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阅读教学承载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功能。教师需要着眼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精简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结构,有效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学会说话、写作、表达的基础以及小学生获得阅读方法的管道。正如新课标诠释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情趣的途径。总之,阅读教学承载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功能。
阅读教学如此重要,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任务,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一线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低效的阅读教学。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展开做了一个全面的探索,认为只有抓住阅读教学的实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除那些繁杂的修饰,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与简明,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学生,深化学生的语文思维,拓展他们的语文视野,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简教学目标
好的课堂应该是“闲适”的。著名特级教学薛法根说,“闲适,不是空闲,也不是闲散,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和思想的放飞”。只有在“闲适”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围绕阅读能力的提升展开教学,深入地学习。否则,在忙碌的课堂,只会使学生更加浮躁,甚至从产生厌倦心理。更重要的是,在忙碌中,学习的学习知识匆匆而过,没有深入发展,那么学习的效果也是“学过”或“听过”,至于学没学会,学是否有所得,是没有保障的。
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精简教学目标,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精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把握教材,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而且是重点讲解,课堂花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来完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类,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大化。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崔峦说:“无论用什么样文本,都要做合理的取舍,取孩子语文学习上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这个年段着重训练培养的东西,舍去其他。”
例如,在上《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这一课时,很多老师会抓住“姥姥病危”的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去体会民俗化语言特色,感受乡亲们对姥姥的情谊。笔者认为,这些可以舍弃。教学可以抓住三处语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表达能力、多元理解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进行训练。
因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类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二、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围绕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展开。特级教师支玉恒说: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钻深钻透,其实并不是聪明的做法。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因为如果把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纳入课堂教学中,那么教学只能浅尝辄止。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限,只有抓住重点内容,明确、具体、深入地讲解,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否则,教学没有重点,教师什么都想教,教学的内容又多又散,学生什么都没有学会,那么教学的效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只有重点突出,目标集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更充分,学习的体验才能更深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课文写的是一只猴子因为不断改种果树,结果一事无成的故事。文章结尾写到“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一位老师在教师这篇课文时,这样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猴子种果树》,认识了哪些动物朋友啊?
学生回答:(猴子、乌鸦、喜鹊、杜鹃)
师: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理清课文讲了哪些动物,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而且容易把学生误入歧途,去关注故事中的动物。这样的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教师不妨简化环节,直奔主题,围绕重点直接导入,如这下面这样的设计:
师:猴子种了哪些果树啊?
生: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师:猴子种了这么多树,为什么最后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下边我们就重点来探究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入,突出重点“果树”,不仅能很好地引入课题,而且能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结构
把握教学重点和优化教学结构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教师在上课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应该站在课程的高度上,找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孤立分散无序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语文就会变成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叠加,这样的教学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言语智能并无多大益处,更不用说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优化教学结构,要求教学活动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将教材做“精讲、略读、自学”的筛选组合,将教学内容繁杂,节奏 过快、学生负担过重的课堂进行优化,整合成内容精简、节奏“闲适”的“优化”课堂。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把教学的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精讲”的内容上,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文中有大量的成语以及四字词,这些是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如:姹紫嫣红、翩翩起舞等,还有多处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手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围绕这两个写作特征展开教学指导。首先,教师把文中的这些词语归为不同的类别,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好这些词语,讨论交流词语的意思,想象这些词语所表达的画面,接下来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悟文中描绘的场景,最后体会文中比喻和象征表达手法的运用。这样,教师就将词语的教学和表达手法的教学整合成一个教学板块,使课堂和谐有序,同时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精力、活动都聚集于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这几课中,教师正是把握住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词语教学的内部规律:从读词到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到通过意思想象画面感悟场景,这里体现的是教学的“有序”。同时,无论是读词、理解词语意思的教学环节,还是感悟场景这一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文中大量的成语和四字词展开的,这样的教学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突出,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需要教师着眼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精简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崔峦.为了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J].小学语文教师,2014(8).
