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黑暗与悲伤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充满了黑暗与悲伤。
  这是我在毛丹青的《狂走日本》中读到的东山魁夷的话。东山是川端康成的好友,他说他和川端的不同,在于他把黑暗与悲伤埋藏到心底,而川端把它们展示给别人。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在其著名的《反回忆录》中反复强调:看人,要看他隐瞒的部分,看他即兴表现出来的那一部分。他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他自己所掩饰的东西。了解一个人,在今天看来主要是了解他身上非理性的东西、他自己控制不了的东西,他从自我树立的形象中抹去的东西。”换句话说:“人是一小堆可怜的秘密。”
  马尔罗的叔公沃尔特是尼采的好友,他了解尼采,因此很清楚,俗世对这个痛苦的哲学家积存了多少偏见。
  他讲了关于尼采的一件事。某年,尼采在都灵突然精神失常,沃尔特和另外两位朋友送他回巴塞尔。由于身上没有足够的现金,他们只好坐三等车厢。“从都灵到巴塞尔,旅途漫长,车厢里挤满了穷人和意大利工人。小旅店的老板再三告诫,要我们注意弗里德里希的病。总算找到三个座位。我站在过道里,欧弗贝克坐在弗里德里希左边,密斯舍牙医坐在他右边。旁边是一个农妇……车厢里的气氛让人心烦意乱……对于一个病人,会有怎样的后果?”列车驶入刚竣工的圣戈迭尔隧道。这条隧道很长,穿过隧道需要整整三十五分钟。在这段时间,四周一片漆黑,而三等车厢里没有电灯。对此,沃尔特很担心:“我等待着,要是黑暗中突发意外怎么办?”
  就在这令人焦虑的黑暗中,尼采突然唱起歌来。这就是他最后的一首诗《威尼斯》:
  褐色的夜/我伫立桥头/金色的雨滴/在颤动的水面上溅落/游艇,灯光,音乐/醉醺醺地在朦胧中飘荡/远处传来歌声/我的心弦/被无形地拨动/悄悄奏起一支船歌/战栗在绚丽的欢乐前/你们可有谁听见……
  沃尔特说:“我不太喜欢弗里德里希的音乐,平淡无奇,但这一首,我的天,却如此雄伟壮丽。”
  在列车驶出隧道前,尼采停止了歌唱。不久,列车驶出黑暗,一切恢复了原样。
  尼采的诗充满孤傲,有种与这个世界隔绝的感觉。他高高在上,俯瞰众生,推倒偶像,树立新的标准,让人做智慧和精神上的超越。他的救世思想看起来是那么不合时宜,人们觉得,与其说他是先知,不如说他是疯子。在哲学著作里,尼采给人的感觉是暴君一样的自信与专横,而在诗里,他展示了另外一面:敏感,忧郁,渴望快乐……在疯狂与绝不妥协的信念上,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一辈子都在与以一切面目而唯独不是以恶的面目袭来的恶搏斗。
  用歌唱来驱逐黑暗。
  爱因斯坦对爱伦堡說:“最可怕的是我们指望世界是有逻辑的,你相信二乘二等于四吗?我可不信。”
  一个人的孤灯,连眼前的世界都无法照亮。
  (燕燕于飞摘自商务印书馆《梵高的咖啡馆》一书,冷冰川图)
其他文献
书对我很重要,可以让我安静,让我冷静。现在,闹心的事很多,比以前多得多。别的不说,手机就很闹心。有人老是问我,你为什么不用手机?我说:“非宁静无以致远,故陶然而忘机。”我觉得书这个东西有一大好处,就是它很安静,不安静就没法“致远”。我跟古人“打电话”,主要靠书,所以把手机给忘了,干脆不买。  我爱读书,“读书”这两个字,我最喜欢。写書只是读书的副产品,你要当个作者,首先要当个读者。不读书,俩嘴皮子
期刊
《日出印象》  印象派的名称来源于莫奈在1874年一个另类画展中受到嘲讽的一幅画作——《日出印象》。这幅画描绘的是塞纳河港口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时的情景。画家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画成作品。学院派的老古董认为这幅画很粗糙、太随意,并嘲笑这幅画是画家脑袋进水时在画面上泼了糨糊,或者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涂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说,这类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酸溜溜挖苦的
期刊
无论对食物、对物品,还是对立场和主张,有自己的“执着”并不是坏事,但这种“执着”和气质是两回事。或许有人坚持用好的东西来显示自己非同寻常,但是这真的跟气质没什么关系。此外,还有不能执着的事,比如一定要出人头地,不由分说地坚持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我就是这样的人,我的想法就是这样。执着于这种立场与主张的人或许看起来很聪明、很坚强,但事实并非如此。仔细观察那些强调“执着”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往往缺乏自信
