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教学中的语言转化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man_w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相比的。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倍感亲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阅读或作文教学。
  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也会成为干扰因素,影响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固然能让学生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它所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学生抱怨“课堂上轰轰烈烈,课后却空空洞洞”的,常常就是这样一些课。
  为什么学生课堂上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所写的作文也并不见好,不少学生甚至于还是写不下去呢?
  主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一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就是名副其实的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光看不练假把戏。”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形象”与“抽象”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来展示这两种语言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
  心理学指出,对人来说,表象是和语词联系着的,过去的经验和回忆,也总是凭借表象和语词的形式保持着的。作文的构思和表述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不断寻求与表象相应的语言标志。柳布林斯卡娅指出:语言是“标志完整的对象激起形象(对象、画片和现象的名称)的一种手段”,对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形成什么样的形象,而是怎样把直观获得的感性特征跟确切选择了来的那个标志整个对象的词结合起来”。语言文字属于抽象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总是指向或代表某个事物,但是这种指向已经是一种抽象了的概念。任何再“具体”的词语,例如,“馒头”“桃子”“幸福”等,都已经不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只是一种抽象的陈述。因此,只有当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和词语紧密结合起来,表象才可能转化为用词加以描述的具有客观意义的形象,即把形象的直观转化为抽象的词语。
  以多媒体作文课来说,倘若忽视了“影视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不同,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学生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和转换,学生就难免会在“眼花缭乱”之后,拿起笔来却依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这种情况,类似于当了一天运动会的观众,甚至“拉拉队”的成员,然而写《记一次运动会》却依然空洞无物。
  无数实践证明,没有词语介入的“观察”,只能是“感”而不“知”,只能是肤浅的、浮光掠影的,甚至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所以,简单的以多媒体直观“视听”取代凭借语言文字(首先是语词化)的“捕捉”“显现”和“定格”,学生的感觉就会仅仅停留于视觉和声音符号的感官接受层面,必然会造成感情浮泛,思维模糊。学会自觉、及时地把画面的视觉、听觉语言,准确熟练地抽象化,并以“第二信号系统”的密码重新编码,使之转换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将其语词化,是任何写作活动的观察不可或缺的。可惜,这个重新编码的过程,至今还是属于“灰箱”操作,人类自身对其大脑的动作程序知之甚少。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这一过程颇为艰难,绝非可以一蹴而就。诚然,作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写作必须具有真实情感;但是,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者极少成为作家,具有真实情感也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这中间,能否进行语言造作转化是一个关键性因素。
  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借助影视画面的阅读课,最多只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极少触及。尤其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的探究和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源”,也就是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者景物的。否则,倒不如把学生带到影剧院上语文课,那里的音响效果不是更好吗?
  同样的道理,尽管借助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但千万不要认为那些课件放映完毕就完事了,教师就可以等着收获大量的佳作了。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进行视听语言向文字语言的转换,否则,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再者,影视化、图像化的直观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因为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的切换,往往还需要通过联想、想象进行补充和创造,以填补这种艺术的跳跃所留下的“空白”。写作时应当把握其象外之意、言外之意,然后以语言文字传达出视听语言难以表达的“画外之音”来。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用好多媒体,关键就是语言的转化。
其他文献
辩证思维在写作中至关重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评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近
期刊
一、“少教多学”的指导思想与意义  1.提出背景。  现在很多学校的高中语文课程,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埋头苦干”。教师是很努力认真地在进行语文教学,但学生究竟是在思考、做笔记还是在发呆、打瞌睡,这些不得而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也没有成就感,如何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现如今,国家对于中小学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十二
期刊
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效率观念深入人心,大家都在向课堂要效益、要方法,想方设法地扩大课堂容量。在展示环节,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展示或不敢展示  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一上讲台就语无伦次,手足无措。某些班级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性,将几位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结果导致整个小组的展示瘫痪,越怕展示越不愿意展示,直至形成恶性循环,个别学
期刊
语文的学习是个慢功夫,不可一蹴而就。语文知识浩如烟海,非长期积累、定期梳理不能学有所成。特别是在高一高二这样的基础阶段,学生更是需要为将来的振翅翱翔梳理好每一片羽毛。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后的知识梳理。在方法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建议学生要准备几个本:  基础归类本。这虽是老生常谈的方法,但真正能做好,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些文学大家留下的方法,今
期刊
高中议论文的教学可分为两大块:“形式”和“内容”,“形式”即议论文的结构——“架子”,“内容”即议论文的“议论”。不少从事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学生不知道议论文该怎么去写,即使写出来了,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对于高中生而言,无论“架子”还是“议论”,都必须先求规范,后求丰富。下面就从如何“搭架子”方面,谈一点心得。  一、纵向递进结构  即提出一个中心论点,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期刊
一、指导思想及教学目的  长期以来,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好像讲课是为讲课而讲,而忽视了课文的示范作用。并且,当下的高考卷子除了默写填空紧扣课本外,其他部分似乎与课文无关,课文的处境便有些微妙了。受这种考试功利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只做模拟试题不学课文就能考高分”。这种现象,致使学生在课余的作文练习中,只是向各类“作文宝典”问计,却忘记了比任何“作文宝典”“优秀作文选”都要经典的课文
期刊
读书讲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气定神闲,从容镇定。而观今日之学子,读书犹如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有头无尾。或只掠取精彩情节为快而忽书之要义,或只看文字表面而轻文字品味,更有甚者,眼梢盯书,心驰远矣,毫无功效,实为浮光掠影,浮躁之至。长此以往,如何能取书中的精髓,提升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读书,带领学生品味文本,个别读、齐读、朗读、默读、范读等,以多样形式刺激学生麻木的神经。  除此之外,
期刊
感受是由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感受往往以观察为前提,要善于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生活中的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发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用心”就是敏感,善于捕捉各种感受。首先,要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善于在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共同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出现的新奇现象。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丰富的情
期刊
传统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一读、二译、三背、四练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单调,必然会导致教师注重文言知识的传播,而忽略了文言文中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学的美。所以,改变现行文言文教学的观念,是挖掘文言文古典美的第一步。现行文言文教学夸大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低估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和潜力,低估了学生的语言生成能力。在“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同时,文言文中的“典雅气质”已被折磨的支离破碎,消失殆尽。对学生而
期刊
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在三个班做了一次调查:完整看过《水浒传》的请举手?结果人数最多的一个班是四位。教学《边城》时,在某班又进行了一次调查:把课文看过三遍以上的请举手?结果全班只有一位,大部分学生表示只看了一遍,而且还是略读。类似的这种调查,已连续搞了好几届,整体结果呈现一种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让语文老师深受打击,语文课没有了阅读,还叫什么语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种现象?  一、学生时间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