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上的罗托露亚

来源 :民间文化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850年,第一批进驻此地的毛利人给这个杳无人烟的岛屿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长云袅绕之岛”。到了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布在北岛和南岛的许多地方。他们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获取食物并开始进行着简单的贸易活动,毛利文化日渐形成,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
  
  地热之镇
  
  罗托露亚距奥克兰277公里,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澳洲大陆板块在此接触,所以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地震。一到罗托露亚,你会立即感到这里别有洞天,甚至特别到每一个角落中的气息——到处弥漫着硫磺的气味。附近地热区内的间歇喷泉不时射向空中,沸腾的泥浆池不停地散发着刺鼻气味,地热池塘热气蒸腾。这一切构成了万花筒般色彩斑斓的景色。
  罗托露亚市不建高层楼宇,房屋均按防震特殊设计,家家都采地热取暖,温泉遍布此地。城内外的花园里、山坡上、马路边的沟渠,都冒出来自地心的白烟。城郊开辟了地热奇观的旅游点,有全球闻名的间歇喷泉,每天上午10点15分准时喷出灼热的水柱,高达15米。就在这间歇泉景区,烟雾渺渺、白茫茫一片的景象让人有种梦幻的感觉——不过,刺鼻的气味又可以将人轻易地拉回现实中!在间歇泉的前方有块休息区可供游客坐下观赏间歇泉,混凝土的地面看似没啥特别,当坐在其上才知暗藏玄机——它是热的!原来此处也是地热散发之处,仔细瞧瞧,还可发现丝丝白烟从细缝中冒出。坐在其上感受地热时,我心中突然闪过一个无厘头的念头,或许有痔疮、香港脚的人应该多在这儿坐坐,说不定……嘿嘿……能“不药而愈”哦!附近还有活泥浆池和火山彩池,多冠以“魔鬼”和“雷暴”等风格的名称,顾名思义,可知此地险恶。这个背山面湖的小镇,枫叶如火,百花盛开,景色迷人,其实它的安祥中孕含着危机。此处有无数裂缝直通岩浆沸腾的地心深处,一旦爆发出来,全城将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就在这么一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却有一个波平如镜的罗托露亚湖。美丽的罗托露亚湖正是由于过去频繁的火山活动形成的。假如说山脉是大地的肌肉,那么湖泊就是他明亮的眼睛。罗托露亚湖面时而烟笼雾罩,瞬间却又清朗澄澈,水面天鹅游弋,徐徐划破白云蓝天的倒影。秋日金色斜阳下的白桦树下,我流连徘徊,甚凉的秋风,吹起愁思几许的落叶,也送来水鸟的引吭高歌。
  这里有一个传说,多年前一对毛利青年恋人,因家族世仇不能结合,被生生分隔在此湖两岸,日夜以歌传情。在毛利村中曾听过一对毛利少男少女唱这首歌,全曲均用无伴奏轻唱,歌声凄婉,充满思念和期待。男女歌手俊美健硕,像两尊雕像……如今徜徉湖畔重温此曲,倍觉如梦似诗,万般柔情。
  
