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探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本着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原则,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原则;对策
  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生涯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等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而在数学的学习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正所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如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积极改变应试化的数学教育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思维的学习状态,通过积极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让学生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下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一、 问题情境概述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以“问题引导”为核心,通过各种“问题”的集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利于改变过去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并在积极主动思维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不是漫无边际的提问,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使得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个性、知识结构等相符,提高问题情境教学法的效果。
  (一)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蕴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数学问题的提出,应当把握“学生主体”的原则,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当与学生的个性、知识结构、能力层级等相宜,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试想,如果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又如何促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呢?另一方面,数学问题的提出,应当与教学的内容相符,即教师应当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托,设计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二) 启发性原则
  问题教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其目的在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最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当具有启发性,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是“1 1=2”式的数学提问,因为类似的数学提问,对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言,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在启发式数学提问设计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参考多方面的资料,尤其是结合互联网资源优势,学习一些先进的提问方式和提问技巧,最终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效果的目的。
  (三) 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具有极大特点: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提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达到改革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策
  (一) 理论联系实践,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育思想的渗透,是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中的知识虽然相对简单,但对小学生的生活却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数学计算、数学应用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運用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数学案例等融入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实现良好的问题情境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盖房子的时候,为什么房顶经常会被设计成为三角形”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性质、计算等,并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的形状、性质等分析问题,从更深层次把握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 结合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富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可以科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圆的周长”章节的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方式,利用flash动画的方式给学生演示“龟兔赛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今天呀,我们的龟兔赛跑要改变路线,这次是围着圆形的池塘跑,那乌龟和兔子谁又将会获胜呢?”同学们发现“龟兔赛跑”的路线变了,瞬间兴趣就来了,教师借此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会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同时没有准确答案的数学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 通过“问题串”,积极追问,培养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问题串”,即通过一连串相关的问题,通过课堂追问的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串”引导下,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问题串的设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按照由易入难的方式,层次性地设计数学问题,最终实现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林丽锦.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9).
  作者简介:
  王传银,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南部新区谢家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当前已经在各行业得到应用,更是带来了教学方式的革新。但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文本将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两者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多教师都有目共睹的。因此,在思考两者整合的过程中,不能抛开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思考现代
摘 要:处在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其在数学思维方面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模式的。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才能逐步随着数学学习层次的提高锻炼和培养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微课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标背景下,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丰富性和有效性的先进教学模式,可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以提升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微课教学模式以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先进
摘 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提问过于随意、缺乏启发性、学生主体性未得到重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课堂提问的问题,精心设计,提出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极强的学科,提问应当贯穿数学课堂,成为助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手段。同时,数学提问,有利于营造师生
经历了55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建成了一个无线和有线相结合、星网结合、天地交融、比较完整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目前,我国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3.6%和94.8%, 全国有
ZS-9250稠油及高凝稠油解堵降粘剂为一多元复配产物,其表面张力≥35mN/m,浊点>100℃,抗硬水浓度10000mg/L,乳状液经升温脱水率>83℅,降粘率>95℅。现场试验将活性水挤入油层近井地带,9井次累增原油3319.4t,平均有效期120天以上。
摘 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作为重点科目,对于今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学生对事物进行感知过程中,来源于自身的想法。为了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生活式教学至关重要。基于实践生活教学方式的简单化,将具体事物形象化的优势上,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为此,文章对实践生活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的难题,让学生能自觉地从数学角度出发,运用数学所学的知识来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是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对新的数学知识,教师应该多搜集实际生活的案例,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这样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措施  《九年义务教育小数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这对初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知识点也大都很抽象,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所以,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做好生活化教学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精彩;探究  一、 为什么要对初中数学教学采用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