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动教育在一个人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小学教学中,应该将劳动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日常教学为渠道,以各种实践活动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培养,促进学生的劳动能力提升,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途径和方法
引言: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应该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在学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落实劳动教育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获得勤奋感。本文就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展开讨论。
一、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德育、体育文化、美育、美育的作用。在德育背景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接触大量课堂教学要素,提高生存智能和发展趋势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实际上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德育的一次大转变。农村小学重视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产生适当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学生转各类工作。他们自身的行为和个人行为对于他们培养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的行为意识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将学生塑造成为社会发展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当代人。道德教育的威胁。如今,许多学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里。他们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无论是家务,还是自己的衣服鞋子,洗衣,都由父母代劳,导致学生的功课。观念浅薄,日常生活自控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早已成为迫切需要。学生可以根据工作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也可以培养珍惜他人工作的好习惯。此举旨在塑造学生勤劳朴实,勤奋与怨恨的精神本质,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在农村小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身为少先队辅导员,应该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以日常的劳动技术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活动、主题活动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明确教育目标,引领劳动教育
为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农村学生掌握各种工作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产生适当的劳动意识,需要扩大劳动教育的范围,确立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帮助学员塑造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大量劳动技能,塑造热爱劳动、忠于祖国的情怀,珍惜劳动所得,将学生带入新时代。具有技术能力、适当的工作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的新人才。
2.劳动教育课表化,放在重要教学位置
作为少先队高校辅导员,农村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以高校为重点,让劳动教育引起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将劳动课纳入课程设置,少先队高校指导教师要与高校领导沟通,确立劳动课要求。所有教师都不应挪用劳动课。必须建立担任劳动班课堂教学的教师。自己课堂教学的日常任务,认真准备教案,用心教学。建议各学科教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劳动教育阵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明白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劳动其实是一种传统德性塑造学生适切的工作洞察力,能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学生感受工作的風格和乐趣。
3.开设校本课程,提升劳育实效
建立以劳动课为标准的拓展班,该村具有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服务平台。农村学校的广泛的工作班可以带领学生到周围的田地帮助农民种植、收割、拔草和捕虫。拓展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学员自身服务项目、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三个层次。自助项目是学生完成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清洁和家政的事情;家务是指帮助父母或祖父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打扫房间,整理庭院,协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农活。为更好地促进延伸课程的实际效果,每个学生可以在学年期间为公司设立家务卡,以便在父母的帮助下记录在家工作的情况;社会化服务由高校组织或由工作技术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活动。比如,在运动场周边区域种植花卉,利用该区域作为高校的实验场地,让学生工作,将在家学到的工作方法应用到花卉种植中。用劳动实践为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另外,还要依靠村委会,建立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点,学生们定时参加劳动,到镇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敬老院,搞卫生,在村落中维持街道秩序,宣传交通法则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劳动中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
4.密切家校联系,培养劳动习惯
在农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实现良好的家校共育,在学校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安排好学生的各项劳动活动和劳动行为。例如:让学生自己洗自己的衣服、红领巾,自己订扣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独立自主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学做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让他们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学会分担家庭责任,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也能为学生提供舒适、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们也会做孩子劳动的监督员,真正的实现家校共育下,对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劳动习惯。
结论:劳动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丰富的教育形式,融合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劳动态度,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们步入社会成就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洁琰.在小学劳技课堂中渗透美育[J].新课程,2021(30):218.
[2]吴艳.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班级场”的初步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0):165-166.
[3]李娜,王美玲,李冰冰.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影响因素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1):30-38.
[4]杨敏.提升学生动手与生活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基于劳动技术教育视角[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07):29-33.
【关键词】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途径和方法
引言: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也明确指出,应该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明确劳动教育在学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落实劳动教育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获得勤奋感。本文就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展开讨论。
一、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德育、体育文化、美育、美育的作用。在德育背景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全面接触大量课堂教学要素,提高生存智能和发展趋势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实际上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德育的一次大转变。农村小学重视劳动教育,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产生适当的劳动意识,有利于学生转各类工作。他们自身的行为和个人行为对于他们培养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的行为意识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将学生塑造成为社会发展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当代人。道德教育的威胁。如今,许多学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里。他们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无论是家务,还是自己的衣服鞋子,洗衣,都由父母代劳,导致学生的功课。观念浅薄,日常生活自控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早已成为迫切需要。学生可以根据工作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也可以培养珍惜他人工作的好习惯。此举旨在塑造学生勤劳朴实,勤奋与怨恨的精神本质,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在农村小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身为少先队辅导员,应该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以日常的劳动技术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活动、主题活动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明确教育目标,引领劳动教育
为更好地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农村学生掌握各种工作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产生适当的劳动意识,需要扩大劳动教育的范围,确立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帮助学员塑造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掌握大量劳动技能,塑造热爱劳动、忠于祖国的情怀,珍惜劳动所得,将学生带入新时代。具有技术能力、适当的工作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的新人才。
2.劳动教育课表化,放在重要教学位置
作为少先队高校辅导员,农村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以高校为重点,让劳动教育引起全体教师的高度重视。将劳动课纳入课程设置,少先队高校指导教师要与高校领导沟通,确立劳动课要求。所有教师都不应挪用劳动课。必须建立担任劳动班课堂教学的教师。自己课堂教学的日常任务,认真准备教案,用心教学。建议各学科教师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劳动教育阵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明白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劳动其实是一种传统德性塑造学生适切的工作洞察力,能够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学生感受工作的風格和乐趣。
3.开设校本课程,提升劳育实效
建立以劳动课为标准的拓展班,该村具有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服务平台。农村学校的广泛的工作班可以带领学生到周围的田地帮助农民种植、收割、拔草和捕虫。拓展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学员自身服务项目、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三个层次。自助项目是学生完成自己的状态、自己的清洁和家政的事情;家务是指帮助父母或祖父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打扫房间,整理庭院,协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农活。为更好地促进延伸课程的实际效果,每个学生可以在学年期间为公司设立家务卡,以便在父母的帮助下记录在家工作的情况;社会化服务由高校组织或由工作技术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活动。比如,在运动场周边区域种植花卉,利用该区域作为高校的实验场地,让学生工作,将在家学到的工作方法应用到花卉种植中。用劳动实践为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另外,还要依靠村委会,建立公益劳动社会服务点,学生们定时参加劳动,到镇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敬老院,搞卫生,在村落中维持街道秩序,宣传交通法则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劳动中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
4.密切家校联系,培养劳动习惯
在农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实现良好的家校共育,在学校和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安排好学生的各项劳动活动和劳动行为。例如:让学生自己洗自己的衣服、红领巾,自己订扣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家长也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独立自主的机会,例如让他们学做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让他们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学会分担家庭责任,提高他们的家庭责任意识。通过一系列的劳动实践,也能为学生提供舒适、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家长们也会做孩子劳动的监督员,真正的实现家校共育下,对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劳动习惯。
结论:劳动教育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丰富的教育形式,融合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劳动态度,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为学生们步入社会成就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洁琰.在小学劳技课堂中渗透美育[J].新课程,2021(30):218.
[2]吴艳.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班级场”的初步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60):165-166.
[3]李娜,王美玲,李冰冰.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影响因素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1):30-38.
[4]杨敏.提升学生动手与生活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基于劳动技术教育视角[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07):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