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作文并写好作文呢?
一、激发兴趣,点燃创作火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求知的欲望来源于求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把作文看做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活动,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快和谐的写作氛围,不任意否定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应让学生用其稚嫩的文字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做到“用我口写我手,用我手抒我情”。学生写作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索,达到忘我的境界。
我在指导《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采用分层回忆法激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1)引导学生回忆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夜的工作》等,之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和体会。(2)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回忆人们敬佩的人,特别是自己敬佩的人,并讨论和交流。(3)指导学生从自己所敬佩的人中选择一位自己最敬佩的人为习作对象。(4)让学生像放电影一样,回忆各自选择的对象的不平凡往事,从中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作为习作的材料。
二、体验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精彩的作文。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的能力,要求他们经常进行看、听、读、想、写的整体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作文训练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片段,积累作文材料。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以及自己对这些事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在写作时自然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了。教师可以寓作文训练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中,如绘画和写作竞赛。教师可先发图画簿给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画自己最喜爱的事物,然后想象、说话、作文。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很乐意去做。
三、拓宽视野,感悟文字魅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妙笔生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收、多借鉴、多积累、多运用,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积累语言,积淀情感,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产生和谐之美。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想象作文》、《名人故事》等书刊,并适时开展讲故事比赛、写成语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谈一谈阅读的体会,检验自己阅读的收获,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
四、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的综合。四种能力均衡发展,写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首先,我们要把“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贯穿于四种能力的培养之中,讲究导而勿牵,强而勿抑。
其次,要根据四种能力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学生选材时要从记忆中提取,而不是单纯地从观察开始,要写什么才观察什么。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用心体验生活,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评价包括给学生的作文评等级、写评语,是促使学生自觉写作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写作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在批改作文时,我的评语力求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如我班一位同学在《忘掉比记得更好》的作文中写道:“由于被误会,我落选了。我很委屈,很难过,但我没有一蹶不振,我依然勤奋学习,认真做好班级中队的工作。后来,我被选进少先队大队部,还竞选了大队文体委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领悟到,人在生活中难免会被误解,难免要承受委屈,重要的是要能够从误解或委屈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朝前走。一个人需要战胜的首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对某些事,忘掉比记得更好。”我在这些话的下面画了波浪线,在旁边批注了个大大的“好”字,并且标了个大大的感叹号。这使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那以后,他更喜欢作文了。
(责编 莫彩凤)
一、激发兴趣,点燃创作火花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求知的欲望来源于求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就会把作文看做是一种愉悦的学习活动,写作时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是学生“情动而辞发”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快和谐的写作氛围,不任意否定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应让学生用其稚嫩的文字叙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做到“用我口写我手,用我手抒我情”。学生写作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探索,达到忘我的境界。
我在指导《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采用分层回忆法激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1)引导学生回忆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夜的工作》等,之后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和体会。(2)相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回忆人们敬佩的人,特别是自己敬佩的人,并讨论和交流。(3)指导学生从自己所敬佩的人中选择一位自己最敬佩的人为习作对象。(4)让学生像放电影一样,回忆各自选择的对象的不平凡往事,从中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作为习作的材料。
二、体验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精彩的作文。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培养他们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的能力,要求他们经常进行看、听、读、想、写的整体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作文训练的整体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片段,积累作文材料。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以及自己对这些事的真实感受记录下来,在写作时自然就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了。教师可以寓作文训练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中,如绘画和写作竞赛。教师可先发图画簿给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画自己最喜爱的事物,然后想象、说话、作文。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很乐意去做。
三、拓宽视野,感悟文字魅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能妙笔生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多读书,才能多吸收、多借鉴、多积累、多运用,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积累语言,积淀情感,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相互碰撞,相互交融,产生和谐之美。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想象作文》、《名人故事》等书刊,并适时开展讲故事比赛、写成语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谈一谈阅读的体会,检验自己阅读的收获,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
四、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观察、思考、表现、评价能力的综合。四种能力均衡发展,写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首先,我们要把“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贯穿于四种能力的培养之中,讲究导而勿牵,强而勿抑。
其次,要根据四种能力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学生选材时要从记忆中提取,而不是单纯地从观察开始,要写什么才观察什么。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用心体验生活,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评价包括给学生的作文评等级、写评语,是促使学生自觉写作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应重视写作过程、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在批改作文时,我的评语力求让学生看后有一种亲切感。如我班一位同学在《忘掉比记得更好》的作文中写道:“由于被误会,我落选了。我很委屈,很难过,但我没有一蹶不振,我依然勤奋学习,认真做好班级中队的工作。后来,我被选进少先队大队部,还竞选了大队文体委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领悟到,人在生活中难免会被误解,难免要承受委屈,重要的是要能够从误解或委屈的阴影中走出来,继续朝前走。一个人需要战胜的首先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对某些事,忘掉比记得更好。”我在这些话的下面画了波浪线,在旁边批注了个大大的“好”字,并且标了个大大的感叹号。这使他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从那以后,他更喜欢作文了。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