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面对众多的考点,包括时政热点和专题考点,我们就用“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为主轴将它们归类梳理,并加以理解、记忆、拓展和运用。实践证明,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开卷考试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03-01
每年中考复习,政治资料可谓铺天盖地,像其它学科一样,学生也沉入茫茫题海,苦不堪言;考试时,学生又大袋小包地将大量的教材和资料带入考场,考试开始后更是忙于翻资料、找速查,时间紧紧张张;可是考试结束后,很多学生茫然“也不知道做对了没有”;考试结果出来,还是有学生感叹“政治太难,考高分更难”!也常听教师抱怨:现在哪里是考学生的水平?简直就是考谁准备的资料多、考题准!没法教!
的确,开卷考试给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面对复习和考试?虽然开卷考试也经历了十年之久,但这个课题还困扰着广大师生。本人在实践中尝试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愿意与同行们分享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先说历年全国各地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知其一必知二、其三。
如:(2010年广东)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
材料二: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减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并能列举2-3例说明。(3分)
问题模式很简单,(1)问符合“是什么”回答是什么观点即可;(2)问符合“为什么”,回答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3)问符合“怎么做”,回答中学生的具体行动即可。有了这样清晰的思路,结合背景材料中核心词“低碳生活”,再联系三个问题内在联系,(1)问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答案很容易就出来了:“节约资源;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结合第(3)问“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就很好判断第(2)问中第一种观点是对的,第二种观点不对,理由就是低碳生活的意义,然后从多角度总结答案:“①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能减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节约人类的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使我们能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净化,有利于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减碳志愿者,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②我不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少年是未来生活的主人,更应该积极倡导和参与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时尚和习惯。等”,然后分层次作答。至于第(3)问中学生怎么做,能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各举一、二个具体例子即可:“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生活做起,并能积极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宣传低碳生活的方式和意义。如,①不过分讲究衣着打扮,少买衣服;②节约粮食,不铺张浪费粮食;③随手关灯,节约用电;④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⑤环保购物,不使用塑料袋;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类似于这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的政治题目很普遍,选择题、辨析题也不例外,问题的答案参考看多了之后,几乎都可以总结出答题规律的,说白了,这类问题不难,但是为什么开卷考试还是困扰着广大师生呢?其实关键还在于复习指导方向。
接下来,我们说说复习指导。既然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面对众多的考点,包括时政热点和专题考点,我们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轴将它们归类梳理,并加以理解、记忆、拓展和运用。具体来说,“是什么”主要包含:含义、现象、成就、内容、立场、原则、看法等,如“我国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对口援疆说明了什么?”就可以用我国的民族关系和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主要包含:意义、作用、好处、危害、原因、必要性等,如“对口援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何重大意义?”。“怎么做”主要包含:做法、解决、应对、措施、注意、要求、途径、建议、打算、行动、给力、方案、倡议等等,如“我们青少年应当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不难看出,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而复杂,但经过归类梳理,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复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将每一个知识点归类,做题时适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而不是盲目翻资料(想想中招考试资料上哪有原题啊),结合问题本身要求,运用核心知识,再借题发挥,多角度、多层次组织答案,训练一段时间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最后再补充说说答题的角度问题。如果只问“启示、看法、道理”等,就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作答;涉及国家的问题,主要从路线、方针、国策、战略、方略、政策、国情、法律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组织答案;涉及公民(青少年)的问题,主要从思想意识、道德、行动、法律或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角度把握。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千万别被规律和模式束缚了思维,这仅仅是一家之言。
让我们轻装上阵,从从容容迎接中考!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开卷考试 提高水平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03-01
每年中考复习,政治资料可谓铺天盖地,像其它学科一样,学生也沉入茫茫题海,苦不堪言;考试时,学生又大袋小包地将大量的教材和资料带入考场,考试开始后更是忙于翻资料、找速查,时间紧紧张张;可是考试结束后,很多学生茫然“也不知道做对了没有”;考试结果出来,还是有学生感叹“政治太难,考高分更难”!也常听教师抱怨:现在哪里是考学生的水平?简直就是考谁准备的资料多、考题准!没法教!
的确,开卷考试给我们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面对复习和考试?虽然开卷考试也经历了十年之久,但这个课题还困扰着广大师生。本人在实践中尝试着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愿意与同行们分享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先说历年全国各地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知其一必知二、其三。
如:(2010年广东)材料一:哥本哈根会议被世人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低碳生活”已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能量、低消费、低开支的“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统计,夏季空调调高2度,每年可减排900千克的二氧化碳;每少用一个塑料袋,可减排0.1克的二氧化碳。
材料二:某校九年级(2)班举行了以“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为主题的班会课,同学们畅所欲言,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人人都做“减碳志愿者”,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和谐;第二种观点认为,实现“低碳生活”,是国家的大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很遥远。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两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并能列举2-3例说明。(3分)
问题模式很简单,(1)问符合“是什么”回答是什么观点即可;(2)问符合“为什么”,回答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3)问符合“怎么做”,回答中学生的具体行动即可。有了这样清晰的思路,结合背景材料中核心词“低碳生活”,再联系三个问题内在联系,(1)问与“低碳生活”相关的答案很容易就出来了:“节约资源;落实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结合第(3)问“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到低碳生活?”,就很好判断第(2)问中第一种观点是对的,第二种观点不对,理由就是低碳生活的意义,然后从多角度总结答案:“①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能减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护和节约人类的有限资源,保护环境,使我们能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净化,有利于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减碳志愿者,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②我不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低碳生活与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少年是未来生活的主人,更应该积极倡导和参与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时尚和习惯。等”,然后分层次作答。至于第(3)问中学生怎么做,能围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各举一、二个具体例子即可:“低碳生活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生活做起,并能积极向家人、朋友和社会宣传低碳生活的方式和意义。如,①不过分讲究衣着打扮,少买衣服;②节约粮食,不铺张浪费粮食;③随手关灯,节约用电;④出行时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⑤环保购物,不使用塑料袋;绿色消费,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类似于这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的政治题目很普遍,选择题、辨析题也不例外,问题的答案参考看多了之后,几乎都可以总结出答题规律的,说白了,这类问题不难,但是为什么开卷考试还是困扰着广大师生呢?其实关键还在于复习指导方向。
接下来,我们说说复习指导。既然中招考题的共同模式基本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部曲,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而且三个方面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那么,面对众多的考点,包括时政热点和专题考点,我们就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主轴将它们归类梳理,并加以理解、记忆、拓展和运用。具体来说,“是什么”主要包含:含义、现象、成就、内容、立场、原则、看法等,如“我国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对口援疆说明了什么?”就可以用我国的民族关系和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主要包含:意义、作用、好处、危害、原因、必要性等,如“对口援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有何重大意义?”。“怎么做”主要包含:做法、解决、应对、措施、注意、要求、途径、建议、打算、行动、给力、方案、倡议等等,如“我们青少年应当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不难看出,知识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而复杂,但经过归类梳理,复杂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复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将每一个知识点归类,做题时适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而不是盲目翻资料(想想中招考试资料上哪有原题啊),结合问题本身要求,运用核心知识,再借题发挥,多角度、多层次组织答案,训练一段时间就会有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可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最后再补充说说答题的角度问题。如果只问“启示、看法、道理”等,就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作答;涉及国家的问题,主要从路线、方针、国策、战略、方略、政策、国情、法律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组织答案;涉及公民(青少年)的问题,主要从思想意识、道德、行动、法律或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角度把握。当然,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千万别被规律和模式束缚了思维,这仅仅是一家之言。
让我们轻装上阵,从从容容迎接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