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健全人格素养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中国梦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道路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抱负。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青少年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主力军,青少年是否有健全的人格素养,决定着社会进步的水准。中华民族的梦想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而我们每个人具体的梦想是“中国梦”的真切展开。
  一、解读中国梦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民族复兴展览时首次提出。并进而把中国梦定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回望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开始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随之,中国人喊出了“救亡图存”的口号。但中日甲午战争的悲惨结局,使得先进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国要效法西方,必须先进行社会变革。于是,有了康梁变法,有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经过艰难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建立以权利、机会、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中国梦的美丽蓝图,越来越清晰。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需要的就是行动,即科学发展、脚踏实地、团结奋斗。
  二、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梁启超曾说:人活着就是一种责任,无论这个责任是大是小,都是在青年时期养成的。青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强则国强,年轻人有为,中国便一片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一)树立道路自信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史一再昭示人们,其他各式各样的道路、方案都没有能够行得通,惟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今天的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战火硝烟,但几十年来,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攻势始终未改其衷。他们在经济上实行制裁,政治上诱压兼施,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近些年境外敌对分子利用藏独、新疆“三股势力(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极力破坏我们稳定发展的社会局面,我们面前的任务同样艰巨。年青人树立道路自信显得重中之重。
  (二)弘扬中国精神
  鲁迅说:“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个民族魂,即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坚守精神家园”意即坚守和传承民族的精神、理想和文化。只有弘扬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复兴和发展,获得自知之明的自觉意识,这也是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感得以提升,精神找到皈依。进而成为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凝聚中国力量
  这种力量,蕴藏在文化之中,文化具有民族凝聚的重要功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有无形又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种族、阶级和时代的界限,将民族凝聚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这种力量蕴藏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中。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①。中华文化是统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弘扬中华文化,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故应大力弘扬。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吸取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和力量,形成优势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
  三、青少年健全人格素养
  健全人格素养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梦,是中国公民的共同梦想,青少年健全人格的素养是中国梦实现的加速器。
  (一)健全人格阐释
  在中国,对健全人格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研究的首推蔡元培,他认为:所谓健全人格内分为四育:体、智、德、美。这四育一样重要,不可放松一项。此四育对人的发展不仅各具独特功能,而且彼此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构成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西方,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的背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全面而和谐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等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西方传统的理想人格标准是围绕着理想的灵魂和自由意志这个中心展开的。古代推崇“美德至上”,文艺复兴时期主张发展人的潜能,提出“全才”观念,近代又提倡“真正自由人”为理想人格标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标准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结合在一起设计的,主张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中西方传统的有关理想人格的标准虽有其合理、科学的思想内涵,但有失偏颇,只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理想人格标准,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所以它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提倡的健全人格标准。显然,蔡元培的健全人格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理想人格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处。即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自己的人格在各方面都达到充分协调发展的人。   (二)健全人格素养
  健全人格素养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
  1、信念 理想信念是青年健全人格素养之一。有人说:一个国家梦想的高度,是由她的年轻人定义的。青年有了理想,国家才有未来;青年仰望星空,民族才有希望。在立志立德立学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信念,培养高尚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少年是青年的特殊群体,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强烈渴望和执着追求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应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2、自信 自信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标志,是促使人实现个性和才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前提。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相信自己肯定具有某种才能,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发挥自身才能来改变客观事物和环境。这一代青少年人生经历比较顺利,社会阅历浅,服务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相对淡薄;对党和国家的历史缺乏全面深刻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坚定的信仰。因此,青少年应该自觉学习,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观点,坚定三个“自信”,确立正确的三观,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
  3、意志 意志即以坚韧、持久的意志力来支持人的发展过程,以达到预定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郑板桥人生态度的自我表白。中国梦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没有每个人梦想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4、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一般认识,指个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依附于任何人,不为外在名利所束缚。这是人实现个性、才能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又一目标之一,自尊心强的人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认识。能正确面对自己,平和对待他人,理性看待社会,会内外兼修,养成良好心态。能主动承担责任,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须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群众对自己切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永远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国梦,人民群众都可以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进程中品尝到自身利益的果实,真正实现了人民的期待: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创造全体人民幸福生活。
  5、至善 求真向善是健全人格的关键要素之一。“百行以德为首”。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少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青年应从我做起,立德修身,锤炼意志,提升品格。自尊自信,积极向上,主动弘扬道德精神,践行道德理想。
  健全人格在一定意义上讲应是崇尚真、善、美,并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创新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正确的自我意识等,应该是完美的道德人格、智慧人格、审美人格达到内在统一的人。这就决定了健全人格在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整合作用。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担,历史地落在青年的肩上。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的青年将勇担重任。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向玉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8年4月1日.
  [2]魏长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自觉体现四个统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肖力、刑洪儒.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要求[J].河北学刊,2008(3).
  [4]梅醒斌.论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责任[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5]韩振峰.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N].河北日报2013.03.27.
  [6]潘守理.面向21世纪的人格教育探索性研究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3-11-01.
  (作者简介:李小平(1965-)女,山西方山人,青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其他文献
话剧《雷雨》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曹禺先生的首部戏剧作品,创作于1933年。它标志着“五四”以来中国话剧创作划时代的重大成就。《雷雨》一经问世便震动了中国话剧界。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1923到1925年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作品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故事内容,描绘了旧制度的必然崩溃的图景。一经上演,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后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看家剧目。之后又有上海话
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实现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学中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置问题情境,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形成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思维能力;实施策略;历史教学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半条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愚昧的民族;一个遗失了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文化建设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就是为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军乐阵阵,嘹亮雄壮;民乐声声,婉转悠扬。这不是专业乐团的演出,而是社区的军乐团、民乐团在排练。一招一式的《贵妃醉酒》尽显出“梅派”的雍容华贵;字正腔圆的《玉堂春》
摘 要: 孩子们每天参加运动是强身健体的需求,也是正规民族健康发展的需要。每当一群孩子在户外场地上尽情地玩着各种各样的球类游戏时,都会看到孩子们那矫健的身影和满足的笑脸,感受到孩子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体验到运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孩子们陶醉在体育活动中,享受着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在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中找到快乐。  关键词: 球类运动 幼儿教育 想象力  我园的特色是“幼儿园球类游戏”,在从教的这几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去年暑期以来,永康市青少年宫联合农村的文化礼堂开办“驻村少年宫”,开展农村青少年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熏陶、启迪、实践、传播,丰富农村青少年的假期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村里娃心中生根发芽。  一、寓教于乐,在活动中熏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驻村少年宫”活动全过程,落实到课程设置、教学管理、阵地建设的各个环节中。一是以中国梦教育抒发理想
摘 要: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善于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策略;电子技术;效率;提高  在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中,电子技术专业是职业技术学校的热门专业之一。当前社会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从青海大通上孙家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和青海同德宗日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就能证实,中华上下五千年,各民族民间舞蹈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旺历久不衰,成为传承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和民俗的载体。在中国56个民族民间舞蹈中,每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有各自的传承规律和体系,从中就能清晰看出,以人体动态保存与表现,在民间一定环境中进行传承的民间舞蹈所涵盖的文化特征。本文就以青海互助土族“安召”舞为例,概
文章阐述了在新形势下期刊编辑必须具备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精神意识和法律意识 The article expounds tha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eriodical ed
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是博物馆立馆之本。只有切实做好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才能确保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者必须狠抓安全基础工作,为实现文物安全工作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博物馆保护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我国博物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很大的规模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博物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博物馆形成了具有历史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综合机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