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特点
1 问题提出
1967年Locke教授首次提出“目标定向理论”,认为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使人们在动机的激发下,朝向一个定方向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修正行为,从而使个体达到目标。成就目标定向是动机领域里的一个概念,是个体对成就情境的不同认知差异导致的不同目标定向,从而产生不同的动机及行为。所以成就目标定向指个体在完成任务情境中知觉到的执行任务原因或目标。
以往学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领域中的特点,而在大力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成就目标,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的认同,将会更好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结合,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某高职院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有效被试共793份。男生478人,女生315人;大一381人,大二321人,大三91人。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小玲(2003)编制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采用四点量表方式,共29道题目。该量表共包括七个因子,即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社会支持目标、成绩-回避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社会-回避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
3 研究結果
3.1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2.71±0.69)、女生(2.61±0.58)在成绩回避因子上生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交往回避因子上,男(2.59±0.66)、女生(2.45±0.58)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其他五个因子上,男女生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3.2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个年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的七个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年级在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和社会支持目标因子上的差异最为显著,尤其是成绩趋近目标因子。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大一(2.72±0.73)、大二(2.63±0.64)及大三(3.00±0.77)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社会支持目标因子上,大二(3.18±0.52)与大三(3.34±0.48)的差异比较显著。
4 讨论
本研究在掌握趋近、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女生的分数高于男生,可能与大学的归因有关。在成绩回避、社会责任、交往回避和掌握回避目标四个因子上,女生的分数低于男生。这可能与社会赋予男女角色的期望有关,希望男生更加独立、成功,因而为了避免内心的焦虑,从而出现成绩回避、交往回避和掌握回避。
不同年级高职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特点说明,大一学生保留了很多高中的学习方式,对成绩的渴求很高。而到了大二这个标准有所下降。大三在面临就业找工作中发现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要性,使其将注意力放回学业成绩中。在社会支持目标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学院老师更加关注新生,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大三的学生在面临就业求职的时候,对于社会支持的需要也会相对提高。
5 结论
(1)高职生在成绩回避目标和交往回避目标两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高职生在成绩趋近目标和社会支持目标两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参考文献
[1]Locke,E.A & Latham,G.P.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Psychology Scinece.1990(1):240-246.
[2]周炎根.大学生秤纽目标定向特点分析[J].教育探索,2009,(10):123-125.
[3]陈向丽.大学生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作弊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9,17,(2):243-245.
[4]周炎根,桑青松,葛明贵.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194-197.
1 问题提出
1967年Locke教授首次提出“目标定向理论”,认为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使人们在动机的激发下,朝向一个定方向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修正行为,从而使个体达到目标。成就目标定向是动机领域里的一个概念,是个体对成就情境的不同认知差异导致的不同目标定向,从而产生不同的动机及行为。所以成就目标定向指个体在完成任务情境中知觉到的执行任务原因或目标。
以往学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在学业领域中的特点,而在大力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成就目标,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的认同,将会更好地实现教学与实践结合,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某高职院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有效被试共793份。男生478人,女生315人;大一381人,大二321人,大三91人。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小玲(2003)编制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量表》,该量表采用四点量表方式,共29道题目。该量表共包括七个因子,即掌握-趋近目标、成绩-趋近目标、社会支持目标、成绩-回避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社会-回避目标和掌握回避目标。
3 研究結果
3.1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2.71±0.69)、女生(2.61±0.58)在成绩回避因子上生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交往回避因子上,男(2.59±0.66)、女生(2.45±0.58)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成就目标定向的其他五个因子上,男女生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3.2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的年级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个年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的七个因子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年级在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和社会支持目标因子上的差异最为显著,尤其是成绩趋近目标因子。进一步进行事后检验,发现在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大一(2.72±0.73)、大二(2.63±0.64)及大三(3.00±0.77)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社会支持目标因子上,大二(3.18±0.52)与大三(3.34±0.48)的差异比较显著。
4 讨论
本研究在掌握趋近、成绩趋近目标因子上,女生的分数高于男生,可能与大学的归因有关。在成绩回避、社会责任、交往回避和掌握回避目标四个因子上,女生的分数低于男生。这可能与社会赋予男女角色的期望有关,希望男生更加独立、成功,因而为了避免内心的焦虑,从而出现成绩回避、交往回避和掌握回避。
不同年级高职生的成就目标定向特点说明,大一学生保留了很多高中的学习方式,对成绩的渴求很高。而到了大二这个标准有所下降。大三在面临就业找工作中发现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要性,使其将注意力放回学业成绩中。在社会支持目标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学院老师更加关注新生,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大三的学生在面临就业求职的时候,对于社会支持的需要也会相对提高。
5 结论
(1)高职生在成绩回避目标和交往回避目标两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高职生在成绩趋近目标和社会支持目标两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参考文献
[1]Locke,E.A & Latham,G.P.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Psychology Scinece.1990(1):240-246.
[2]周炎根.大学生秤纽目标定向特点分析[J].教育探索,2009,(10):123-125.
[3]陈向丽.大学生成就目标、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作弊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9,17,(2):243-245.
[4]周炎根,桑青松,葛明贵.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1):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