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之轻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myaccou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向溟和张彪在他们的创作中杜撰了一种类似麒麟式的未知动物:蠪螜。它既像冷血的四足爬行动物,有尾,嘴上有须;又有双翼,可收可放,具有神话般的亮色。艺术家近期的油画和装置中,蠪螜形象替代了具像人物,如同作品中的主角,频频亮相在当下一个个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现实图景中,构成了艺术家针对人类乃至宇宙命运的警世预言。显然,蟹螯不是龙和凤凰的替代品,它并没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凌空而舞的本领,跟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原型也没有多少瓜葛。蠪螜形象纯属艺术家自创。它非公非母,繁殖方式不详,物种进化的来源和去处皆不可考。它不是艺术家顶礼膜拜的新图腾,并不构成引领艺术家本人或更广泛人群的精神旗帜。它更像是一种征兆,一种传递、承载神启的异类生命,预示着人类世界的巨大变局。
  在艺术家的画面上,蠪螜在许多突变和剧变的场合出现,甚至成群结队地出现,构成一些反自然、超自然的视觉事实。但艺术家并未有任何暗示,指认蠪螜的身份到底是救世主,还是终极恶魔撒旦。他们所要超越的,首先是日常的公共记忆,其次是日常逻辑和几大宗教文明体系所预设的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和结局。蠪螜也许就是一种人类难以名状的超自然力量。艺术家就是在营造一个仅仅属于肉眼凡胎的视觉事实,就是给这种力量找一个似是而非的生物形象,作为替代。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所导致的消费主义与流行文化语境,几乎对文明社会的所有人类个体形成覆盖和浸染。现代性文明表皮光鲜、浮华而美丽,象征着一个又一个受惠人群其物质和精神境遇的改善、提升。实质上,欧美所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却越来越快餐化、世俗化,难以掩饰其核心价值的弱化和缺失。
  艺术家起初并不想老调重弹,也不想新瓶装旧酒。他们祭出蠪螜作为法宝,深知主流艺术惯用的启示录口吻,其实是一种路径依赖的结果。
  他们只是不按牌理出牌,作弄、玩转着游戏规则和方法。他们的蠪螜在现实语境中神出鬼没,时在、时不在。日常场景的实录,与视觉奇观的营造相互并置,从而在表述形式和方法上,规避各种传说、传奇中的宏大叙事和线性逻辑的惯性。在艺术家的理念中,蠪螜的不断闪现,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也许反而开启了新纪元的肇端。与其说蠪螜是一种基督式的拯救者,或反基督式的终结者,不如说,连艺术家自己也无法凭借既有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力度给蟹螯下定义。艺术家的蠪螜主义挑战的是宗教和世俗的威权。旧有的国际体系和文化秩序,在他们的个人化的意識形态的熔炉中,被不断打磨、淬炼,渐渐失去寻常的重力。这种挑战表现在他们近期的装置作品中,则是以怪异图解的具像方式展现的城市中轴线、方舟和核动力模型,并逐一作自我逻辑的颠覆。蟹螯并不具有推陈出新的视觉意义,它既非此岸,又非彼岸,脱离了既有文化传统的因果链条。
  于向溟和合作伙伴近期的几件装置作品大胆尝试、切换了多种不同的艺术表述形式和方法,显示了他们接触不同媒介时所激发的实验热情。他们是在换跑道重新出发,潇洒甩掉过去,轻装上阵。
其他文献
水仙花素洁的花朵超尘脱俗,高雅清香,格外动人,宛若凌波仙子踏水而来。  元程棨《三柳轩杂识》谓水仙为花中之“雅客”。  或许艺术家宿利群之所以描绘水仙,或许就被水仙自身的纯洁所打动。  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宿利群将水仙花的纯洁与古代瓷器结合在一起,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韵味。  在这里没有复杂的绘画技巧,没有炫目的色彩,没有夸张的造型,拥有的只是来自静物本身的恬淡、清雅。驻足,品读,来自水仙的
期刊
从90年代初期宿利群就开始创作的水墨艺术中可以看出,宿利群的水墨艺术始终醉心于东方化的水墨意味,推崇意象化的表达。  而这或许和宿利群自身温和的性格以及他热衷于古代文化的缘故有关。  中国古代文人好寒,苏轼说:“外枯而中音,似淡而实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表象的衰朽,隐含潜在活力;自身的枯萎,换来新的生机。  中国画家好寒,上至五代大家关仝、董源,宋代大家李成、范宽、郭熙,元四家、清四王
期刊