  舞&嫁给我
  
  罗托露亚可说是集合毛利精神与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城市。在此,游客不仅可透过文字、图片、雕刻等记载,对毛利民族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深入到毛利族人的村落中探访时,还可以接触到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等,了解到他们特有的风俗,并领略毛利族人的热情心性。瞪眼吐舌的毛利武士出迎村口,要我们选一首领与之交涉,宣布众人不得言笑伸舌和蹲下,违规者不准入村,原车送回。我觉得这一噱头很有心思,虽然大家明知这是观光节目,但在凝重的气氛中,却觉得有一种步入险境的紧张心情,没有一个人敢笑或者出声。
  毛利人最早是亚洲居民,三世纪时向南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亚群岛迁徙。当欧洲人还在怀疑地球的彼端有没有大陆时,位于夏威夷南方的夏威基(Hawaiki)岛民,已乘着木筏向南方探索,并在公元850年来到了新西兰。第一批进驻此地的毛利人给这个杳无人烟的岛屿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长云袅绕之岛”(Aotearoa)。
  到了公元1200年,毛利人已分布在北岛和南岛的许多地方。他们从丰富的自然资源中获取食物并开始进行着简单的贸易活动,毛利文化便日渐形成,并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
  虽说毛利族只是少数民族,但毛利文化可说是新西兰文化的精髓。毛利人可说是天生的艺术家,对音乐具有极敏锐的感受力,而他们的肢体动作,好似信手拈来皆韵律,仿佛配上音乐即舞蹈。对艺术感受性这么强的民族,多半都拥有热烈的情感,浪漫的心性,及开朗的胸襟。也许正因为如此,当毛利人接触外来文化后,很本能地,便将他们从传教士那儿学到的赞美诗音韵及和声,融入自身的情感,幻化出另一种风情的音乐与舞蹈来。
  “波依舞”是极具代表性的舞蹈,体现了毛利女性的婀娜多姿、柔美舒缓。“波依”是一种用马蔺草编织的白色小球,小球的一端用细绳牵动,在音乐的伴秦下,演员将小球有节奏地上下舞动,左右绕行,像水流星一样在空中划出变化多端的优美弧线。小球还不时地碰击演员的头部和身体,发出悦耳的声响。
  男子的舞蹈称为“哈卡”,以表现战争题材的勇士著称。舞者赤裸着上身,下着黑黄色相间的草裙,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有时还手持武器,刀剑相击,铿锵作响,并伴以高声喊叫。
  看罢毛利歌舞便去享用毛利大餐,毛利语叫“罕仪”。将食物埋在预先烧热的石块下面煨熟。味道平平,但用餐时主人不时打诨说笑,气氛很活跃。告别时与村长行毛利式的碰鼻礼,一位英国姑娘与村长多碰了几下鼻子,旁观的毛利人叽里呱啦大叫起来,装作要姑娘留下,有的还向村长道喜。导游笑着宣布,按毛利人风俗,一个女人与男人碰鼻超过两下,即表明愿意嫁给对方,所以今晚村长要娶英国姑娘为妻了!游客们一齐鼓掌,姑娘狂奔上车,众人尽兴而归。
  从原住民村庄建筑、雕刻、舞蹈、音乐等方面看,玻利尼西亚人种的毛利人在文化上相当发达。比如说,在雕刻方面,无论是城塞入口的石雕、独木舟上或集会场所前的雕刻,举凡骨头、贝壳、玉石等等皆不相同,处处可见毛利人精湛的雕刻构思与技巧,而其中又以刻上蒂奇(Tiki)的绿玉,被毛利人视为护身符,更为珍贵。
  最初来到新西兰的欧洲人是荷兰的航海家Abel Tasman。1769年,英国皇家海军的James Cook船长也来到这里并宣称此地为大英帝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政府又和当地人签订了《怀当条约》(Treaty of Waitangi),由此,英国人正式取得新西兰管治权,名正言顺地当家作主起来。直到1907年,新西兰才恢复自由身。而当晚表演的毛利人仍坚持说,他们是唯一未被白人击败的民族,只不过被白人带来的病菌弄得软弱无力罢了。无论怎么辩解,反正是败了,而昔日骁勇的武士,只能持钝矛木刀,起舞以娱到访的游客。
  回程坐了三小时的巴士,途中一直在回味罗托露亚的湖光山色,缭绕的清烟弥漫了一城天空,让这个观光小城宛若空谷中的幽兰,清丽中自有遗世独立的脱俗……窗外忽见万家灯火,“千帆之都” 奥克兰在微微的夜雨中,显得那么华贵,那么妩媚,笑迎着我们的归来。
  
  “民间”提示:
  
  行:
  新西兰南北长1,600公里,最宽的地方有450公里。包括所有大小的岛屿,总面积约为270,500平方公里,与日本、英国大致相当——大得足以包罗千姿百态的湖光山色,而又小得让你能够将绝大多数的美景尽收眼底。许多旅游胜地之间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
  长途汽车:城市纵横汽车公司(InterCity Coachlines)在南、北岛经营最大的运输网,而纽曼斯汽车公司(Newmans Coach Lines)为北岛和南岛的主要观光路线提供服务。大多数目的地每天都会发好几班车。通常不需要事先订票,但是在比较偏远而每天只有一班车的地区,最好事先订位。
  火车:你还可在新西兰进行各种赏心悦目的火车观光旅行。火车上出售简单的餐饮,途中还有描述特殊风景区和历史地点的解说。通常新西兰火车观光服务也提供优惠车票。
  
