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病例,观察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0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通过依匹斯汀治疗,患者有89例痊愈,总痊愈率为85.57%,显效10例,显效率13.51%,3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通过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匹斯汀治疗其效率高、安全可靠,患者不良反应极少。
  关键字:依匹斯汀;慢性荨麻疹;疗效
  依匹斯汀作为一种新型抗组胺药,为了评估出这种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均采用依匹斯汀治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病例,其中女性为85例,男性为19例,年龄17-68岁之间,患者病程为5个月-2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没有服用过其他抗组胺药物,没有肾、心、肝等各种疾病的基础上,以及患者对抗组胺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1]。病程在一月内急性荨麻疹有32例,超过一个月的病程为慢性荨麻疹4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经过检查均已确诊为荨麻疹病症,主要采用开放性治疗,通过前后治疗的对比方法进行观察,所有慢性荨麻疹在睡前使用依匹斯汀,口服20mg,在治疗中不使用其他抗组胺药物[2]。
  1.3判断标准
  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比较,治疗后2-4周对患者进行访问,通过患者的风团大小、瘙痒程度、发作时间、数量等进行观察分析,全部风团消失为治愈,停药2周内无瘙痒、无复发;显效为风团消失50%以上、无瘙痒;有效为风团消失25%左右、瘙痒减轻[3]。同时根据患者出现的不良情况,并及时做好各种情况访问的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S应用 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士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结果
  在临床治疗中104例慢性荨麻疹的患者,通过依匹斯汀治疗,患者有89例痊愈,总痊愈率为85.57%,显效10例,显效率13.51%,3例有效,2例无效。不良反应:在慢性荨麻疹治疗采用依匹斯汀治疗有2例出现不良症状,不良率为2.70%,其嗜睡例、胃不适1例,在减少患者的依匹斯汀量后(10mg/d),患者的不适消失[4]。
  3讨论
  荨麻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疾病,发作后1到2周就会停止,但是一些特别的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这个时候就可能导致慢性荨麻疹进行治疗[5]。慢性荨麻疹相对于荨麻疹的病因会较为复杂,一般情况下患者很难通过检查知道发病原因,研究表明,慢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原理是细胞免疫、IgE介导的体液免疫,典其中以ITh2和Thl功能亢进的影响最大。
  依匹斯汀胶囊的作用应用皮肤病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对PAF、5-羟色胺、组织胺、白三烯Ca有很好的抑制作用[6]。因为依匹斯汀本身的化学结构的特殊,与脑部H1-受体的结合率非常低而且不需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会对神经中枢起到镇定作用。因此,依匹斯汀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研究所述,依匹斯汀作为一种新型抗组胺药,使用依匹斯汀胶囊治疗的104例慢性荨麻疹病人,通过依匹斯汀治疗,患者有60例痊愈,总痊愈率为85.57%,显效10例,显效率13.51%,3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绝大多数患者在服药后一个月之内就有了很好的疗效,瘙痒的现象就有了明显的减轻,在服药期间没有任何的不良的情况,治愈的病患在停药后两周也没有复发的情况,证明了依匹斯汀胶囊对慢性荨麻疹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招林;卢井发;杨惠芳;叶小英.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3,(12):223-224.
  [2]吴保华;杨勇;范蓉;王丹.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5):345-346.
  [3]赵黎荣;赵黎明;林晓影;于洁.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血清总IgE水平检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08):175-176.
  [4]张显毅;张思平;马辉;张勤.依匹斯汀和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2,(12):198-19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长期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换区别治疗,比较两者最末复诊时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针深度(PD)、缺失牙数和牙周附着丧失(AL)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缺失牙数为1.2(0-8),显著低于对照组缺失牙数2.6(0.9)(P<0.05);治疗组牙龈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给予抗氧化剂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01月-2014年10月收治9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血栓通、甲钴胺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抗氧化剂硫辛酸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骨密度为(10.43±0.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长段前尿道狭窄,对比口腔粘膜和膀胱粘膜两处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来治疗长短前尿道狭窄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方式如下:研究组20例患者,选择将口腔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中;参照组20例患者,选择将膀胱粘膜用于尿道形成术中。对比术后恢复效果(术后排尿畅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就术后排尿畅通率而言,研究组为90%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探索头孢噻肟钠和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应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医学价值。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3月至2015年03月期间诊治的9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头孢噻肟钠应用于治疗48例对照组,头孢噻肟钠+氧氟沙星应用于治疗48例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仅仅达到72.92%。观察组基本达到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痰热壅肺证治疗中,阿嘎日—8味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坤都冷卫生院接诊痰热壅肺证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27例,分别行芩暴红止咳颗粒与阿嘎日—8味散治疗,每日3次,连续治疗10日,观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不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12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别采用鞘膜内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四种方式。分析120例患者不同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病率和预后情况。结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几率明显高于子宫次全切除术,P<0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外治内服法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外治内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
期刊
关键词:失眠症 镇静六穴 针刺治疗  失眠症是以难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睡眠障碍是以睡眠质量和数量达不到要求的一种主观体验。患者轻则难以入睡,睡中易醒,重者整夜不眠,以致变症丛生。失眠症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加重和诱发躯体的其它疾病。本人将镇静六穴应用于失眠症,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一.“镇静六穴”简介  “镇静六穴”是由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5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仪+银尔洁并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方法:在我院医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选择5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仅用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用药银尔洁,手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复发率以及各项指标(包括患者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现分泌物的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和出现分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用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上额窦囊肿的临床效果,了解鼻内镜手术技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于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进行治疗的上额窦囊肿患者60例,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施术相关指标和治疗疗效。结果:对于施术指标,对照组的施术时间(71.3±8.6)min、术中出血量(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