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课应注重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986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注重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本文通过对一篇大学英语阅读课文的个案分析,论述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有助于学生理清阅读文本的结构、上下文,而更为重要的是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及要旨达到更深入、更充分的理解。文章还论证了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篇分析;语言赏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0-0058-4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it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 appreci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 lesson from College English,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 appreciation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a deeper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context of the text, and above all, the content and message of it.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practicabi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language appreci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Key words: teaching reading,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appreciation
  
  1. 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三个不同层次要达到的目标都有明确要求(教育部办公厅,2007)。《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也提出“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大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拟对本人执教的大学英语精读课中的一篇课文作个案分析,从语篇分析的宏观和微观角度以及对语言的赏析对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略陈个人管见,旨在抛砖引玉。
  
  2. 课文宏观结构语篇分析
  
  课文题目:《A Kind of Sermon(权进一言)》(董亚芬,1999)。这篇课文的结构属“分析性论述文”,这类文章通常以演绎的顺序展开。
  1. 开始先提出某个问题或现象,引出主题。
  2. 接着解释其产生的原因或分析造成的后果。
  3.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或对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展望。
  从语篇宏观结构来看,整篇文章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论述层层展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建议合理,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阅读课的教学一开始抓住课文语篇宏观结构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从上下文的互相联系中理解文章的主题,充分领会作者的意图。教学法专家哈里斯Z. Harris说:“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连接的语篇中。”(1952:357)传统的阅读课教学往往偏重于词、句或语法的精讲细练,很少注重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这种偏重于词、句或语法点的精讲细练虽说对课文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但仅局限于这一层面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篇理解的能力,以获取更多信息。“阅读理解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活动。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立足于对篇章的整体分析、理解和概括,这样学生一开始就能把握住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并由此可以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进行理性的思考”(马乐文,2004:127-128),这样也就形成了读者和阅读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3. 课文微观语篇分析
  
  语篇的微观分析包括辨认词义、语境中猜测词义、理解句法结构、运用语法知识进行篇章连接和逻辑语义衔接的分析。然而语篇的微观分析仅局限于表层理解,只有结合语篇的宏观分析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显性及隐性含义。
  3.1 抽象逻辑语义衔接分析
  语篇中有两个重要的成分:连贯和衔接。连贯主要指语篇中各成分之间在意义上的一种相互协调关系。衔接指句与句(或群)之间在逻辑意义上的连接关系,也就是语义的衔接。
  语法专家章振邦认为“语篇的连贯与衔接是由词汇、逻辑、语法这些手段来实现的”(转引自胡壮麟,1994:85)。衔接词是语篇衔接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成分。通过衔接词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
