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午放学铃响了,十分钟后食堂前面的场地上同学们八个一桌地坐在一起就餐了。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偶尔还说说班上发生的事情或者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他们有说有笑看上去快乐极了。眼前这一场景勾起了我脑海中的一件往事。
2006年以前,国家还没有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的孩子们实施生活补助。我校的孩子们都是晚上回家吃饭,吃过晚饭后再用饭盒带上一盒来学校,第二天早上由学校厨房的师傅帮着蒸蒸就是学生第二天的早饭。夏天孩子们如果头天带来的饭是热乎的,第二天早上的饭必定已经变味,有的甚至变质抽丝不能再吃了。当时的孩子生活真的艰苦。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我的。放学时,我对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说:“同学们,晚自习7点10分可不能迟到”。因为跟我搭档的教师跟我反映过他的晚自习经常有几位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有时下晚自习才到校,作为班主任的我不能不提醒强调一下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上课。我话音刚落有几个顽皮胆大的男同学就说:“今晚数学老师的课,看来今晚家里又没人煮饭啰!”把“又”字故意做了强调。我听了当时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学生的话外音。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思:为什么我的晚自习孩子们能按时赶到学校来上课,而到了跟我搭档的老师的课学生却不能按时来到学校上课呢?
第二天课余时间,我跟孩子们交谈,他们告诉我:我们不想听某某老师上的课。再问为什么?他们说:“某某老师课堂上经常发火,还出口就骂我们'你们真是六畜兴旺圈里跑出来的--又笨又不会听话,我不想管你们了'。”听了学生的诉说,我明白了我的搭档跟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对立情绪。于是我开导孩子们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正在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你们不喜欢、不高兴就不来上课那不行。特别是你们不喜欢的这门数学课,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像链子扣,哪一环断了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特别困难,为了你们自己未来的前途可不能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大家想:我们全班25个人,你一个跟老师闹情绪,老师放弃的只是4%的希望。可对于你们的家庭来说,你是你们家的未来,你们的父母是把他们100%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能让父母100%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你们这样做对得起含辛茹苦把你们养大的父母吗?再想一想,某某老师之所以课堂上发火,还不是因为你们课堂上的表现不够好,老师对你们负责才会这样生气。如果你做错了老师也不说,那说明老师已经放弃了你。你们可要理解老师的苦心。这样,我们换个角色来思考,假如你们是老师,你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上老师启而不发,你们会不会生气?”孩子们听后好似若有所悟,整个教室像一个没风浪的湖面。我知道孩子们明白我讲的这些道理,他们没有反驳我,也没有在下面窃窃私语。
经过多次的思想教育,某某老师的课堂旷课、迟到的人数明显减少。但孩子们还是反映我们不喜欢某某老师的课,他的语言生硬,表情不够温和,课堂气氛沉闷,听着听着就会分神。结果那一年我们六年级班的数学在学年末的统测中并不理想。
“家里又没人做饭啰!”这件事虽然时隔数年,但跟现在我身边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病因如出一辙。那就是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灵而已。
笔者认为教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喜欢信任教师,才可能“教学相长”。只有建立一个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和谐的心理氛围,达到感情想通、心理相容,学生才可能对教师听其言、信其道、执其理,敞开心扉接纳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肤浅的看法,已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他的话道出亲而显爱,爱而取信,信而成功的教育诀窍。无论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习上一窍不通的学生,都有被爱、被接纳、被关注的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也应该把学生当做“人”,当做活生生的有思想生命的人看待,从心底里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少辱骂,多尊重;少训斥,多鼓励。去除所谓的师道尊严,实现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平等。就说我去年我刚接手的六年级班中,有一位叫小梅的女同学在我接手之前,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三天两头地惹祸不是偷这个同学的钱,就是旷课、躲学,甚至离家出走。胆子大到可以趁老师不在宿舍时到老师的宿舍里去拿老师的钱;离家出走一个人敢在荒郊野外过夜。我接手之后,仔细观察发现小梅同学其实身上也有优点:劳动积极,智力并不低。于是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做到:多给她一个关爱的眼神,注意观察她课堂中的思维活动,发现她信心十足地举手回答问题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她,不管说好说坏,我都给予表扬、鼓励;不管多忙随时把她的行踪尽收眼底,多找她谈话,通过谈话做好引导,尽量把她的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她学习上进步不仅可以增强她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改变了同学们对她的态度。一年后她学习成绩跻身全班十名前,“第三只手”再没有伸出来过。
