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爱动物方式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f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允许捕猎,
  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却一直在上升,
  而同一时期非洲所有的大象总数
  都由于偷猎下降了50%。
  
  美国喜剧天王金·凯瑞最近改走惊悚路线,新片叫《灵数23》,片中他饰演捕狗人。金·凯瑞对一只给他带来麻烦的狗威胁说,要把它送到中国去,这对于狗来说大概是很严重的威胁了。把一个人送往食人部落,似乎比直接处死他更残酷,金·凯瑞大概认为狗也是这么想的。世界上吃狗肉的当然不止是中国人,但似乎中国人最有名。
  其实,中国人不只是爱狗的肉体,也爱狗的精神。“狗不嫌家贫”忠诚精神是与“儿不嫌母丑”对等起来的,义犬救主的故事在古人笔记小说和民间传说中经常可见。唐德刚的《晚清70年》中写着:1894年,中日黄海大战中,致远号舰艇全舰沉没。管带邓世昌养的两条狗衔着邓世昌两臂,但决心自尽的邓世昌推开它们。两条狗又游回来衔着邓世昌的头发,最终邓世昌抱着它们一同沉没。
  爱狗的人(不是爱狗肉的人)反对他人吃狗肉,这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情感,但是,如果试图把这种可以理解的情感诉诸立法,可能就和经济学思维产生矛盾了。
  当今世界,动物保护主义者和经济学者发生冲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一堂别开生面的经济学课》这篇文章里,一个中学经济学老师说了下面一段话:
  “(在津巴布韦)他们给予村民对来到他们的地界观看大象的游客收费的权力。他们还可以向捕杀大象的猎人收费。⋯⋯当村民们可以从活着的大象身上获得好处而不是从死象上获得好处后,他们的动机就发生变化了。他们就想让大象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向游客或猎人收取更多的费用。于是他们为大象留出更多的生存地带,他们积极配合警察阻止偷猎。尽管允许捕猎,津巴布韦的大象数量却一直在上升,而同一时期非洲所有的大象总数都由于偷猎而下降了一半。”
  经济学者赞同把大象的产权界定给村民,因为这可以让大象数量增多;动物保护主义者根本就反对杀死任何一头大象,结果大象的数量不断下降。这不是情感的区别——经济学者也喜欢大象,这是思维方式的区别。
  像猫啊狗啊这些宠物,多得泛滥,似乎没有这种思维方式的冲突,其实不然。与野生大象不同,猫和狗已经被界定为它们主人的财产(流浪猫、流浪狗除外)。经济学者会保持尊重产权的一贯思维,赞同主人对其财产的处分自由,包括吃它们的肉。动物保护主义者却会对此火冒三丈。
  我建议他们看看学者摩罗的观点。摩罗写过一篇文章,说看到别人养宠物犬很遗憾,觉得把这笔钱用于救助穷人更好。人高于狗,摩罗有对穷人的同情心,但这同情心并没有泛滥到要侵犯产权的地步,他认为养宠物犬是他人的自由。
  法律不能在宣称保护产权的同时,又去侵犯产权。警察不能冲进热爱宠物的人们家里,禁止给猫狗吃那么好的猫粮狗粮,让他们把钱省下来给乞丐。同样,警察也不能去干涉他人吃狗。经济学者对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建议是,如果你想保护某只动物,去把它买下来,而不是禁止它的所有者吃它。极端动物保护主义者则以推动立法禁止吃狗吃猫为己任,他们把对宠物的感情置于产权之上。在很多国家,他们成功了,这些国家立法禁止吃猫狗。
  法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中国的经济奇迹让法国人很好奇,法国一家电视台制作了一个节目,让一些法国人到中国深入旅游,电视台拍下他们的活动过程。结果,这些法国人和中国人发生了很多冲突,其中就包括吃狗肉。法国人很看不惯中国人吃狗肉,要是在他们国家,他们一定报警了。不过在中国,他们也没有客气,直接就上去干涉,双方差点大打出手。法国人视之为文化和观念的冲突。
  法国人在此表现了他们的思维习惯——不喜欢某种事物,就禁止别人也这么做,哪怕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热衷于最低工资制,热衷于种种福利、保障等等。他们有各种热爱,但却缺乏对产权的足够尊重。最终的结果,就是法国成了一个管制重重、衰落迟滞的国家。
  中国目前还没有禁止吃狗吃猫的立法,但有些极端者已经采取行动了。前不久,一些网友叫来警察,成功地把一车贩运往广东餐馆的猫给“解救”了。我问其中一人,他们怎么看待贩运者的财产权?他们没有回答。大约在他们看来,意图吃他们热爱的动物就是罪恶,和这些家伙还谈什么财产权。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他们自己掏钱买下那车猫,但他们似乎把自己热爱动物、他人承受财产损失视为理所当然。吃狗肉的梁宽对十三姨说,每个人爱狗的方式是不同的。我想学郭芙蓉那样与动物保护主义者一击掌:与君共勉!
