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的秘密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薛法根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授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十杰”教师, 江苏省名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阅读诗歌
  就是要学生透过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与那个理想中的“人”相遇。果能如此,诗歌阅读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读者便与那个“人”有了心灵的默契,便有了精神的沐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丰富内涵与细腻情感,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阅读带给人的无限美感,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因此,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这个无法言说的美感上。你可以在阅读或朗读中感受它的美,却很难分析鉴赏出美的秘密。有的时候,你教了,诗歌就失去了那份独特的美。不教,似乎更好。就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而言,笔者以为秘密就在于“由言到象、到意、到情、到人”的多重转换,把握了其间的关联,也就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看到诗歌语言形式背后的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而教学,似乎也可以变得更加简单一些。
  第一,口中有“声”。诗歌之美在于其语言形式,律诗的整齐给人一种对称之美,平仄、韵律给朗读带来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之美;而词的长短句式,又不乏错落变化之美,节奏韵律更加富有变化,可以随时吟唱;现代诗则在形式上更加自由,语序排列往往出人意料,读来美不胜收。生活中常常有人误将“春色满园”记成“满园春色”。何故?不懂古诗的平仄音律。通过诗歌平仄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是此句应是“平”起“仄”落,自然就知道是“春色满园”,而非“满园春色”。这样的教学,融古诗平仄教学于朗读之中,学生的读就有了可靠的知识垫底,就有了底气,读来自然更有韵味。
  第二,目中有“象”。阅读诗歌,就是要能将诗歌语言所描写的景与物,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结,转化成一个个可观、可感、可亲、可近的图像、画面。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而非简单地多媒体课件呈现。如果教师常常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的阅读想象,无异于剥夺学生对诗歌形象之美的权利。
  第三,心中有“情”。就抒情诗而言,抒发的是什么情?用什么抒的情?情与景、与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关乎“情”的阅读与感悟之义。《游园不值》中诗人对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赞美之情,借助一“关”一“出”的矛盾,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感染每一个读者。事实上,抒情诗所抒发的情,一般都能从诗句中触摸得到,而难以企及的却是如何抒发的奇妙构思以及字词的锤炼功夫,所谓的“品味”和“涵泳”,应在于此。
  第四,胸中有“人”。诗歌之美是有人创造了这种美,是谁?那就是隐于诗歌后面的那个“人”。也许是诗人,也许不是诗人,而是作者心中那个理想中的“人”。《游园不值》中那个访者,见不到友人,却意外地发现了出墙的红杏,进而联想到了“关不住”的春色,其胸中自有一股勃勃的生气。事实上,诗歌用什么样的意象,营造什么样的意境,选用什么样的字与形式,都是背后那个“人”的品性与趣味使然。阅读如能与“人”相遇,实在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其他文献
“高山仰止”语出《诗经·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六辔如琴。”此诗是周大夫指责周幽王因宠幸褒姒而败国。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应对古人中有高德者进行仰慕,向有高德者学习(“高山仰止”);对有光辉行为的人应以他们的行为为准则,加以实行(“景行行止”)。要领导群臣,使之有礼,像驾驭四匹马一样有节奏地奔跑那样,像赶车人手执六根缰绳进行调适那样,使命令缓急有度地得以贯彻。  由此可知,“高山
期刊
作者:[英]吉尔伯特·蔡尔兹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该书对斯坦纳关于儿童及其成长过程的观点进行了透彻而详尽的描述。书中指出,斯坦纳(华德福)学校的教学实践是怎样牢固地建立在对儿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清楚了解的基础之上。为使儿童成长为优秀的、负责任的成年人,免受有害的影响,必须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程度的相互信任(包括人与社会之间)。书中还讲解了斯坦纳—华德福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各种课程的教学方法。
期刊
作者:[美]瑞克·玻斯纳  出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位外国作者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传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根据自己的心性去发展,如此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之道”。“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学以致用”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关键特征。在书中,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没有考试的教育也许才是教育的本真所在。
期刊
定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介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指由国家
期刊
作者:[美]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该书用真实生动的教学活动实录、反思案例和照片,详细地介绍了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应该具备的5个关键实践经验,以及借助这些经验引导幼儿教师对教学进行有效反思;全面反映了最新的有关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帮助教师做好从班级环境和文化的创设,到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记录,再到指导儿童学习的具体过程等具体工作。
期刊
赏识教育  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学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或学校,赏识教育没有被推广成功,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赏识教育,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第一,承
期刊
“额手相庆”与“弹冠相庆”这两个成语,语法结构相同,但意义并不相同,感情色彩有褒贬之分,很容易被误用。  “额手相庆”语出清代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汉语大词典》对“额手相庆”一词的解释是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与“额手相庆”同义的词还有“额手称颂”等,大都用来表示庆幸,形容高兴和喜悦的心情,这是一个褒义词。  “弹冠相庆”出自《汉书·王
期刊
调查称八成家长赞成幼儿学艺术  半数不主张考级  当前,艺术素养教育渐趋低龄化,艺术考级的“主力军”甚至从中小学生延伸到幼儿园的孩子。为了给孩子营造更好的艺术素养的教育环境,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广州市少年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发布了《广州市幼儿艺术素养教育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对于孩子参加考级的态度,有50.43%的家长明确“不
期刊
偶见一组关于中小学校长队伍的调查情况:86%的校长为办学经费不足一筹莫展;49%的校长为身陷各种文山会海迎检叫苦不迭……且不论调查结果的权威,但校长们四面楚歌的生存环境着实让新教育、新课改遇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瓶颈,校长不乐,何谈师生愉悦?校长不快,哪来快乐校园?那么校长如何才能做一个不但自己愉快而且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  在追梦中找寻快乐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并不是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没有美丽梦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往大了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时能够有立足之地,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往小了说,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学知明理。但对于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的校长杜互东来说,教育的目的似乎又有新的释义,对于他来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燃烧教师的职业热情,让学生绽放最美的光彩,让教师感悟生命的力量。  科学的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