  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一些连词、衔接性副词、介词短语等来连接逻辑意义和语义。例如:“and”、“because”、“but”、“or”、“when”、“while”、“if”、“once”、“of course”、“just as well”等等。
  语言学家H. G. Widdowson指出语义上连贯的篇章可以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纽带(1979),有些学者称为隐含性连接方式。课文作者在文中除了运用一些衔接词作显性连接,还运用不少隐性衔接,即没有衔接词的衔接,进行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使全文在逻辑和语义上如行云流水,一泻千里。
  例1. 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从学生、教师和作者个人三个角度论述了为什么学生难以取得进步。
  虽然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没有衔接词,但作者在第二段的句首用了“It may not seem...”的句型,使语气婉转,在逻辑意义上起了隐性转折作用。这一句在逻辑意义上与文章开头的第一句是密切相连的,是对主题句的进一步扩展和补充说明。
  例2. 第三段和第四段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顺畅。
  第四段句首“Of course this is not true.(这显然是不对的)”是个非常简单的句子。实际上它并不简单,对有些学生来说并不能完全理解。因此,不能孤立地分析一个句子,因为语言不存在于一连串的单词和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联系的语篇中,即语篇不是句法单位,而是意义单位。因此,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也应该超句层地分析和理解。
  首先,这句话在逻辑和意义上是紧接着上一段最后一句话的。指示代词“this”指代的是上一句学生说的话:“The more I learn, the less I know.(我学得越多,懂得越少。)”介词短语“of course”是衔接性词语,起衔接作用,通过增强某一新的信念或证据,从语义上强调或加强作者下面提出的观点。而“Of course this is not true.”这一整个句子在两段之间起了很好的隐性转折作用。作为两段之间的过渡句,它还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句的逻辑,引出下句作者的看法(“what”引导的这一句就是作者的观点)。同时在逻辑和语义上,它是前两段作者所分析原因的进一步递进。
  3.2 同构衔接分析
  同构衔接与修辞学中的排比相近,但修辞学中的概念不等同于语言学的概念。结构衔接不光指形式上的相似,也不光指语义上的相似,而是要求形式和语义的统一(胡壮麟 ,1994:85)。
  例1.课文的第五段中作者对学生们提的建议有五个“read”,这几句的句型结构是:
  动词read+宾语或what从句+定语或否定词组。
  这几句不仅是词汇同义,还有结构的相同,使语气贯通,意义鲜明,逻辑性强。作者运用了句首重复(anaphora)、交替或添加等手法,即为避免完全重复同一结构和词语所造成的单调乏味,在不改变原结构的情况下,以同类词语替换原结构中的某一词语,尤其是否定词的替换使用。否定词“but not”、“rather than”、“not”引导的短语和前半句形成对照,增加了文章的力度,使语义丰富,念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例2.第六段,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作者用了“It’s(no)+动名词”的结构。
  这几句结构整齐、节奏明快、语义突出,同时句式匀称、音韵铿锵,能有效增强语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达到了很好的强调效果。
  3.3 隐性语境分析(字里行间的意蕴/意义)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仅局限于表层结构的讲解是不够的,更应强调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只有结合语境和语篇分析,才能理解作者要真正表达的思想和语义的连贯性(马乐文,2004:127)。
  例:“It ain’t what you say. It’s the way that you say it.(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第三段)”。这是一句口语化的、不太符合语法的句子。两句间虽然没有衔接词,却具有隐性连接关系。其实这是“not...but...”的句型。本句较为正式、完整的写法应是“It isn’t what you say is important, but It’s the way that you say it is important.”从句子结构来看,学生难以理解作者真正的内涵意义。只有结合语境和语篇分析,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文章的主题是讨论学生到了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深感困惑的问题。在上文的第二段中,作者提到“高级阶段学生们面对的是令人难懂的习语、成语,陈词滥调和现成的短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下文的第五段中,作者在对学生的建议中说:“read as much as you can and try to remember the way it was written rather than individual words that puzzled you.(要尽量多读并设法记住各种表达方式,而不是那些让你费解的个别单词。)”笔者认为这两句句子中的关键词是:“在不同的语境中(in different contexts)”和“表达方式(the way it was written)”。因此,“It aint...It’s the way”这两句强调的是语言表达方式或语言运用能力。“ain’t”这一戏谑的口语形式使作者轻松的口气、就事论事的态度跃然纸上,作者把他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有机地完整地贯穿于语篇中。到了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教学的重点应由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变到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种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又谈何容易?知识易教,能力难培养。正是这句不太符合语法的句子阐明了在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由知识向能力转变的这一特点,而这正是学生倍感吃力的阶段(田兵,1998)。
  
