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是初中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英语的听、写部分,而忽略了说的部分,导致学生习得“哑巴英语”。开口诵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英语课堂的质量,加强英语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诵读的良好习惯,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本文将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诵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诵读教学法;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齐晓锦,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
  英语诵读教学法,即“念诵法”,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是被当时的中小学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英语诵读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师教导学生直接背诵《圣经》等西方经典文化著作,但这种诵读是不求甚解的,只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即可。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状况,本文所说的英语诵读不同于“念诵法”。现阶段,初中学生的英语诵读不仅仅是为读英语而读,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先对需诵读文章的作者、文章的背景及文章的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再让学生进行思考性诵读。将阅读思维融入诵读,让学生可以边思考边诵读,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诵读效果,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并加强英语口语。培养英语语感,同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教授他们丰富的诵读方法,并通过诵读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一、进行理解性诵读,培养阅读思维
  1. 教师应对诵读文章进行引导性介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诵读的文章进行引导性介绍,包括但不限于作者的生平简介、作品主人翁生平介绍、文章创作的社会背景、经典文章的文学价值等。 比如在学习“A Universe of Thought”时,教师可以对爱因斯坦的伟大生平进行介绍。教材中仅简单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早期经历、他的老师和名言。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自然科学家,关于爱因斯坦的小趣闻和资料很多,比如文章“Albert Einstein”。教师对教材文章进行引导性介绍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性,激发学生对诵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在进行课文诵读时,能够边思考边诵读,以兴趣激发记忆,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增强其诵读效果,并培养出学生的阅读思维。又如在学习“Say It in Five”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19世纪美国出现这一诗歌形式的社会背景及原因,让学生了解其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小诗,并且能够在诵读时加强理解,使得学生可以进行理解性诵读。
  2. 引导理解性诵读,培养阅读思维。在诵读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诵读内容的理解引导,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翻译层面。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诵读时,给学生设置一些小任务或者小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诵读。
  比如,在学生诵读“The Giant”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如“What was your first impression of the giant”“Retell the story in your own words”“What you’ve learned from this article”等具体问题,使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够对文章进行积极思考,而不是盲目诵读、机械性重復。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会出现机械性诵读这一问题,导致诵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没有显现出来。因此,将问题引导这一理念融入诵读中,是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诵读切实可行的方法。初中英语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诵读完全文后与学生交流诵读文章,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实施多种诵读方法,增强语言语感
  诵读是英语学习的一种基本阅读形式,但诵读并不仅仅指大声地朗读。相反,诵读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诵读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师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技巧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诵读技巧和口语应用能力。例如,富有感情的诵读便是一种诵读技巧。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英文诗歌文稿培养学生诵读中的情感运用,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英文诗的美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You can write a poetry”一文时,教师可以富含深情且抑扬顿挫地读出“Smells lik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slowly, from a dream”,读出英文美感,而不是平铺直叙。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教授在诵读中如何进行气息转换的技巧,以及在诵读中如何进行长难句断句的技巧,并让学生通过对长难句的反复诵读,更为轻松地培养其长难句语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日后更轻松地阅读长难文。比如在学习“You can write a poetry”一文中的“I haven’t decided what to write about”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析“what to write about”是一个由疑问词what to do构成的宾语从句。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有助于学生进行长难句的断句。将多种诵读方法应用于日常诵读中,有利于促进英语诵读整体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将多种诵读技巧融汇结合,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诵读这种阅读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提升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提升。
  三、多元化诵读文章,拓展文化知识
  在日常晨读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和课文单词的诵读,诵读材料的载体均是课本。这一现象导致诵读更多的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板形式,不仅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诵读效率比较低,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范围。而对于语言的学习,不仅是文字的学习,也是对一个国家文化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丰富诵读材料的来源这一方式,使得学生的诵读文章可以多元化地来自课堂内外。多元化诵读文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诵读效率,也能够大大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晨读中适当进行拓展性诵读。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作为学生晨读的诵读内容。学生通过诵读教材相关文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大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的深度,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订阅一本中学生英文周刊,让学生每天早晨诵读一篇课外文章。英文周刊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包括科普性文章、诗歌、故事性文章或者演讲稿等。这样多元化的诵读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不同文章的诵读方法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多元化学习。
  四、创设诵读环境,激发诵读兴趣
  1. 丰富英语诵读模式。目前,大多数学生的诵读环境还停留在早自习和课前五分钟的机械性诵读。这种个人式的重复诵读,只是一种注入式教学,诵读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学习英语的氛围与环境,导致学生在诵读时感到枯燥乏味,仅仅是为完成任务而读。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如果日常缺乏使用环境,必然导致语言功能的退化。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没有一个全英文环境让他们进行学习,必然会导致其语感缺失,对语言的使用习惯感到生疏,两者都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诵读。首先,教师可以在新课课堂上播放教材的跟读录音。结束之后,让学生自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小组诵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氛围,也可以让语感好的学生帮助语势差的学生,形成互补之势。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诵读,如在学习“You can write a poetry”时,让小组成员分别饰演珍妮、布莱恩、丹尼,然后学生间可以转换角色,让学生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表达,也可以互相学习对方的诵读表达方式。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英文诵读竞赛,这样的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准确音标,提升语感,在竞争中提高英文诵读效率。通过这些诵读方式的训练,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与教学形式,也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诵读环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
  2.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除了创造不同的诵读模式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创设不同的英语教学情境。例如创设实际生活场景,或者创设课文故事环境,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开口诵读的真实氛围,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各种诵读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法,对学生的诵读习惯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在学习“A trip to Beijing”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场北京之旅,让学生模拟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些情境。例如,让几个学生一起模拟搭乘火车或者搭乘飞机的情境。在这种日常真实情境中进行诵读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英语口语的有效性,可以让学生以后在现实的语言场景中敢于开口,以此增强学生开口诵读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动画配音比赛,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感受角色的情绪,模仿角色的声音进行诵读,这种融入场景的诵读具有现场的真实感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并积极运用英语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诵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英语发音,培养英语语感,还能让学生在诵读之余,理解英语课文的精妙之处。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路人,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合理创设诵读环境、实施多种诵读方法、多元化诵读文章,探索出最适合学生的英文诵读方法。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除了大膽创新外,还要时刻注意对诵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积极发现学生在诵读中产生的应用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诵读在教学应用中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张静.培养、创设、注重——谈诵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高中生学习,2018(7):23.