小梅的变化,是教师关注、关爱的结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要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是可以让学生改头换面的。我们对学生实施“快乐教育”也就是尊重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实施“无教育痕迹”的教育。笔者还认为,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教育者,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再倾注出全部的爱心和热情,融入到学生中,洞察学生的一切动向,若发现不良言行、思想动向及时做好正面疏导工作。总之,教师的眼里不应该有差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应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做到:直木做梁,弯木做犁。更不能像我的搭档那样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否则,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不信任,甚至严重对立,抵制你的教育,到这分上即使你学富五车也无用武之地。
二、明确任务,潜心钻研业务
作为一名亲临课堂上课的教师,不能混沌,不能迷茫,不能困惑,经常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出教育误区,走出低谷。就拿目前许多教师的烦恼︰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来说。究其原因是反感课业负担太重。课业负担过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是学生学习能力滞后。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潜心钻研业务,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借助自己的知识、涵养、素质技能与权威魅力,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设计、组织与调控,真正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作用,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才是“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师潜心钻研业务,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用知识本身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吸引学生,激活学生,调动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是教学的魅力所在,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不能只会生气,只会骂粗话,而不会对自己的业务情况进行反思。
三、换位思考 ,讲究方式
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蹲下来”看学生,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这一知识用什么方式呈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与学生相处中教师是以“统治者”的身份,还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们交流;在与孩子的学习交流中,应该多赞美少批评,应多鼓励少责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才会得到保护;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苛求学生一蹴而就,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等待,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用持之以恒的鼓励方式,学生的好行为、好品质才会在教师一次次真心实意的赞美声中定格、扎根。
总之,教育是一种灵魂塑造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做一位优秀教师,需要具有渊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尚的品德修养,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正是凭着这种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塑造学生。师爱不是简单的感情投资,它是赤诚、智慧、方法、品味、能力、技巧、学识的浓缩。关爱学生是教他做人,赏识学生是树立它的自信心。
2006年以前,国家还没有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的孩子们实施生活补助。我校的孩子们都是晚上回家吃饭,吃过晚饭后再用饭盒带上一盒来学校,第二天早上由学校厨房的师傅帮着蒸蒸就是学生第二天的早饭。夏天孩子们如果头天带来的饭是热乎的,第二天早上的饭必定已经变味,有的甚至变质抽丝不能再吃了。当时的孩子生活真的艰苦。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我的。放学时,我对我们六年级的学生说:“同学们,晚自习7点10分可不能迟到”。因为跟我搭档的教师跟我反映过他的晚自习经常有几位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有时下晚自习才到校,作为班主任的我不能不提醒强调一下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上课。我话音刚落有几个顽皮胆大的男同学就说:“今晚数学老师的课,看来今晚家里又没人煮饭啰!”把“又”字故意做了强调。我听了当时没有说什么,我知道学生的话外音。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思:为什么我的晚自习孩子们能按时赶到学校来上课,而到了跟我搭档的老师的课学生却不能按时来到学校上课呢?