期刊
“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  这句话很好玩,皮里阳秋,表面意思和实际意思不一样。  表面上说,选择人才,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卑者”和“高者”志向不同,结果也不同。  实际上,这句话的核心是“规”和“轨”,二者字音相近,意思却相差很远。“卑者”是守规矩的人,日渐下行;“高者”是开辟道路的人(慕往哲盛隆之轨——慕:向往,和前一句的“安”不
期刊
朋友送我一盆巴西木,我把它放在朝阳的窗台上。  由于我对花草虫鱼知之甚少,所以也不觉得这盆巴西木有什么出奇之处。说得不好听一点儿,除根部粗可盈握的树桩稍显别致外,通体几乎毫无可取之处。尤其那像鸡毛掸子一样的茎叶,更是让人不敢恭维。真还不如田野里的老玉米,郁郁葱葱,枝壮叶肥,精神蓬发,生机勃勃。也许这盆巴西木知道我不识货,便也没精打采地生长着。后来,还匆匆忙忙开了一串小花,散发出一股并不雅致的香味。
期刊
地平線上的风景  云遮雾障又云开雾散,机翼下面是连绵的山川、晶莹的雪峰、广袤的原野、蜿蜒的河流和粼粼的湖光,还有村庄和城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万物生灵……无数次,我希望以一种感恩的深情,将镜头对准他们,如精心地拣拾起一幅幅散落人间的天国画卷,热烈地表达着内心的激情和对大地的赞美、生命的讴歌。  ——田捷砚秘境香格里拉-白色藏房 摄影:田捷砚捕捉宠物的另一面  立陶宛摄影师安德留斯·布尔巴在全新视角下拍
期刊
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  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这首《越谣歌》真是非常可爱。据记载,“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以上就是他们在这个仪式上“祝”的内容。它反映了越人的风俗,进一步说,反映出他们对友情的理解——贫贱之交,富贵不移,以及他们希望友情长存的真诚心愿。  这是对友谊的生动注解。真正的友情,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心灵相通,性情相投,以诚相待,没有心机,不
期刊
童年时期的莫扎特/佚名/布面油画  6岁那年,你在做什么?缠着大人问十万个为什么?为了一个冰激凌倒地打滚耍赖?在公园的哈哈镜前对着自己的怪模样哈哈大笑?  当我们的人生还未“预备起”时,6岁的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在一个大雪天的凌晨,和姐姐一起裹在一条大羊毛毯子里被抱上马车,开始了四处卖艺的辉煌童年,也开始了奔波劳碌漂泊的一生。那是1762年的寒冬。  莫扎特这段最好的时光,后来留在大文豪
期刊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倾听大海  向我朗诵它的诗篇;我曾倾听  海贝里面沉睡的摇铃。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歌唱  在魔鬼的婚礼上,在神话的宴席上。  我对你们说过:我曾见到  一个精灵,一所殿堂  在历史的烟雨里,在距离的燃烧中。  因为我航行在自己的双眼里  我对你们说过:一切都在我的眼底,  從旅程的第一步起。  (夕梦若林摘自译林出版社《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一书)景物〔/ 意〕乔治·莫兰迪/油画
期刊
有一句话叫“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  就是说,孔子和墨子之后,儒家分成八个派别,墨家分成三个派别,主张各不相同,但都说自己是正宗的。  为什么呢?法学家刘晗老师有一个解释。他说,孔子生前其实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有些事情模糊处理。  比如他老人家说“仁”,各种人都可以聚集到这个“仁”的旗号下,但“仁”到底是什么呢?他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解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