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课程资源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的是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资料(教材本身)、报刊资料、人力资源(教师、学生等)、时事新闻、周围的现实生活等等。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哪怕只是一张报纸,都可以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身边的课程资源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改革;课程意识
  
  1 提出问题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示范,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
  这个例子虽然是一个形象化的笑话,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却能折射出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两种做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其中,如果从课程资源的角度而论,后一种做法的资源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因此,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于我们大多数学校来说,尤其如此。
  
  2 解读问题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
  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本课程提倡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资源包括:
  文字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照片、地图、图表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历史遗迹、博物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教师、社会人士(专家、政府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3 解决问题
  
  3.1 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
  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在社区中生活”这一框题时,学生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环境,他是这样描述的:“我的家住在江岸区淌湖村,到处是楼房,一家挨一家,我觉得这里既不像农村,也不像城市,它没有农村的田园风光,也没有城市的规划管理,感觉就是三个字‘脏、乱、差’,许多人整天打麻将,我很不喜欢这种居住环境。”另外,还有几个同学也有类似的描述。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它同学对这种特殊的社区显得很疑惑也很感兴趣。我让大家展开讨论,自己提出疑问。最后,根据大家共同的查找的资料,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这种特殊的社区称为“城中村”。城中村是城市规划内未完全向城市转型的原农村社区。城中村不仅是一种房屋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它的根源是城市化没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要解决城中村的有关不良现象,根本措施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实现彻底的城市化。
  
  3.2 各种媒体文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报刊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在备课时,我突然想到手边报纸上有篇文章正好可以说明石油的开采对波斯湾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我立刻把它剪下来,粘贴在课本上,上课时,这篇名为《多哈模式》的小文章使课堂内容具体而生动,其中这样几句话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过有钱的,但没见过这么有钱的……以往举办一届亚运会大致花费3亿美元;这次,卡塔尔一家伙拍出了28亿美元的‘天价’。这数字比雅典奥运会最初的预算还多,也超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承诺的16亿美元的运营费用。卡塔尔国小心大,不但要力争第15届亚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好一届,还准备申办2016年的奥运会。这种-用‘资金嫁接世界’的模式,改变了以往诸国办亚运的传统方式,带来不少新的亮色和新的变革。”
  
  3.3 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新教材给人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图文并茂,图片精美,富有色彩,更富含很多信息,让人耳目一新。
  以《干旱的宝地》为例,图4 38展示的“沙漠都市”,学生对图中的建筑物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这座城市叫什么?因什么而富有?这座建筑物叫什么?有何特点?下课后学生带着问题查找了资料,得出一致答案,他们很骄傲地告诉我:这座城市叫迪拜,是阿拉伯联便酋长国的首都,它因石油而富有,这座建筑物是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它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贵的酒店。这幅图片给我们的信息,使学生加深了对石油这一黑色金子的印象及其作用的理解。
  
  3.4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走入社会、贴近生活是《历史与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新教材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社会生产实践融为一体而不是彼此的分开,知识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这种编写形式是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符合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社区。
  
  3.5 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的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他人帮助、同事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教学水平。
  以上只是部分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某些资源如网络资源、影像资源等在某些地区不能得到利用,所以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具有普遍性与便利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开发和利用的是我们身边的课程资源,如:教学资料(教材本身)、报刊资料、人力资源(教师、学生等)、时事新闻、周围的现实生活等等。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哪怕只是一张报纸,都可以成为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身边的课程资源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引起检索们的观注,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在本文中,笔者就音乐与美育进行了探索,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审美教育;唱游学习、以美塑形;歌曲学习、以美悦情;乐曲欣赏、以美扬善;音乐活动中、以美怡心;音乐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化学课时的大量减少,实施“有效导入”、“精讲多练”、“有效提问”、“有效点拨”、“有效反思”等教学方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关键词]有效导入;精讲多练;有效提问;有效点拨;有效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日显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时间,解决好“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成
期刊
[摘要]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地理;课外活动;探讨    在地理教育系统中,地理课外活动是与课内教学相互渗透,各有侧重的子系统。从信息时代对人才需要,从当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别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
期刊
[摘要]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实验区启动,面对相对滞后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既促进学生发展又提高教师自身水平。而高一年级是初、高中结合的平台,高一的起步开局,关系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成败。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实践    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实验区推广与实施,如何妥善处理好高中化学教学的矛盾,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地整合并协调发展
期刊
[摘要]大学作为走在时代前端的所在,它不依附于社会中的任何力量,任何阶级而存在,它也不应该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存在,它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发现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不合理,并提出对策,以期整个社会能够朝着更加稳固美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培养大学成员的批判精神就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而其中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乃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成员;批判精神;哲学;批判性思维    大学从黑暗时代的“基尔
期刊
[摘要]“真”在作文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不是“真”在作文中出了问题,也不是学生真假不分,而是我们语文老师对真、假的理解有偏差!  [关键词]真实;合理;虚构;生活;习作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与人谈起画竹的情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阳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番话告诉
期刊
[摘要]学生自我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讨论,促进自我反思,推动自我评估,了解自我能力倾向分析自我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本文讨论了如何在学生物理实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构建全程自我评价。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学习;自我评价;构建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它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学
期刊
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是教学工作者,教学研究人员长久以来所关注的一个永恒话题。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内容的增删、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等无不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有专家认为:一是从理念上看,课堂教学成为促进个体生命发展的一种学习,就是好课;二是从内容上看,课堂教学呈现出知识以生成性形态流畅于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立体之间,就是好课。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的“
期刊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也就是指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那些品德差、学习差“双差生”,或学习虽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较严重的学生。后进生在班级中虽为数不多,但能量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和班风建设,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个班主任的任务和应尽的职责。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呢?只有熟悉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心
期刊
教了近两年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时间虽短,收获颇多。由高年级教学的轻车熟路转入低年级的确有许多的不适应。如果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无疑泯灭了学生的天性,也违背了自己的一贯的工作原则,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