  [2]洪惠娟.“诵读”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中外交流,2019(47):247.
  [3]李晓.初中英语思维性诵读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8):45-46.
  [4]赵苗苗.诵读意识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1):139.
其他文献
【摘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这一可视化的图形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图形欣赏-诗情画意”之佳境,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不断扩大“思维导图”的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情境——思维发散”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素养、策略能力、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不断增加“思维导图”的深度;有利于提升学生过硬的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加大“思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2-0035-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高中元素化学学习也应起到引领作用。由于新教材新颖的编写思路和传统教材大相径庭,目前发表的相关教学设计很少。对于金属与非金属
【摘要】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研究睡眠质量如何影响英语学习,采用SPSS独立样本T检验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得分与受试期中英语成绩联系,数据显示睡眠质量影响学习者英语成绩,且呈正相关。此研究有助于帮助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睡眠,从而设计有效合理的学习时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睡眠质量;英语学习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sle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引入大数据这些技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着重由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当前阶段所受到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作为出发点,简明扼要地提出几点针对当前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变革  【作
邓惠东已带着她丈夫到公安部门留了三次DNA的样本,李少方他们也留了四次DNA的样本。但奇迹会发生吗?  前几天,邓惠东和几个朋友打麻将。朋友的小孩闹着吃冰淇淋,邓惠东给了他10块钱,同时吩咐,“帮小宝也来一根。”  小朋友拿了钱,就朝小卖部跑去了。邓惠东没料到的是,她儿子—小宝,也跟了过去。  “小宝,小宝!”玩麻将时,邓惠东习惯地叫了两声,但没人应她。“哗啦”一声,邓惠东突然推掉桌面的麻将子,迅
摘要: 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描述学生思维操作水平的方法。通过对2017年深圳市“四校联考”化学试题思维层次结构分析,根据近五年新课标Ⅰ卷化学必做题的SOLO层次统计结果,讨论分析结果的科学性。结合学生在此次考试中的成绩表现,探索SOLO分类理论的四个思维层次和学生成绩的相关度,为科学备考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SOLO分类; 高考化学; 相关度; 复习备考  文章编号: 100566
摘要: 简析化学计算的本质及说明了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科学论证过程,提出了基于科学论证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初中化学计算教学模型,分析了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计算教学操作要求,概括了培育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计算教学的特点及关键点,并以“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为例加以阐述。  关键词: 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计算教学模型; 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计算  文章编号: 100
晚上我爸打電话给我,着急地说:“你妈出去买宵夜了,出门两个小时还没回来,手机也打不通!”  当时我就急了,问他怎么办?  我爸说:“你快去找她,真怕她吃完了空着手回来!”
我不久前买了一部MP3播放器,2.4英寸大屏幕的产品。用它来听歌、看电影、打游戏、阅读电子书,都非常惬意。有了这么一个好东西,我自然是乐在其中,天天“泡”在里边了。不过—个多月过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有点耳背,于是连忙去医院看病。    音量过高,影响听力    到了医院,大夫做了一番检查后问我平时是不是喜欢听随身听。这当然要回答是了,上班坐公车时我可是最爱听MP3了。而且由于外界噪声太大,我总是喜欢
[摘 要] 纵观1990年以来西方学校规模的实证研究,学校规模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生参与、教育公平和学校内部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学校更有利于学校多方面的发展。反观我国学校变革的大背景,文章认为要适当缩小学校规模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师发展,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学校规模 学业成绩 学生参与 教育公平    学校是个动态的组织,规模总是在不停地缩小或扩大,人们对学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