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各级管理部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档案工作不仅承载着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密部分,更会对国家安全、企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各级部门对档案管理的高度重视,也就是为国家安全、企事业发展做了良好的后方保障。
关键词:档案管理;保密性;对策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一原则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1.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这是档案工作原则的核心内容,其含义一是档案事业由国家统一领导,各级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档案工作的领导;二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和同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三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对档案实体由各级档案机构分别集中统一管理。2.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3.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档案管理人员需认识到工作职责
1.正确认识档案数字化人员的职责。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致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架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人员要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
2.正确认识绝密档案的管理和保密认识。绝密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国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绝密档案。
(1)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2)绝密档案应与非绝密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3)绝密档案具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数字化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
3.正确认识档案涉密情况的变化。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其中升密是极少数的,也是暂时的;大多数的,总的趋势是降密,直至解密。其变化原因有三:一是保密范围的变化;二是密级文件作用的变化,原来的密级文件指导作用与现在工作不相适应,已失去了指导作用,为此立档单位废掉了此类文件,密级自然消除了。三是保密时限的变化。原馆所存档案涉密文件,只标有密级而没有保密时限,多数都是超期服役,应依据档案涉密内容的变化掌握划密标准,严防密级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长或偏短。
三、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保密性
1.部分单位与个人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很多领导及保管员对档案的管理和归档敷衍了事,自认为档案不过是走走样子,事过境迁的手抄本而已,没有太大用处,正是这种思想使各单位的档案保密性大大降低,甚至泄密,使单位蒙受重大损失,这是对档案不够了解和思想有误区的重要表现。
2.部分单位档案室的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个别单位未设有档案室,档案都是零零散散的寄存于各办公室或个人手中,这就给档案的保密性高低带来巨大挑战,极容易泄密。而有的单位即使设有档案室也不被重视,把档案室置于最不好的位置,或档案室内空间过于狭窄,这种情况对于档案多的单位就会带来存储空间不足,或由于屋内潮湿,不及时打理,造成档案杂乱,甚至虫蚀鼠咬使档案破损,使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大大降低。
3.管理档案的人员水平不高,不够专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为二线退休职工或新入职员工,这些档案保管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摸不到规律,这就使得在管理档案的流程中,如:收集、整理、归档、装订时造成收集不全面,整理不够分明,归档不够准确,装订不够细致从而使档案的保密性降低,而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够负责,甚至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其次一些归档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就更不用谈其保密程度了。
四、提高档案工作保密性的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加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档案工作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過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
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代发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使其保密性措施加以完善,档案保密性达到合理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欣.试析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2]庞延莉.浅谈保密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8期.
[3]严伟.怎样做好档案管理保密性工作[J].《科技展望》.2015年35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保密性;对策
一、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档案法》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一原则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1.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这是档案工作原则的核心内容,其含义一是档案事业由国家统一领导,各级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档案工作的领导;二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和同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三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对档案实体由各级档案机构分别集中统一管理。2.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3.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档案管理人员需认识到工作职责
1.正确认识档案数字化人员的职责。不坏、不丢、不散、不乱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不坏,就是使档案保管得完好无损,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不丢,就是使档案绝对安全,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不散,就是要求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不致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不乱,就是要求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档案架整齐规范,有规可循,有目可查。档案保管人员要时刻警惕,防止档案的损坏,确保档案的安全。
2.正确认识绝密档案的管理和保密认识。绝密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确保国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须管理好绝密档案。
(1)绝密档案的调阅、移出、销毁等应严格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经指定领导人审批,认真履行登记、签字手续,任何人无权擅自调阅。绝密档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2)绝密档案应与非绝密档案分别保管。要设保险柜、保险锁、防盗器,从保管条件上确保绝密档案的安全;(3)绝密档案具有知密早、知密多、知密深的特点。档案保密工作好与坏,数字化人员的素质是个关键。
3.正确认识档案涉密情况的变化。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密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件贯彻的情况变化的。基本变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其中升密是极少数的,也是暂时的;大多数的,总的趋势是降密,直至解密。其变化原因有三:一是保密范围的变化;二是密级文件作用的变化,原来的密级文件指导作用与现在工作不相适应,已失去了指导作用,为此立档单位废掉了此类文件,密级自然消除了。三是保密时限的变化。原馆所存档案涉密文件,只标有密级而没有保密时限,多数都是超期服役,应依据档案涉密内容的变化掌握划密标准,严防密级偏高或偏低,密期偏长或偏短。
三、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保密性
1.部分单位与个人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很多领导及保管员对档案的管理和归档敷衍了事,自认为档案不过是走走样子,事过境迁的手抄本而已,没有太大用处,正是这种思想使各单位的档案保密性大大降低,甚至泄密,使单位蒙受重大损失,这是对档案不够了解和思想有误区的重要表现。
2.部分单位档案室的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个别单位未设有档案室,档案都是零零散散的寄存于各办公室或个人手中,这就给档案的保密性高低带来巨大挑战,极容易泄密。而有的单位即使设有档案室也不被重视,把档案室置于最不好的位置,或档案室内空间过于狭窄,这种情况对于档案多的单位就会带来存储空间不足,或由于屋内潮湿,不及时打理,造成档案杂乱,甚至虫蚀鼠咬使档案破损,使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大大降低。
3.管理档案的人员水平不高,不够专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为二线退休职工或新入职员工,这些档案保管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摸不到规律,这就使得在管理档案的流程中,如:收集、整理、归档、装订时造成收集不全面,整理不够分明,归档不够准确,装订不够细致从而使档案的保密性降低,而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够负责,甚至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其次一些归档材料还不够真实和准确,就更不用谈其保密程度了。
四、提高档案工作保密性的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要注意加强干部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档案工作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過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
2.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国外档案管理很多已使用计算机,就是在国内,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的也越来越多。实现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势在必行。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单位特点和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单位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
4.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必须要紧紧联系时代发展要求,要从观念上更新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使其保密性措施加以完善,档案保密性达到合理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欣.试析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原则[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2]庞延莉.浅谈保密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2年8期.
[3]严伟.怎样做好档案管理保密性工作[J].《科技展望》.2015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