陈连勇谈宿利群  采编/张瑜洋  你印象中的宿利群是什么样子?  我与宿老师认识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以前在拍卖行工作,他因为特别喜欢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藏品。在我的印象中,宿老师是一个非常全面、多才的人。  首先,他用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国内的诸多博物馆设计以及装饰,在考虑实际公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美的享受。其次在艺术创作方面,宿老师师从吴冠中,他不仅中国水墨画画的好,当代油画也画的出色。
期刊
宿利群关注的视角是丰富的,内心的情感似乎也更加细腻,他不仅热衷于苍茫、大气的景色,同时也关注静谧的城、林小景。  现代生活的喧嚣,内心的浮躁,似乎已经与他画面中安静的气息渐行渐远。  淡雅的小树,曲径通幽的小道,不远处敞开的拱形门廊……都在宿利群的笔下朗诵着长诗。  就像林徽因的那首诗《爱上一座城》。  她说: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
期刊
1劳作与时日  2014.11.1-2014.12.7  前波画廊(北京·草场地)  此次的展览“劳作与时日”他将其描述为“一次关于艺术的创作方式的讨论,也是艺术对这一问题的凝视与回应”。  展览从孟柏伸(1980年生)的24个时钟开始,时间成为恒定的元素环绕着整个空间。他移去了所有时钟的指针—虽然整组时钟的声响仍能提供听觉上的证据,但时钟表面上时间的运转轨迹已经无法看到。孟柏伸使用铅笔芯反复涂抹
期刊
从搜索引擎上零零散散的语句中我们很难想象到一个完整的亨利富塞利——一个画家,诗人,批评家,老师,莎土比亚的狂热粉丝,以及浪漫主义先驱,超现实主义的启发者……种种外相都集聚在一个敏感而细腻的灵魂里,避免不了会心生万象。  富塞利擅长隐晦主题的绘画,犹如具有独特恐怖美学的歌特小说——连续的视觉效应令观者仿佛置身于梦中,甚至是无意识里。荒诞的场景令人熟悉又不安,却在猎奇的诱发下不断想去回顾这个封闭的世界
期刊
是近年来希腊影坛年轻一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2009年,他凭借一部惊世骇俗的影片《狗牙》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最佳影片奖,让沉寂多年的希腊电影再次备受世人瞩目。他善于用奇异的方式阐述自己对于现代文明的理解,在电影中构建与世隔绝的环境以及被极端现实所重塑的法则。  《狗牙》的超现实之处,并不在于它强调了生命本体的“无意识”,而在于它将一种看似荒诞的、非合理的现实充分地合理化,将非理
期刊
“中国之美”是中华民族国艺文化交流促进会与北京中传国艺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大量研究,集思广益共同创意策划的一个主题文化传播项目,是为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选择的一个特别的切入点、开拓的一条特殊的路径。  近百年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成为了中华民族走出屈辱、走向昌盛的内在动力,成为了民族精神与国家意志的核心要素,成为了时代领袖们唤起民众、凝聚人心、振奋
期刊
中国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佛教流派,都地处云南这个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多元神奇的地方。就壁画艺术而言,汉传、藏传佛教壁画广为人们熟知。汉传佛教有如敦煌、永乐宫、法海寺等无数规模宏大、艺术水平极高的石窟和寺观壁画。藏传佛教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等省,地域也十分宽阔,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中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壁画以及近现代绘制的数量惊人的新壁画。中国南传佛教只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
期刊
一,词语  大海(sea)的意思是木扶手皮椅;高速公路(highway)的意思是强风;远足(excursion)是一种非常耐用的材料;猎枪(shotqun)是一种漂亮的白色小鸟……  这不是一段诗歌,而是一盘教学录音带。正在学习中的是年轻的姐弟三人。卫生间墙上洁白的瓷砖使画面显得异常干净、整洁。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善于运用有技巧的镜头语言,《狗牙》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精致、平和、优雅、古典式的意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