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沉锚” 有效提问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adz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经给学生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老师伸出1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1。老师伸出2个手指问学生,这是几?学生毫不犹豫齐答是2。老师伸出3个手指,问学生1加1等于几?学生再次毫不犹豫齐答是3,而不是2。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沉锚效应”。
  沉锚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与成语“先入为主”有相近的意思,就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沉锚效应”积极的一面,在课堂上巧妙“沉锚”,艺术地提问,从而鞭策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使提问真正成为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
  
  一、设定的“沉锚”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教师要善于抛出“启发性的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苏教版语文二(上)中有篇课文《狐狸和乌鸦》,狐狸为了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奉承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差多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者这样处理:
  师:狐狸为什么用麻雀来和乌鸦比羽毛漂亮?
  (生未能答出,师出示乌鸦、麻雀、孔雀图)
  师:谁的羽毛漂亮?(生:孔雀漂亮。)
  师:为什么不和孔雀比?
  (生:孔雀这么好看,乌鸦不会相信狐狸的话。)
  师:现在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生: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狐狸之所以拿麻雀和乌鸦比美,是有它的用意的,可见狐狸如此有心计,但二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于是教者设计一连串提问,一步步启发学生,借助图片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开启学生思考的源泉,诱导学生的想象。这些沉锚犹如铺路石,使学生每走一步都要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于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在教者抛出的“锚”中不断产生,从而呈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
  
  二、设定的“沉锚”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情绪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设定的“沉锚”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积极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中有这样四行词语:
  夏天 台风 雷雨
  桃子 梅子 西瓜
  蝈蝈 青蛙 知了
  葵花 茉莉 荷花
  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产生两种不同效果。
  教学片段(一):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再说说这四行词语分别是什么种类的事物?
  生:(读完词语后)第一行词语写的是夏天的气象,第二行词语都是夏天的瓜果,第三行词语都是昆虫,第四行是花儿。
  师:你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片段(二):
  师:孩子们,这儿有一些词语,你们想横着读还是竖着读?(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竖着读,有的说横着读。)
  师:不管是赞成横着还是竖着,只要你们能说出充分的理由,我们就听他的。
  生1:竖着读,因为我喜欢竖着读。
  生2:我觉得横着读竖着读都行。
  生3:我认为横着读合适,因为第一行词语写的是夏天的气象,第二行词语都是夏天的瓜果,第三行词语都是昆虫,第四行是花儿。
  最后,大家都觉得第三个孩子的理由更充分,全班孩子达成了共识,一起兴趣盎然地读完了词语。
  两个教学片段中,老师提的问题实质上是同一个——给词语分类。但是提法不同,效果就有差异。片段二中的老师所问的“这儿有一些词语,你们想横着读还是竖着读?”并不像真正的问题,但却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孩子。她没有直接把问题提出来,而是把提问题的任务抛给了学生,在心中给自己提问——为什么要把这几个词语分成一类一起读?这样的提法较前一种更具开放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让他们在一种轻松、自由、快乐的氛围中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在争论中碰撞出火花。片段一中的提问方法虽然没错,但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回答成为强加于身的枷锁,自由的学习氛围荡然无存。
  
  三、设定的“沉锚”要做到因人而异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开场白、一个微笑、一个表扬、一个批评,甚至一个眼神的传递都是教师抛向学生认识思维中的“锚”。适宜地“抛锚”往往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时机灵活地“抛锚”,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暗示他们爱动脑筋,会听会看;暗示他们只要勇敢举手,就是了不起的表现;暗示他们要敢于提问,提出问题方能解决问题……学生就能够切实感到自己能学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会得以充分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力求使所教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者,要通过巧妙“沉锚”、有效提问,从而走上高质低耗的课堂教育途径。■
其他文献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荧光检测器与紫外检测器串联检测食品中的糖精钠含量。该方法与常规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增加了荧光检测器。两个检测器相互验证,能够避免单纯用紫
语文教学干什么?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本领。语文教学必须狠抓“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语言教学,“两个基本点”就是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根本,是重点。  前不久,笔者聆听了《秋天的雨》一课,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师本着语文课即语言教学训练课这一中心,构建了一节生动的语言教学训练课,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了秋天的美好和快乐,还充分感受
当前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被国内外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在任何战略实施当中,人才是其成功的基础,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来说必然需要大量的航运人才,才能够为战
留日教育乃甲午战后清末留学教育的核心。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对日本刮目相看,主张派遣学生赴日游学。留日热潮出现于1903年,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顶峰。而此期间正是杨枢出
生命教育,是唤起生命意识,培养生命智慧,追求生命价值的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本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育是生命活动的需要。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作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用自己的情感阅历和生活体验理解和挖掘文本的丰富人文内涵,激发和引导学
对山东地区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较系统的品质测定,分析了小麦品种间籽粒品质、面粉品质、面团品质性状及烘焙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山农12号籽粒和麦粉品质性状较好,面团具有较
口语交际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交往、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明显了。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本专题通过演讲、问答、辩论这三种形式引导我们学习如何
摘 要:朗读,作为阅读方式之一,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新课标对朗读的总体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的观点,并从重视朗读的依据、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的方法三方面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21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经济迅猛增长,人与人的接触沟通日益紧密,一个无法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的人要想全面发展自己、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是很困难的。新课标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拥有流畅严密的表达能力,它需要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地培养、锻炼。在这个过程中,语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我喜欢抛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渐渐地,
从早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表现出的顺势互联到现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的逆袭互联,"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影响。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