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深远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法梳理】
  “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理除了神游万仞,精骛八极,还应在锤炼语句上下足功夫,从生活中检索意象,诠释出生动之理;从人事中辨析功过,剖析出客观之理;从时代中撷取元素,推导出新颖之理。
  一、检索生活意象,诠释生动之理趣
  文章中有些概念不容易分析,这时就要选择一些与之相关的形象事物来诠释,这不仅有助于对核心概念内涵的理解,让说理更加深刻、透彻,而且往往能让读者获得生动、有趣、美妙的艺术享受。如写“传统之美不可抛弃”的话题,一位学生写道:“‘传统’的范围很广,传统文学、传统习俗、传统服饰等,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我们无法准确定义传统,但我们应该明白,传统是不应该丢弃的。它是我们这个大家族的家底子、压箱底的东西,能丢吗?”鲁迅的《拿来主义》也曾形象深刻地谈过这个问题。他的态度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鱼翅就该留下,姨太太们、大烟枪就该丢弃。面对传统,我们不能抱绝对的态度,全盘否定、全盘接受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挑出好的东西来,将不好的东西去掉才是真正可行的良策。行文时,可以联系传统习俗的名言:“习俗是人生的伟大的向导(休姆)。”素材方面,可以联想到社会生活传统习俗,如改变清明祭扫方式等。
  二、辨析人事功过,剖析客观之理趣
  青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不止于年龄增长,还要看对问题的认识、理解、评判,面对繁杂的人事,我们不能草率做出对错、黑白的是非判断,而要以理性的视角多维审读人事的功过,以辩证的眼光、历史的视野以及人文的情怀观察其中多元的事理。如写“重拾文化的厚重”的话题,一位学生写道:“古代文人自居静默的根系,那是怎样的一种根啊!盘根错节,遒劲有力,它从远古开始延伸,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液,踩着时间的节拍,挪过殷商,挪过春秋,挪过唐宋元明清……承载着灵魂与民族的根,浸润光阴的雨露,亦步亦趋,只为传递我们最古老的容颜。当枯槁了容颜,折损了信仰,传统是否褪去了光华,被你寄放到心灵的深处,再不去触碰与留恋?一个人若想要守候初衷,又怎能忘记传统?铭记传统的真,镌刻传统的善,传承传统的美,这些才会滋养我们守护文人的根系,将它织成一片脉络,点缀朝霞。”行文时,可以联系文化经典名句,如:“花香何及书香远,美味怎比诗味长?”在素材方面,可以运用文化名人事例,如与文化名人交心,回放经典等。
  三、融合时代元素,推导新颖之理趣
  進入“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如天女散花,热点事件、标志性新闻、焦点消息高频刷新我们的眼球,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对人生价值、公序良俗、社会道德等密码进行破译和诠释,将概念的核心内涵和时代元素进行有效对接,可以发现论述的新亮点和概念内涵的新变化。如写“带着传统前行”的话题,一位学生写道:“传统离我们的远与近,其实取决于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接近和吸收国学中的营养,以使这些精神内化为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力量;也取决于传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登场,并被人们在实际意义上所接受?让传统文化慢慢走进我们,并融入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里,到那时,你就会发现,其实传统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行文时,可以联系名人名言,如余秋雨的“伟大见胜于空间,是气势;伟大见胜于时间,是韵味”。素材方面,可以联想到一些民间习俗,如水乡戏台、刺绣等。
其他文献
有香港高考之称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近日发榜,今年共有6.8万考生参与,当中有4位考生荣膺“状元”。4名状元当中,有3名表示立志行医,1名表示想当律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内地22个省份的36位状元中,竟无一人选择学医。近年来,在内地的确存在“学医爆冷”现象,有的省份医学专业分数线持續下降,医学院招不到优质生源等。甚至有权威媒体报道称,近八成医生不愿子女学医,一度引发全社会对医学行业的担忧
期刊
水是大自然最基本的元素,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水不仅是组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而且还影响着我们的性格。  水之刚毅  “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回。”水是刚毅的。  一往无前,奔泻万里,惊涛拍岸。冲,若蛟龙出海;奔,若猛虎下山;荡,若大鹏展翅;泻,若万马奔腾。水的刚毅使人们义无反顾。  乌江边的项羽,力拔山兮,率江东子弟,破釜沉舟,势如破竹,而亡秦国。  黄河畔的曹操,横槊赋诗,统青州将士,背水
