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文化事业发展理论及实践基础上,突出本次研究的客观性、地域性和应用性,通过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现状调研总结,运用SWOT分析法、指标控制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调研踏勘资料分析相结合,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趋势,围绕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文化事业设施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职能定位的匹配水平、文化事业设施本体的供给水平、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水平和满意度以及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为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渭南市;文化事业;有效利用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鉴于渭南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渭南市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并随着渭南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渭南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现状及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现状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踏勘、部门座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居民的使用满意度情况进行摸底,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渭南市文化服务设施业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现状服务设施规模、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和支撑渭南市未来发展的需要,与城市职能的匹配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各类文化事业设施种类不齐全,各分区分布不合理,现有设施质量不高。
第三,部分文化事业设施规模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急需加大投入力度。
第四,空间分布不甚合理,部分设施可达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整合。
第五,各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性不高,设施后期维修和管理状况不足。
3 文化事业设施综合评估
3.1 文化事业设施SWOT分析
通过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综合评估分析,在统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有机梳理渭南市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确渭南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在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上加以综合考量,确保渭南市文化事业所确定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表1)。
3.2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指标对比分析(表2)
3.3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综合分析
在坚持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本次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4个分目标层、7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表3)。
第一,加强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城市定位与城市的发展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设施、信息、人群等作为其支撑基础。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在支撑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方面尤为重要。目前,渭南市的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市级和社区级为主,缺乏区级文化事业设施的过渡支撑。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了构建以“市级—区级—社区级”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交流展示层次体系,建设网络健全、服务优质、15分钟文化圈全覆盖的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层次,提升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
第二,提高文化事业设施与城市规划、职能定位的匹配水平。渭南市现已编制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层次结构分明的规划设计,不同层次规划深度和职能定位虽有所差别,但各项规划都紧紧围绕山水文化旅游、区域中心城市等地域特色加以确定。因此在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上侧重渭南市的文化旅游职能,布置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
第三,增强文化事业设施本体的供给水平。市级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服务全市为主,部分设施具有区域和服务旅游人口的职能,它以强大的集聚力、辐射力成为广大市民首选的文化场所。其配置类型主要包括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艺术传媒类、娱乐活动类、体育设施类。本次规划28处(包括在建9处)市级文化事业设施,增加了青少年宫、纪念馆、会展中心等内容(图1)。
区级文化事业设施服务于区内居民,其配置的设施类型主要有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和体育设施类,配置内容包括图书馆、多功能文化中心、文化馆等。
社区级文化事业中心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居民,主要配置内容包括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广场等。
第四,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水平和满意度。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居民对于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程度、使用频率、可获取水平等决定了文化事业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本次研究坚持获取机会均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采用经济补偿性的方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和体系,加强公共文化的宣传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化的服务性人才队伍,改善公共服务中心的环境和交通条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服务质量,营造轻松健康的体验氛围,从而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度。
第五,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投资或文艺团体、非盈利文化组织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缺乏市场机制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的杠杆调节作用。本次研究中建议采用在政府主导的作用下,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置专门的基金保护地方文化,积极努力满足低收入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了必须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发挥高校带头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不仅需要培养专业技术型、服务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管理、善策划、会经营的经营管理类人才。
在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广泛根植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情况下,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概念、方法、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化对渭南市文化事业的理性认识,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来论证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并为解决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有效利用、可达性、高效性等实际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理论指导,对于消除或减少在公共文化事业布局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可利用度,减少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整体水平,进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蔺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理论界,2008(4).
[2] 闫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3]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4] 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1).
[5] 李康化,许中平.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J].思想战线,2008,34(1).
[6] 武秀芳.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33).
[7] 董川.宁夏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20).
关键词:渭南市;文化事业;有效利用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鉴于渭南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渭南市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并随着渭南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渭南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现状及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现状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踏勘、部门座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居民的使用满意度情况进行摸底,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渭南市文化服务设施业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现状服务设施规模、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和支撑渭南市未来发展的需要,与城市职能的匹配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各类文化事业设施种类不齐全,各分区分布不合理,现有设施质量不高。
第三,部分文化事业设施规模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急需加大投入力度。
第四,空间分布不甚合理,部分设施可达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整合。
第五,各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性不高,设施后期维修和管理状况不足。
3 文化事业设施综合评估
3.1 文化事业设施SWOT分析
通过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综合评估分析,在统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有机梳理渭南市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确渭南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在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上加以综合考量,确保渭南市文化事业所确定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表1)。
3.2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指标对比分析(表2)
3.3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综合分析
在坚持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本次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4个分目标层、7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表3)。
第一,加强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城市定位与城市的发展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设施、信息、人群等作为其支撑基础。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在支撑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方面尤为重要。目前,渭南市的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市级和社区级为主,缺乏区级文化事业设施的过渡支撑。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了构建以“市级—区级—社区级”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交流展示层次体系,建设网络健全、服务优质、15分钟文化圈全覆盖的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层次,提升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
第二,提高文化事业设施与城市规划、职能定位的匹配水平。渭南市现已编制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层次结构分明的规划设计,不同层次规划深度和职能定位虽有所差别,但各项规划都紧紧围绕山水文化旅游、区域中心城市等地域特色加以确定。因此在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上侧重渭南市的文化旅游职能,布置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
第三,增强文化事业设施本体的供给水平。市级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服务全市为主,部分设施具有区域和服务旅游人口的职能,它以强大的集聚力、辐射力成为广大市民首选的文化场所。其配置类型主要包括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艺术传媒类、娱乐活动类、体育设施类。本次规划28处(包括在建9处)市级文化事业设施,增加了青少年宫、纪念馆、会展中心等内容(图1)。
区级文化事业设施服务于区内居民,其配置的设施类型主要有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和体育设施类,配置内容包括图书馆、多功能文化中心、文化馆等。
社区级文化事业中心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居民,主要配置内容包括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广场等。
第四,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水平和满意度。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居民对于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程度、使用频率、可获取水平等决定了文化事业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本次研究坚持获取机会均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采用经济补偿性的方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和体系,加强公共文化的宣传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化的服务性人才队伍,改善公共服务中心的环境和交通条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服务质量,营造轻松健康的体验氛围,从而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度。
第五,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投资或文艺团体、非盈利文化组织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缺乏市场机制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的杠杆调节作用。本次研究中建议采用在政府主导的作用下,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置专门的基金保护地方文化,积极努力满足低收入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了必须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发挥高校带头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不仅需要培养专业技术型、服务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管理、善策划、会经营的经营管理类人才。
在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广泛根植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情况下,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概念、方法、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化对渭南市文化事业的理性认识,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来论证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并为解决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有效利用、可达性、高效性等实际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理论指导,对于消除或减少在公共文化事业布局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可利用度,减少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整体水平,进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蔺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理论界,2008(4).
[2] 闫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3]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4] 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1).
[5] 李康化,许中平.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J].思想战线,2008,34(1).
[6] 武秀芳.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33).
[7] 董川.宁夏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