[4] 支玉恒.支玉恒的语文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龙宝新,张立昌.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行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学会说话、写作、表达的基础以及小学生获得阅读方法的管道。正如新课标诠释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情趣的途径。总之,阅读教学承载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功能。
阅读教学如此重要,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阅读教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阅读教学所要承担的任务,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一线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着低效的阅读教学。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展开做了一个全面的探索,认为只有抓住阅读教学的实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去除那些繁杂的修饰,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与简明,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学生,深化学生的语文思维,拓展他们的语文视野,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精简教学目标
好的课堂应该是“闲适”的。著名特级教学薛法根说,“闲适,不是空闲,也不是闲散,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和思想的放飞”。只有在“闲适”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围绕阅读能力的提升展开教学,深入地学习。否则,在忙碌的课堂,只会使学生更加浮躁,甚至从产生厌倦心理。更重要的是,在忙碌中,学习的学习知识匆匆而过,没有深入发展,那么学习的效果也是“学过”或“听过”,至于学没学会,学是否有所得,是没有保障的。
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精简教学目标,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精简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把握教材,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而且是重点讲解,课堂花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来完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类,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大化。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师崔峦说:“无论用什么样文本,都要做合理的取舍,取孩子语文学习上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这个年段着重训练培养的东西,舍去其他。”
例如,在上《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这一课时,很多老师会抓住“姥姥病危”的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去体会民俗化语言特色,感受乡亲们对姥姥的情谊。笔者认为,这些可以舍弃。教学可以抓住三处语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表达能力、多元理解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进行训练。
因为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类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二、把握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围绕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展开。特级教师支玉恒说: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钻深钻透,其实并不是聪明的做法。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因为如果把教材中所有的内容都纳入课堂教学中,那么教学只能浅尝辄止。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围绕教学重点展开教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限,只有抓住重点内容,明确、具体、深入地讲解,让学生深入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否则,教学没有重点,教师什么都想教,教学的内容又多又散,学生什么都没有学会,那么教学的效果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因此,只有重点突出,目标集中,学生学习的过程才能更充分,学习的体验才能更深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课文写的是一只猴子因为不断改种果树,结果一事无成的故事。文章结尾写到“就这样,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一位老师在教师这篇课文时,这样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猴子种果树》,认识了哪些动物朋友啊?
学生回答:(猴子、乌鸦、喜鹊、杜鹃)
师: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理清课文讲了哪些动物,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而且容易把学生误入歧途,去关注故事中的动物。这样的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教师不妨简化环节,直奔主题,围绕重点直接导入,如这下面这样的设计:
师:猴子种了哪些果树啊?
生: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师:猴子种了这么多树,为什么最后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下边我们就重点来探究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这样的导入,突出重点“果树”,不仅能很好地引入课题,而且能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结构
把握教学重点和优化教学结构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教师在上课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应该站在课程的高度上,找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孤立分散无序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否则语文就会变成知识的碎片,知识的叠加,这样的教学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言语智能并无多大益处,更不用说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优化教学结构,要求教学活动也作出相应的调整,将教材做“精讲、略读、自学”的筛选组合,将教学内容繁杂,节奏 过快、学生负担过重的课堂进行优化,整合成内容精简、节奏“闲适”的“优化”课堂。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把教学的主要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精讲”的内容上,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文中有大量的成语以及四字词,这些是要求学生掌握积累的词语,如:姹紫嫣红、翩翩起舞等,还有多处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手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围绕这两个写作特征展开教学指导。首先,教师把文中的这些词语归为不同的类别,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好这些词语,讨论交流词语的意思,想象这些词语所表达的画面,接下来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悟文中描绘的场景,最后体会文中比喻和象征表达手法的运用。这样,教师就将词语的教学和表达手法的教学整合成一个教学板块,使课堂和谐有序,同时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精力、活动都聚集于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这几课中,教师正是把握住了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词语教学的内部规律:从读词到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到通过意思想象画面感悟场景,这里体现的是教学的“有序”。同时,无论是读词、理解词语意思的教学环节,还是感悟场景这一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文中大量的成语和四字词展开的,这样的教学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突出,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需要教师着眼学生的个体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精简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结构,从而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崔峦.为了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J].小学语文教师,2014(8).
[4] 支玉恒.支玉恒的语文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龙宝新,张立昌.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行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