量的需求。
  生:那人运动量的大小怎么办?
  师:今天我们只需要知道平静状态和运动后状态的人体对能量需求的差别。从中发现人运动量的大小和人体能量消耗多少之间的关系。
  生:知道了。那我们可不可以到教室外走道上作运动,然后测出心率和呼吸频率?
  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注意到他们在活动中再次具体分工,两人一小组,在测出各人平静状态下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后,以不同的运动量,分别记录不同运动状态后(或有人记录运动状态中)的心率与呼吸频率的数值。他们不但体验到,而且从直观的数据中看出人体运动量增大时,心率、呼吸频率会加快,间接反映人体能量消耗随运动量的增加相应增长的关系。
  当然有的学生的领悟能力可能比上面提到的这组学生的要高,一提到能量产生和物质运输,他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帮助也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脚手架”作用要恰如其分,既不能把他们直接送到更高的台阶上,也不能让他们出现怎么努力也够不到那个台阶的现象。那样的“脚手架”又有什么用呢?
  我虽然在备课时已经意识到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并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是,实际的课堂探究活动比设想的还要困难和复杂。在我所设计的几个探究活动中,“鸟类翼展大小与其飞行方式的关系的探究”应当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同“人运动量的大小和人体能量消耗多少的关系的探究活动”一样,学生开始根本不知道如何做。我就引导学生首先回顾鸟类飞行的方式一般有几种?学生会说:有滑翔和不断煽动翅膀的飞(行)。这也是我所需要的答案。接下来我让学生回想自己见到和知道的一些翼展大小不同的鸟类飞行的方式,如麻雀的飞行,老鹰的飞行。而且我们都得承认,课堂上我们无法捕捉到这些鸟类供我们研究。但是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模型,能替代鸟类去做飞行实验。有的学生很快就想到纸飞机。看来,我备课时准备的“脚手架”材料确实发挥了作用。
  这节探究课还有值得思考、商榷的地方。其一,探究活动以班级人数不超过45人为宜,因为教师可以更好的兼顾全体学生。可事实是,目前每个班都有学生在60人以上,这对探究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在各班的教学实施中总有一些学生浑水摸鱼,什么事都不做,只想着捡现成的。一番巡视发现并提醒他,二番巡视还是他,虽然拿着纸笔做个样子,可我心里明白,他的数据不知道又抄谁的。目前,还真没想到好办法能让这些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探究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不是万能的。或许,我的课堂组织方式不适用了呢?我又该怎么做呢?
  其二,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引导者。比如在探究活动方案设计的讨论中可以说:这点我还没有想到,你想得很全面。这并不会降低教师的形象,反而向学生传递一个明显的信号,“教师不是权威,不是全能的天才”。我这样做过一次,学生并没有因此就瞧不起我。当然,对某些自命不凡的学生,一定要让他知道自己认识的局限性,而且对他们提出的很多疑问点到为止,让他们不断面对困难。这样做,恰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打压他们。只是现在想来,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比起“善意的谎言”更有效呢?
  其三,分组活动过程中,有的小组自己分工,并自然产生能统领全组的组长;有的小组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定,就一直不会产生负责人。在某班,第一轮巡视中,某小组各成员就相互推诿,看来谁也不愿意担任小组长的职位。我就站在他们面前,直到大多数成员共同指向同一个学生,我认为可以确定组长了,可第二轮巡视过来,发现他们还是一盘散沙。这是不是学生的探究活动太少了,彼此缺乏了解,难以确定各成员的职责呢?这样的现状下,教师是不是总可以越俎代庖呢?
  通过这节探究课,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产生更多疑问。我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讨论,促进自我反思,推动自我评估,了解自我能力倾向分析自我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本文讨论了如何在学生物理实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构建全程自我评价。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学习;自我评价;构建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
期刊
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是教学工作者,教学研究人员长久以来所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内容的增删、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等无不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有专家认为:一是从理念上看,课堂教学成为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学习,就是好课;二是从内容上看,课堂教学呈现出知识以生成性形态流畅于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立体之间,就是好课。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的“
期刊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也就是指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那些品德差、学习差“双差生”,或学习虽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较严重的学生。后进生在班级中虽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班风建设,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个班主任的任务和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呢?只有熟悉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心
期刊
教了近两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时间虽短,收获颇多。由高年级教学的轻车熟路转入低年级的确有许多的不适应。如果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无疑泯灭了学生的天性,也违背了自己的一贯的工作原则,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的是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资料(教材本身)、报刊资料、人力资源(教师、学生等)、时事新闻、周围的现实生活等等。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哪怕只是一张报纸,都可以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身边的课程资源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改革;课程意识    1 提出问题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
期刊
[摘要]本文以《改善大气质量》一课为例从三个方面对“案例”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第一、什么是“案例”探究教学模式,第二、“案例”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第三、对“案例”探究教学模式的反思。  [关键词]高中化学;“案例”探究;教学模式    1 “案例”探究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1.1 “案例”  “案例”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方面含有丰富信息和意义的一个事例。它比较详细地叙
期刊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评改文章的能力,真正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在抱一抱、扶一扶、放一放的过程中,学会修改、学会欣赏、学会评价。“评”你千遍也不厌。  [关键词]修改;欣赏;评价    作文评改重在交流评析,如何引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教会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评改文章的能力,真正提高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参与者和全面参与者,看成有巨大发展潜能并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能使全体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各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现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1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与学始终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
期刊
[摘要]了使体验式阅读走出误区,笔者开展了体验式阅读的有效性探究,发现有效的体验式阅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相关的经验,充分的朗读,逼真的情境和有效的对话。它们相辅相成,经验是基础,朗读是前提,情境是关键,对话是保证。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文质兼美”,人文性很强,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具有强烈的熏陶和感染的作用。要与作者同呼吸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
期刊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拼音使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面貌:它不再以识字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而是以发展语文为核心来加快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这既减轻了因为众多文字符号的单纯识字带来的枯燥乏味的学习负担,同时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