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的指责、批评。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那么,如何看待幼儿的争吵现象呢?①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②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③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关键词】幼儿;争吵现象;引导
How do children quarrel
Zhen Zhifang
【Abstract】The children quarrel,the dispute does not make horrible,horrible thing is that teachers try to stop the unfounded and indiscriminate accusations,criticism. To avoid such a radical teachers choose not to speak briefly to engage in the practice,we must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child care capacity in order to take appropriate way to give them proper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In that case,look at how children's quarrel phenomenon?①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to make child'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may be enhanced; ②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mak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is likely to be tempered; ③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make child can learn self-control and humility.
【Key words】Child care;Quarrel phenomenon;Guide
作为幼儿教师,你只要一上班,来到孩子们中间,争吵、闹纠纷的事就会经常发生,而它们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我认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发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孩子们自己去商量,去沟通,去解决争吵和纠纷。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的指责、批评。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的争吵现象呢?
1.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一天下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点心。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争吵声。原来,牛牛踩了苏静的脚,把苏静的新皮鞋弄脏了。牛牛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你哭什么?”苏静边哭边说:“你有意踩脏我的皮鞋,你赔我,你赔我!”这时,康康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苏静擦眼泪边说:“苏静,别哭了,牛牛不是故意踩你的新皮鞋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点心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吃过点心后,教师找了一块干净的毛巾,悄悄交给牛牛,让他主动给苏静道歉并把她的新皮鞋擦干净。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时,刘然正在玩滚轮胎,这时陈猛跑过来就抢,刘然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陈猛回答道:“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刘然不服气地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陈猛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一个小朋友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陈猛和刘然打架了。”其实,老师早就看到眼里,听到耳里,只是为了锻炼他俩的表达能力,有意让他俩多争吵一会儿。老师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老师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陈猛,你为什么抢刘然的玩具?”陈猛见老师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刘然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老师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陈猛低下头,声音很低地说:“没有。”老师顺势问刘然:“如果陈猛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块玩吗?”刘然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陈猛和刘然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3.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下午,幼儿离园前在室内自由活动。教师与早来园接孩子的家长在室外交谈。这时,正在搭积木的斌斌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噢,我搭出高楼了,我搭出高楼了!”可是,由于他不小心,挥舞的手臂碰在身旁玲玲的脸上。顿时,玲玲哭了起来:“你为什么打人?我要去报告老师!”斌斌说:“我没有打你!”玲玲边哭边说:“你打了,你打了!”斌斌急了:“我就没打!你要报告老师,我就真打你!”说着,斌斌举起了手。玲玲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不停地说:“就报告老师!”斌斌见玲玲哭得那样伤心,就慢慢把手放下来说:“玲玲,不要报告老师,我不是有意的。”玲玲的哭声变小了,但还坚持说:“就去报告老师!”斌斌语气温和地说:“好玲玲,对不起,不要报告老师。来,我教你搭高楼。”说着,斌斌就拉着玲玲的手坐下。玲玲不哭了,两人一块搭起积木来。
事实上,幼儿所产生的错误,很多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到自我控制,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会商量、学会谦让。
收稿日期:2008-10-15
【关键词】幼儿;争吵现象;引导
How do children quarrel
Zhen Zhifang
【Abstract】The children quarrel,the dispute does not make horrible,horrible thing is that teachers try to stop the unfounded and indiscriminate accusations,criticism. To avoid such a radical teachers choose not to speak briefly to engage in the practice,we must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child care capacity in order to take appropriate way to give them proper guidance and assistance. In that case,look at how children's quarrel phenomenon?①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to make child's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may be enhanced; ②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make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is likely to be tempered; ③ quarrel in the dispute and make child can learn self-control and humility.
【Key words】Child care;Quarrel phenomenon;Guide
作为幼儿教师,你只要一上班,来到孩子们中间,争吵、闹纠纷的事就会经常发生,而它们是幼儿交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有些教师面对这种现象,往往采取简单的阻止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是在制约幼儿的不良行为,似乎充当了正面施教的角色,其实不然。我认为对于幼儿来说,争吵、闹纠纷并非都是坏事,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发长,有着成人施教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意义。
教师,不应当简单地充当宣判是非的法官,而应当通过孩子们的争吵和纠纷,去了解孩子心中的世界,了解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孩子们自己去商量,去沟通,去解决争吵和纠纷。
由此可见,孩子们争吵、闹纠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毫无根据的强行阻止和不问青红皂的指责、批评。教师要想避免这种急不择言、简单从事的做法,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便采取适当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那么,如何看待幼儿的争吵现象呢?