期刊
老王听到检票员的话,手里的车票颤抖了一下,险些掉下去,被他手忙脚乱地接住了。  “又是从黄牛那里买的吧?现在这种假票我可见多了!”检票员挥挥手,示意他离开。  老王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廉价西装,浑身散发着建筑材料的气味,他背着一个巨大的蛇皮袋,手足无措地用厚实的手掌摩挲着那张薄薄的票。  “不可能哩……那人跟我保证了!拿命保证的!”  排在他后面的人不耐烦地笑:“这种票贩子,一个人有一百条命!你快去
期刊
[ 本场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时候,人们总太相信现实;其实,现实的背后往往才是真正的现实。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第一句话“有时候,人们总太相信砚实”,这句话有三个词需要注意:“有时候”“总”“太”。“有时候”强调不是所有的时候,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总”强调的是一
期刊
梦境中,你来到天堂,你被赠予了一株花,半晌,梦醒,你低头发现你的手中有一株柯尔律治之花,它正在开放。  这是博尔赫斯的一种设想,现实与虚幻像被这一株花贯通了,它连接两头,它在传递些什么?何为现实?何又为假象?于是这株花成了意象,让我思考。  诚然,人们总是倾向于接受,现实提供什么,就抓紧什么。纵使思想的潮水咆哮着想要奔腾,你还是愿它不起波澜,这就使许多现实成了假象,需要强调的是,這个现实是你作为一
期刊
两面词是指本身包含两个相反意义词素的词语,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所以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两面词或者语义含有两面的词,否则就会造成语义上的不对称。有的学生碰到此类题时,一看到只有一个两面词就判定是“一面与两面不能相承”,这其实是没有真正掌握一面对两面的搭配情况,现结合有关例子谈谈如何判定“两面词”应用的对与错。  我们在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一篇好的议论文就像一道精美的大餐,必得有新鲜上好的食材方能完成;也如一件华美的衣袍,必得有上好的丝线方能织就。但是作文题目变化无穷,古今中外的人事典故浩如烟海,若没有非常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素养积累,没有博闻强记的天才大脑,我们能在考试中想得到、记得起、用得上的素材是十分有限的,甚至是陈旧过时的。考场作文就像要求一位绣娘只用几把棉条织成华服霓裳,这看起来不可能的事,现实中却完全可以做到,
期刊
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其实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学生的作文呢?最基本的方法是读写结合,基本的抓手则是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元素。比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元素。还比如,典故、文化专著等,都是典型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我们在教学中要首先开展阅读活动,然后再以此为主体内容(素材)组织写作活动。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读写活动,既丰富了知识,濡养了心灵,也自然而然地提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自己成长的经历现身说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青少年却不思进取,啃老族盛行,让人担忧。你认为青春应该是怎样的?是拼搏奋斗,还是佛系随安?请写一篇论述性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呈现  青春不放手搏,可好?  【这样的标题不适合作论述文的题目。文字戏谑,
期刊
【例文展示】  夜深了才到家,望见窗下对着台灯绣花的母亲。(情境营造,有情有味。)  我想起了这些年来许多相似的场景。弧灯,银针,彩线,还有一个渐渐老去的女人,不由得为之动容。(弧灯,银针,彩线,一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温馨、亲切的画面。)  母亲开始绣花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似乎这一习惯自她年少时就孕育而生,那颗绣心好像丢在了唐朝,不经意间就长出了平地秋兰。(不忘绣心,犹如“平地生秋兰”。)  记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