  (两位作者皆为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其他文献
远走他乡、灰色清关……这是一个普通中国“倒爷”所谓“小打小闹”投资模式中的关键词,也是与他相似的很多在俄罗斯甚至在其他国家华商的投资之路。  中国第一个“倒爷”何时出现?他混得如何?已无据可考,但是可以看到的却是成百上千步其后尘者并没有得到如牟其中一样的大手笔——“倒买倒卖”俄罗斯中型客机的机会。  2007年1月15日,《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移民登记法》和新版《俄罗斯联邦外国公民法律地
期刊
英语中的lemon(柠檬)一词,兼有指次品、有缺点的东西之意。经济学上所说的柠檬市场,即指次品市场,是说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卖方比买方知道更多关于产品的质量信息,会导致市场的萎缩和消失。    “某位女士,仅有中专文凭,开始做护士,后通过自学获得英语专科文凭,进入一世界著名企业中国区任办公勤务。从沏茶倒水、打扫卫生的小角色做起,最后担任该企业中国销售渠道总经理”这颇具代表性的职场奋斗故事,具有适合
期刊
中投公司尚未成立时购买的30亿美元百仕通(黑石)集团股份,目前已出现了约55亿元人民币的账面损失,美国次级贷风波似乎刮得比料想中要久。  而且一直到11月,仍不断有国际大投行的掌门人受此影响,陆续下课。财经界人士评价,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有扩大之势,需要对这此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中国亦在其中。     投行CEO下台    次级贷款危机在今年4月爆发,其关注度在8月时曾达到顶点,其时,众多分析人士认为
期刊
你知道吗?  06年所有股民中有3成亏损或不盈利,有5成的收益不到50%。而2006年几乎是中国证券市场最火热的一年,上证指教从1160点上涨至2675点。相比之下,“基民”的收益却是极为可观,开放式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21.40%,混合基金中的偏股型基金为112.46%。那么,有一个一直被投资者忽略的问题浮出水面:股票和基金有什么区别?解决了这个问题,挑到一支不错的基金就变得相当容易!
期刊
最近的流行趋势是复归传统,从国学热、汉服热、孔子热到明史热,还有大规模的祭孔、拜黄帝、重入私塾  这所谓复兴,是传统文化的真正回归还是与现代经济渐行渐远的阶段性反弹?新生代究竟更爱R&B还是回味悠远的京戏,要我们自己用心、用时间去证明。想起舞蹈家杨丽萍说起她在采风时,发现了云南的一位老妈妈,会80多种击鼓的方法,但全族仅她一人会,杨丽萍说:“我现在少学一种(鼓法),失传的就多一种,她不会文字,根本
期刊
这是第一次,张思念发现自己国际CFA(注册金融分析师)的课程一点都派不上用场——在今年这样的无厘头行情里,拼的是快进快出、谁有胆量重仓,自然,“交易型”的基金经理出尽风头,但张总是下意识地排除一些“波动性”过高的基金,即使它们风险调整后回报仍然具有足够的“杀伤力”,张思念屏蔽它们的理由只有一条:万一踩错了点、万一踩到了地雷怎么办?结果很明显,张的本年度的投资业绩堪忧——极有可能比不上60出头的老妈
期刊
前文的喋喋不休几乎总结为:基金业充满了变数,在混沌世界,很难找到清晰的探针分辨方向。但即使是原始人,也总结了很多找到方向的经验之谈,晴天看太阳、雨天看树木、黑天看星象。丢掉夏普指数、丢掉beta系数、丢掉波动率!笔者收集了多条基金分析师的经验之谈,其中一些可能是未经验证过的实践原理——如果你觉得这是原始人摸了一下鼻子和下雨之间关联的谬论,我也找不出什么证据反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混沌原理很实用和
期刊
以长期投资者的眼光去看这个行业,经过10年的发展,基金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好时候,在从如今开始的日子里,是否会出现前文那位悲观预言者说的行业阵痛?我们不妨猜度未来,并且持续坚守投资原则。    猜想一:熊出没注意    特别是当市场逆转时。彼得·林奇在回忆美国基金行业类似的全盛时期这么回忆,这段记录的主角是林奇的母亲,在黄金的60年代,美国基金销售员队伍庞大,遍布全国,他们不停给各家各户打电话推销基
期刊
从1997年《开放式基金管理办法》颁布至今,中国基金业走过了10年的历程。这个10年,是中国基金行业是从量变到质变的10年,因此别具纪念意义。应网易之邀,华夏基金市场推广部总经理周林林女士与《钱经》杂志的主编王东先生做客网易策划的“基金这十年”沙龙现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的基金行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百姓的生活。  据《钱经》主编王东的介绍,基金行业发展从来都与国民
期刊
蓝筹股泡沫比罂粟花更加美丽动人,它聚集了股市里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和现实里的罂粟花一样,这蓝筹股泡沫同样也是有害的。因为既然是一种泡沫,那它不可避免是要破灭的,因此这就给市场制造了巨大的投资风险。    罂粟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它那五颜六色的花朵,常常令人赞不绝口。但罂粟花是有毒之花,因为它的果实——罂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在我国对罂粟种植是严加控制的,除了药用科研外,一律禁止种植。这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