  4. 语言赏析
  
  阅读课教学注重语篇分析的同时,“对构成语篇思想内容上的词语和句子还需要在阅读中赏析,这样理解才能得到升华,才能欣赏、评价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境”(王晓青,2001:95)。语篇分析和语言赏析二者的结合可引导学生进行感受性阅读(receptive reading,发掘作者的意图)、响应性阅读(response reading,琢磨作者的意图)和反思性阅读(reflexive reading,强调读者主动进行思考)。这几种阅读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因为语言赏析注重了语篇中的语言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从而了更深入、更充分地接受和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和要义。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类比、隽语、习语等修辞手段使课文表达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幽默诙谐,避免了议论文通常因其严肃性会有空洞乏味之感。
  4.1 明喻 simile
  例1 ...not as vital to making oneself understood(第四段)
  例2 ...just as it was to propose a practicable short-cut...(第六段)
  4.2 暗喻 metaphor
  例:A Kind of Sermon(题目)
  语言赏析是指跳出语言本体的框框,从语言的使用和丰富性出发去深刻理解语言表达的含义。从这点出发,便不难理解作者用“A Kind of Sermon”作为课文标题的良苦用心。在语言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为什么难学,教师为什么难教,学生应该如何学,教师应该如何教,作者真诚地希望他的听众能从他的讲话中有所感悟。
  “Sermon”原义为“基督教的布道,或长篇乏味的说教”。作“说教”解时有贬义。课文标题用此词有自嘲之意,因为文章内容确实是告诉人们怎么做。如果“Sermon”一词换成“Advice”或“Suggestion”这类意义的词必然会逊色不少。然而,作者又不愿采用一本正经的说教方式,故在“Sermon”一词前加上了口语化的“a kind of(不那么一样、不那么确切)”。因此,课文标题既严肃又不失轻松、幽默感,作者的这一写作风格贯穿于课文的始终(田兵,1998)。
  4.3 类比 analogy
  第三段中的“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是英语中的一句谚语,字面意思是“你可以赶马到河边,但是你无法逼马饮水”,其含义是说,你可以提出好的建议,但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这类似于汉语中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是教师面对教学困难而又一下子又找不出可行方法时的一句托词。这句话表现出的不尊重人,是因为把学生与马类比。
  4.4 似非而是的隽语 paradox
  The more I learn, the less I know.(我学得越多,懂得越少。)
  这句句子从字面上看不合常理,前后自相矛盾,但结合语篇从上下文来看,它颇具道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学生在学习语言的高级阶段所抱有的困惑不解的矛盾心理。这句的隐含义为:在学习语言的高级阶段,学生接触晦涩难懂的英语习语、短语和复杂的结构越多,就觉得掌握得越少或实际运用得越少。
  4.5 习语 idiom
  lead a horse to water、for his part、amount to、pick up、come across、wash one’s hands of、fall outside the scope of
  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化,富有实感;使原本枯燥的“说教”变得幽默诙谐,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加深读者对作者意图和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5. 结语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往往是教师花大量的时间讲解单词和语法,分析难懂的句子,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也是集中在个别的词与句上,其结果是“见树不见林”。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不时会听到学生提到以下问题:一篇文章的单词、句子都看懂了,但是文章主要讲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他们不甚理解。这与阅读课教学过多偏重于单词、语法的表层结构,而忽视了语言深层次的理解不无关系。大学英语阅读课应该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语篇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和语言赏析是“林—木—林”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会语言完整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作为载体所传达的表意和深意,从而向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达到全面的理解。而全面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和高级的理解,它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Harris, Z. Discourse Analysis[J]. Language, 1952(3): 357.
  Widdowson, H. G. 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Oxford, 1979.
  董亚芬. 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第五册[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85.
  教育部办公厅.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2007.
  马乐文. 发挥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J]. 榆林学院学报,2004(1):127-128.
  田兵.《大学英语》重点难点解析与同步训练(第五册)[M].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王晓青. 培养文体意识 体会语言内涵[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5.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WiKi这种面向社群的协作式网络写作平台的特点及其应用。文章首先简要阐明WiKi在写作教学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作者设计了一种基于WiKi的大学英语写作自主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学期的实践研究。实验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该写作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评价,他们的写作兴趣有显著的提高;作文评价结果也表明该写作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本研究对大学的英语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卫生类高职高专ESP教材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以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用护理英语》的编写为例,就如何编写ESP教材作了详尽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ESP教材;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蝙号]1006-2831(2009)04-0090-3    1 问题的提出    2000年国家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
期刊
摘要: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到底是以史纲教学为重还是以文本教学为重,是一个长期以来富于争议的话题。在当前课时严重不足、学生阅读心态浮躁的条件下,笔者以为任课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把重点放到文学史纲的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文学文本的历史语境阐释,指引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文本解读和赏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史;文本;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关联翻译理论,从语义关联、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三个方面对广告语“Impossible is Nothing'’和它的中文译文“没有不可能”进行评析。从关联角度看,除了语义关联有所欠缺外,该广告语在联想关联和文化关联方面均达到最佳关联。  关键词:广告语;关联理论;最佳关联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04-0103-3   
期刊
摘要:《到灯塔去》中,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不仅实践了作家的艺术创作理想,而且极大效度地参与了作家探索世界、思索生活的过程。 《到灯塔去》所实验的象征主义和其展现的男女两性不同的精神文化在叙述与被叙述、表现与被表现、突出与被突出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达到了互为利用、相得益彰的效果。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象征;两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鳊号
期刊
摘要:《俄狄浦斯王》所蕴含的弑父型父子关系对西方文学的母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围绕这出悲剧的争论千百年来绵延不绝。悲剧似乎印证了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广泛存在。但从故事情节看,俄狄浦斯又是这一出命运悲剧的直接受害者。悲剧的发生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为主人公所知,故人们对俄狄浦斯的责难过于苛刻且缺少充足的理由。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悲剧;弑父型父子关系;索福克勒斯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文学翻译者不是仆人也不是自由创造者,愚笨的“忠诚”可能会导致真正的叛逆,而巧妙的“叛逆”反而会显出真正的忠诚。本文将通过张谷若和董秋斯《Dav,d copperfield》两种中译本的比较来阐明文学翻译中的再创造性叛逆。  关键词:文学翻译;再创造性叛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CBE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培养能力为基础、注重个性的教育,充分体现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回顾已存在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本文拟基于CBE教学理念,创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突破课堂课时的限制,实现相对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两位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目的语使用情况为例,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对教学策略选择的制约。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教师理念研究成果的回顾,探讨了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关系,旨在帮助教师和管理部门充分意识到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培养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本文属案例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目的语;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H319.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潜伏的诸如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不断突出,而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笔者所在成都纺织高专该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以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课程设置提供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成都纺织高专;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