1.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可能得到提高
一天下午,幼儿分组洗手,准备吃点心。这时,洗手间传出了哭声和争吵声。原来,牛牛踩了苏静的脚,把苏静的新皮鞋弄脏了。牛牛站在一边说:“我没有看见,你哭什么?”苏静边哭边说:“你有意踩脏我的皮鞋,你赔我,你赔我!”这时,康康走过来了,边用手绢给苏静擦眼泪边说:“苏静,别哭了,牛牛不是故意踩你的新皮鞋的,一会让他给你说对不起。走,咱们去吃点心吧。”老师看到这一情景,没有去干涉,因为孩子们自己已经把问题处理好了。吃过点心后,教师找了一块干净的毛巾,悄悄交给牛牛,让他主动给苏静道歉并把她的新皮鞋擦干净。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幼儿年龄虽小,却已有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和美好情感。他们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起初都认为自己有理,这说明都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幼儿的这种是非观念虽然还比较肤清,但是是很可贵的。在上述事例中,教师只是在认真观察分析的情况下,对幼儿给予不露声色的引导和帮助,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2.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可能得到锻炼
一次户外活动时,刘然正在玩滚轮胎,这时陈猛跑过来就抢,刘然急得大哭起来,委屈地说:“你为什么抢我的轮胎?”陈猛回答道:“教师说了,好玩的玩具,大家要轮着玩。”刘然不服气地说:“我还没玩够呢!你为什么抢?”陈猛说:“光你想玩,我也想玩一会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辩不止。这时,一个小朋友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陈猛和刘然打架了。”其实,老师早就看到眼里,听到耳里,只是为了锻炼他俩的表达能力,有意让他俩多争吵一会儿。老师看他俩争执不下,才决定去处理。老师走到他们面前,心平气和地说:“陈猛,你为什么抢刘然的玩具?”陈猛见老师先让他解释理由,就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刘然玩得头上都出汗了,还不让我玩玩。”老师接着问:“你和他商量了吗?”陈猛低下头,声音很低地说:“没有。”老师顺势问刘然:“如果陈猛和你商量,你能和他一块玩吗?”刘然点了点头,就这样,两个孩子都消了气,一块玩了起来。
在对幼儿施教时,教师常常会发现,一些平时话少和因教师提问而怯场的孩子,在与同龄孩子争吵时,往往面无惧色,变得口齿伶俐,思路敏捷,用语丰富。可见,争吵有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由于幼儿词汇较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他们有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语言的情景性较强;他们不容易理解抽象的词语,对于那些虽然具体但表达程度不同的词语也难以区分,例如常常把推、拉、挤、碰、踩等词语统统用“打”来代替,从而夸大了事实。如上例中,陈猛和刘然本来只是争吵,可一幼儿却向老师报告他们“打架”了。这种夸大事实的现象在幼儿中是常见的,多是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造成的。争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幼儿运用语言的一种实践,只要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有益的。
3.在争吵和闹纠纷中幼儿可以学习自我控制和谦让
下午,幼儿离园前在室内自由活动。教师与早来园接孩子的家长在室外交谈。这时,正在搭积木的斌斌突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噢,我搭出高楼了,我搭出高楼了!”可是,由于他不小心,挥舞的手臂碰在身旁玲玲的脸上。顿时,玲玲哭了起来:“你为什么打人?我要去报告老师!”斌斌说:“我没有打你!”玲玲边哭边说:“你打了,你打了!”斌斌急了:“我就没打!你要报告老师,我就真打你!”说着,斌斌举起了手。玲玲哭得更厉害了,边哭边不停地说:“就报告老师!”斌斌见玲玲哭得那样伤心,就慢慢把手放下来说:“玲玲,不要报告老师,我不是有意的。”玲玲的哭声变小了,但还坚持说:“就去报告老师!”斌斌语气温和地说:“好玲玲,对不起,不要报告老师。来,我教你搭高楼。”说着,斌斌就拉着玲玲的手坐下。玲玲不哭了,两人一块搭起积木来。
事实上,幼儿所产生的错误,很多是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造成的。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容易兴奋,加之其性清活泼、好奇心强,往往在新的刺激下会产生不合常规的现象。再者,幼儿肢体运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育不完善,同时注意还不健全,所以控制能力较差,而又处于具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所以行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常会不假思索就行动,且行动带有很大的冲动性。这些情况的存在,都需要幼儿在与同伴争吵、闹纠纷的矛盾中经受教育和锻炼,从而学到自我控制,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会商量、学会谦让。
收稿日期: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