  住:
  不管你的预算是多少,在新西兰都能找到各种档次的住处。
  豪华酒店:在大城市和度假胜地有凯悦(Hyatt),南太平洋(Southern Pacific),喜来登(Sheraton)和泛太平洋(Pan Pacific)等国际连锁大酒店;
  度假村:每个度假村都各有风格和魅力,其中许多是因其美味佳肴而出名。有些度假村还提供专业向导;
  私人旅馆和小旅社:这些小旅馆通常是在舒适的,重新装修的老建筑物里。虽然可能要和别人合用卫生间,但古色古香的韵味和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抵销这些不便;
  自助旅社:旅行者在新西兰停留期间可选择在当地为自助旅行者提供的旅舍和招待所里住宿。大多数招待所都有一个设备齐全而且免费使用的厨房。但被褥、洗衣和床单需要另外付钱。大多数招待所都是私营的,但他们也可能是一个大型的自助旅行组织的成员。在这些组织里,自助旅行者廉价招待所(Budget Backpacker Hostels)是最大的一个,在全国各地有二百五十多个成员。另外,青年招待所协会(YHA)也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大型自助旅行组织,但是你必须是 YHA的会员才可以住进该协会在新西兰各地的招待所。
  
  购:
  首推羊毛制品,在新西兰这个羊比人多的国度,举凡羊毛内衣、羊毛被、羊皮靴等商品,不但是最佳的御寒衣物而且物美价廉。其它一些外围商品,如绵羊油、绵羊乳液、羊胎盘素面霜等,各式各样美容保养商品也应有尽有;
  毛利木雕值得一提,木雕工艺是新西兰原住民毛利人特有的文化艺术,绝不可少的雕刻图案是毛利人的精神象征“蒂奇”,“蒂奇”是毛利人的传统图腾,图案像是鸟类,也像是人类的胚胎,选购这样一件木雕工艺品,的确是富有纪念价值的;
  在罗托露亚,新西兰翡翠也是特产之一,毛利人则最常使用绿玉制成“蒂奇”链饰,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毛利人的护身符。至于价格则绝对实惠得令你咋舌;
  最后,不可错过的就是火山泥。此地地热区的泥浆土,是女性消费者心中无可取代的美容圣品。使用这种天然火山泥为原料研制而成的美容产品,能使肌肤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疗效。以火山泥研制而成的美容产品,如肥皂、敷面泥和乳液等,种类繁多,且在产地购买的好处,不仅只是价格优惠,同时也能确保其成份天然,绝不含任何不必要的添加物。
  
  食:
  来到新西兰就不能不试试毛利人的特有饮食,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在当地又很特别的芋头及地瓜。这两种食品我们常可吃到,但在新西兰,毛利人利用当地的资源——“地热”来烹调,使得芋头及地瓜这样家常的食品有了特别的滋味。因为罗托露亚的地热没有太重的硫磺味,所以蒸熟的食物自然也不会带有硫磺味,反而能显现出食物的自然原始风味。因此,芋头、地瓜和马铃薯等树茎植物也就成了毛利人的主食了。游客在此地享受毛利餐,当然少不了丰盛的肉类、海鲜,还外加一样“毛利甜点”,它是一种特制的蛋糕,有点像大家常吃的发糕,不过这种特制的蛋糕是放在蒸笼内,保持热烘烘的温度,吃的时候在上面淋上一种特制的调味汁,奶味香浓,非常可口,是让人一吃上瘾的别致点心。
  