第二天课余时间,我跟孩子们交谈,他们告诉我:我们不想听某某老师上的课。再问为什么?他们说:“某某老师课堂上经常发火,还出口就骂我们'你们真是六畜兴旺圈里跑出来的--又笨又不会听话,我不想管你们了'。”听了学生的诉说,我明白了我的搭档跟学生之间已经产生了对立情绪。于是我开导孩子们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正在是学知识的黄金时期,你们不喜欢、不高兴就不来上课那不行。特别是你们不喜欢的这门数学课,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像链子扣,哪一环断了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特别困难,为了你们自己未来的前途可不能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大家想:我们全班25个人,你一个跟老师闹情绪,老师放弃的只是4%的希望。可对于你们的家庭来说,你是你们家的未来,你们的父母是把他们100%的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能让父母100%的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你们这样做对得起含辛茹苦把你们养大的父母吗?再想一想,某某老师之所以课堂上发火,还不是因为你们课堂上的表现不够好,老师对你们负责才会这样生气。如果你做错了老师也不说,那说明老师已经放弃了你。你们可要理解老师的苦心。这样,我们换个角色来思考,假如你们是老师,你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堂上老师启而不发,你们会不会生气?”孩子们听后好似若有所悟,整个教室像一个没风浪的湖面。我知道孩子们明白我讲的这些道理,他们没有反驳我,也没有在下面窃窃私语。
经过多次的思想教育,某某老师的课堂旷课、迟到的人数明显减少。但孩子们还是反映我们不喜欢某某老师的课,他的语言生硬,表情不够温和,课堂气氛沉闷,听着听着就会分神。结果那一年我们六年级班的数学在学年末的统测中并不理想。
“家里又没人做饭啰!”这件事虽然时隔数年,但跟现在我身边不少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病因如出一辙。那就是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灵而已。
笔者认为教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喜欢信任教师,才可能“教学相长”。只有建立一个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和谐的心理氛围,达到感情想通、心理相容,学生才可能对教师听其言、信其道、执其理,敞开心扉接纳教师,听从教师的教导。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灵呢?现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从以下几方面谈几点肤浅的看法,已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他的话道出亲而显爱,爱而取信,信而成功的教育诀窍。无论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学习上一窍不通的学生,都有被爱、被接纳、被关注的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也应该把学生当做“人”,当做活生生的有思想生命的人看待,从心底里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少辱骂,多尊重;少训斥,多鼓励。去除所谓的师道尊严,实现师生关系中的地位平等。就说我去年我刚接手的六年级班中,有一位叫小梅的女同学在我接手之前,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还三天两头地惹祸不是偷这个同学的钱,就是旷课、躲学,甚至离家出走。胆子大到可以趁老师不在宿舍时到老师的宿舍里去拿老师的钱;离家出走一个人敢在荒郊野外过夜。我接手之后,仔细观察发现小梅同学其实身上也有优点:劳动积极,智力并不低。于是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做到:多给她一个关爱的眼神,注意观察她课堂中的思维活动,发现她信心十足地举手回答问题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她,不管说好说坏,我都给予表扬、鼓励;不管多忙随时把她的行踪尽收眼底,多找她谈话,通过谈话做好引导,尽量把她的心思集中到学习上。她学习上进步不仅可以增强她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改变了同学们对她的态度。一年后她学习成绩跻身全班十名前,“第三只手”再没有伸出来过。
小梅的变化,是教师关注、关爱的结果。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只要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是可以让学生改头换面的。我们对学生实施“快乐教育”也就是尊重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实施“无教育痕迹”的教育。笔者还认为,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教育者,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经常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再倾注出全部的爱心和热情,融入到学生中,洞察学生的一切动向,若发现不良言行、思想动向及时做好正面疏导工作。总之,教师的眼里不应该有差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教师应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做到:直木做梁,弯木做犁。更不能像我的搭档那样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否则,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不信任,甚至严重对立,抵制你的教育,到这分上即使你学富五车也无用武之地。
二、明确任务,潜心钻研业务
作为一名亲临课堂上课的教师,不能混沌,不能迷茫,不能困惑,经常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和心态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出教育误区,走出低谷。就拿目前许多教师的烦恼︰现在的孩子不爱学习来说。究其原因是反感课业负担太重。课业负担过重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从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是学生学习能力滞后。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潜心钻研业务,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借助自己的知识、涵养、素质技能与权威魅力,以及富有创造性的设计、组织与调控,真正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学习“引路人”的作用,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才是“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师潜心钻研业务,教学过程中授之以渔,用知识本身去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吸引学生,激活学生,调动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是教学的魅力所在,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不能只会生气,只会骂粗话,而不会对自己的业务情况进行反思。
三、换位思考 ,讲究方式
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蹲下来”看学生,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这一知识用什么方式呈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与学生相处中教师是以“统治者”的身份,还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们交流;在与孩子的学习交流中,应该多赞美少批评,应多鼓励少责备,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才会得到保护;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苛求学生一蹴而就,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等待,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用持之以恒的鼓励方式,学生的好行为、好品质才会在教师一次次真心实意的赞美声中定格、扎根。
总之,教育是一种灵魂塑造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做一位优秀教师,需要具有渊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尚的品德修养,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正是凭着这种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塑造学生。师爱不是简单的感情投资,它是赤诚、智慧、方法、品味、能力、技巧、学识的浓缩。关爱学生是教他做人,赏识学生是树立它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