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老外圈里,有一条公开的生物鄙视链——上海老外看不起北京老外。若是一个老外打算从上海迁往北京,身边的老外一定会问他:“哦,你要去北京?乡下有亲戚?”有一次去听讲座,一个老外甚至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问旁边的中国小伙:“你从上海来北京,有没有感觉像是到了大农村?”
在上海老外眼里,北京什么都没有。而他们对上海的评价通常是beautiful,全中国最舒适的城市,好玩的地方非常多,生活方式极为丰富。在中国不住上海还能算老外?除了上海还有哪里每条街都能买到芝士?每两条街就能找到一个露天餐吧?
而且,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任选一个方向开两个小时车,可能还在上海,也可能到了苏州、无锡、乌镇、西塘;但如果你从北京西直门出发,过了两个小时很可能还在西直门。北京太堵了,不少老外在离开自己国家前,一辈子见过的车也没在北京一天见的多。“哦,太可怕了,我们还是回上海吧!”
还有语言问题。在上海银行办业务直接讲英语就行,而在北京有些银行,老外只能愤而使用蹩脚的中文。当初“北京欢迎你”那几个月连戴红袖章的老太太都会用英语和你谈笑风生的盛况,早已散了場。
不过北京老外对于这股来自南方的鄙视并不在意。在他们眼里,自己深受皇恩润泽,其他地方的老外就是群众,上海老外更不过是揣着几张臭钱来消费的,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国。
北京老外普遍对入乡随俗这件事无师自通。吃饭必须去簋街,再不济也弄个烤串儿麻辣烫,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哪儿脏去哪儿,深谙洗得干净的麻小不好吃等世之显学。“上海老外不行,除了去电子音乐派对什么都不会。这种空气他们来了也活不到两天。”
如果天气见了晴,北京老外还得骑车去串个胡同,为的是和大爷们聊天儿逗闷子,苦练儿化音——不过刻苦练习的成果也许出人意料,一个在北京学中文的老外问我:“上海人是不是不喜欢北京人?我在上海买咖啡,问售货员‘多儿钱’,售货员立刻变得特别不耐烦!”一个儿化音就毁掉了上海阿姨对老外的喜爱之情,“这胸怀不行。”北京老外做了总结发言。
当然,上海老外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对他们而言,真正的鄙视链根本延伸不到松江以外——那是什么地方?他们在上海中心城区就划好了分界线:我们上海老外只有两种,英语外教以及其他老外。
那些大公司委派来的外贸要员,或者清晨6点去健身的投行高管,拥有的才是一份“real job”,而外教在上海老外里地位甚低,似乎这些人都是在本国混不下去才来中国淘金,趁机背着老婆骗骗无知少女而已。
一个上海外教忿忿不平地说:“我以为鄙视的依据是是否有钱,是否见过世面,从没想过居住地和职业都能用来鄙视。”
事实上他不用委屈,因为他并不孤独。类似的鄙视还有,在杭州玩乐队的老外瞧不起当模特的老外,在山东喝酒的老外看不起不喝酒的老外,以及纽约客永远排斥加州佬。
看来相互鄙视是人类普遍且恒久的天性。
在上海老外眼里,北京什么都没有。而他们对上海的评价通常是beautiful,全中国最舒适的城市,好玩的地方非常多,生活方式极为丰富。在中国不住上海还能算老外?除了上海还有哪里每条街都能买到芝士?每两条街就能找到一个露天餐吧?
而且,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任选一个方向开两个小时车,可能还在上海,也可能到了苏州、无锡、乌镇、西塘;但如果你从北京西直门出发,过了两个小时很可能还在西直门。北京太堵了,不少老外在离开自己国家前,一辈子见过的车也没在北京一天见的多。“哦,太可怕了,我们还是回上海吧!”
还有语言问题。在上海银行办业务直接讲英语就行,而在北京有些银行,老外只能愤而使用蹩脚的中文。当初“北京欢迎你”那几个月连戴红袖章的老太太都会用英语和你谈笑风生的盛况,早已散了場。
不过北京老外对于这股来自南方的鄙视并不在意。在他们眼里,自己深受皇恩润泽,其他地方的老外就是群众,上海老外更不过是揣着几张臭钱来消费的,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国。
北京老外普遍对入乡随俗这件事无师自通。吃饭必须去簋街,再不济也弄个烤串儿麻辣烫,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哪儿脏去哪儿,深谙洗得干净的麻小不好吃等世之显学。“上海老外不行,除了去电子音乐派对什么都不会。这种空气他们来了也活不到两天。”
如果天气见了晴,北京老外还得骑车去串个胡同,为的是和大爷们聊天儿逗闷子,苦练儿化音——不过刻苦练习的成果也许出人意料,一个在北京学中文的老外问我:“上海人是不是不喜欢北京人?我在上海买咖啡,问售货员‘多儿钱’,售货员立刻变得特别不耐烦!”一个儿化音就毁掉了上海阿姨对老外的喜爱之情,“这胸怀不行。”北京老外做了总结发言。
当然,上海老外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对他们而言,真正的鄙视链根本延伸不到松江以外——那是什么地方?他们在上海中心城区就划好了分界线:我们上海老外只有两种,英语外教以及其他老外。
那些大公司委派来的外贸要员,或者清晨6点去健身的投行高管,拥有的才是一份“real job”,而外教在上海老外里地位甚低,似乎这些人都是在本国混不下去才来中国淘金,趁机背着老婆骗骗无知少女而已。
一个上海外教忿忿不平地说:“我以为鄙视的依据是是否有钱,是否见过世面,从没想过居住地和职业都能用来鄙视。”
事实上他不用委屈,因为他并不孤独。类似的鄙视还有,在杭州玩乐队的老外瞧不起当模特的老外,在山东喝酒的老外看不起不喝酒的老外,以及纽约客永远排斥加州佬。
看来相互鄙视是人类普遍且恒久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