其他文献
“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3月,胡宗南黯然来到台湾,暂且安身在花莲,当年曾统帅40万大军的他,身边只剩下了6名随从。  失败的阴影,前途的渺茫,都让胡宗南的心情极为低落。有一天,胡宗南走过花莲体育馆,来到海边,突然对他曾经的部下孔令晟说:“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自杀啊?这里真没有意思啊!”当自杀的念头闪过后,胡宗南对他的部下说:“我们不应该到这里来。”  1950年5月,台北“监察院”内
期刊
“熊”对“能”说: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  “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条腿都炸没了吗?  “王”对“皇”说:当皇上有什么好,你看,头发都白了。  “口”对“回”说:亲爱的,都怀孕这么久了,也不说一声。  “果”对“裸”说:哥们儿,你穿上衣服还不如不穿。  “比”对“北”说:夫妻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戴上博士帽就身价百倍了。  “臣”对“巨”说:一样的面积,但我是三
期刊
千年文化,千年感动。依稀间记得有词写道:金陵城上云锦,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长调流。琴声幻,堆绣艳,几时收?昆山城外相会,奔蜀州……  2003年6月29日,世界遗产大会将在法国巴黎召开。在这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决定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对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书上是这样定义的:“人们学习的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被告知和自创的知识、技术和创造力,还有他们在这一过程
期刊
岩画,学术界一般泛称"岩石艺术",也有使用"岩刻"或"岩画 " 两个术语的,还有因岩画所处地理环境之不同分别称做"崖壁画"或"洞穴画"的。岩画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人类早期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心理状态 (欲望、企求、恐惧、野心等)和审美观念等。   中国岩画分布密集而广泛。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历史背景、民族文化不同,各地岩画在内容、风格和制法上也明显有别。根据其地域特征,可分为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邮政发行的30分邮票,国人都不会陌生。但邮票中民居的确切位置到底在哪儿,大概就没多少人能说得出来了。  步入安徽黟(音同“一”)县宏村,当地导游都会首先将人们带到被他们称为“牛胃”的南湖边。站在“牛胃”旁,面对的是蒙蒙的乡间民居景色。大概是因为当地湿气比较大的缘故吧,湖光山色映衬下的安徽民居仿佛从油画中跃然面前。许多去过宏村的人站在宏村“全景图”前时,都会油然而生一种“似曾
期刊
夏季刚到,持续的高温就已经让人透不过气来,喝茶降暑成了一种时尚,下面就让我们相聚“民间”,相约品茗吧……  在广东潮州,你经常可以看到三五个人小坐一处,或在店的门边,或在巷子弄堂,围着一壶茶,家长里短,传闻掌故,无所不聊。他们的神态看起来闲适、从容。喝茶,在这里,既非姿态也与品味无关,而是成了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  在这个地方,颇受人们欢迎的是凤凰山盛产的功夫名茶——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 
期刊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  我曾两进独龙江,她特有的人文科学价值和未经雕饰的天然之美所构成的音响、光华和韵律至今仍在拨动我心灵深处的生命之弦。独龙江地区直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初,仍旧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末期,与中原地区的社会时差大约有5000年之久。这太古之民为一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
期刊
没有在地图上标示的地方    乌兹别克斯坦穆伊纳克小镇,仅仅40年前,还是全球第四大湖泊,面积达68000平方公里。现在,这个湖泊几乎全部消失了,只剩下50000平方公里的未在地图上标示的新沙漠。当然,目前卫星已经拍到了这片新的沙漠。    未被外来物种入侵的地方    位于南大西洋南部的冰帽岛——布维岛,是地球上最后一处没有更加危险的真实物种入侵的地方。自从1739年它被发现以来,布维岛附近一直
期刊
公元1659年,顺治14年,正午的北京。  街巷的宁静瞬间淹没在战马的嘶鸣声中。来不及躲避的众人转眼间被掀翻在铁蹄下。挥舞的长鞭,闪亮的弯刀,鬼影般的关外武士,叫嚣着,拥着一面大旗向紫禁城奔去。大旗上赫然写着“打牲乌拉总管衙门。”  顺治帝长舒一口气:“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究竟是什么让大清朝的九五之尊,长吁短叹,牵肠挂肚?一切都要从那面大旗以及那面大旗之后隐藏的秘密说起。  乌拉(也称乌拉
期刊
溯源    中国人对茶再熟悉不过了,人们讲究饮茶的方法、过程和茶汁的色、香、味,自唐代便开始了。而这一系列的“讲究”中,无一不与茶具有关。唐代盛行“煎茶法”,要求壶腹大、口大、畅流;五代、宋时期的“斗茶”则以“汤色”和“汤花”作为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现在很多茶艺室里斟茶时“凤凰三点头”的动作应源于此),这时的壶口小,壶嘴长而且弯曲;明、清茶人“泡茶”以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作为壶型变小的诠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