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家:文化育成,以文育人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hors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地,素有“文物之邦”的美称。从十万年前的“建德人”到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再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以及四千年前的越文化,浙江一带孕育出了无数风云人物,其中也包含了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家。
  在诸多杰出的教育家里,令笔者感悟最深的三位浙江教育家分别是黄宗羲、王守仁与蔡元培。其中黄宗羲是我国早期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也是明清之际的文化巨人,他在《学校》中提出“天之生斯民也,以教养托之于君”,即受教育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只是委托君主对他们实行教育培养,他冲破封建禁锢,大胆提倡全民教育观念;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提出“心即理,致良知”,创立了阳明学派;蔡元培是近代影响深远的一名中国教育家,他在教育事业上最杰出的奉献当属对于北京大学的改革,其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与救国救民的思想造就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民主办学风格。究其教育思想,不难发现伟大的教育家离不开优秀的文化熏陶、独特的人格以及为国为民的胸怀。
  一、文化熏陶,孕育文化精英
  浙江近代著名教育家杨贤江曾言:“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出生在一定的历史与文化的环境之中,离不开特定环境的影响。文化的价值之一便是孕育人的精神,教育家们拥有的教育思想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先以文化丰富饱满其自身的精神与内涵,再基于前人们的视角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文化素养。蔡元培先生就曾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这些丰富的文化学习经历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在这样教育背景之下,蔡元培先生提倡民权和女权,倡导自由的思想,致力于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世界观、人生观,以此先进思想他改革北大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人才一个人出生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就不得不接受特定时代背景中文化的熏陶,而要成为一名教育家,不仅仅是以文化来塑造自身,更是创新文化,通过文化影响更多的人。王守仁先生也是博览群书,切记体察,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致良知的思想,也影响了一大批以此为行事准则的优秀人才,对后世带去了深远的影响。
  二、思想先进,敢于特立独行
  翻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史册,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这一时期里,浙江涌现出一大批教育家,这既是浙江灿烂文化和悠久文明孕育的结果,也与浙江地处沿海、较早接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的影响离不开。在这三位教育家中,黄宗羲先生痛斥宋明理学的空疏无用和八股文的无法变通,勇敢倡导解放思想、追求学术自由,力倡“学贵实用”,主张“经世致用”,开创了民主、实用的风气;王守仁先生秉持教育的本质是教人“明人伦”的思想,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但一针见血地勇敢批判“教者唯以此谓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勇敢批判科举制下读书做官的风气,提出“知行合一”的独特思想;蔡元培先生改革创新旧北大亦是基于旧北大官僚积习过深,不少人以上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学校缺乏学术研究氛围,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为破解读书只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的腐败现象,重新定位北大的办学宗旨、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周谷平教授指出:“浙江近代教育家在知识素养上,都是学贯中西古今的大家;在价值取向上,又着匡时济世的责任感;在思想观念上,保持开放、兼容;在性格气质上,有着书卷气且务实精干;在行为方式上,开拓创新。”不仅仅是近代的教育家具备以上素质,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家都拥有着敏锐的时代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时代体制的弊端,结合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提出独特的、宝贵的教育思想。
  三、甘于奉献,志在为国为民
  浙江教育家是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是接受过西方文化洗礼的一批文化精英。一方面,他们继承了历代浙江学者对传统和现实所持有的批判精神,具有较强的思想开放性和创新性。一方面,他们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保持着对于国家、人民深深的热爱与忧虑之情。黄宗羲在《学校》中开篇指出学校理应为国家民族培养平实之士,即“经天纬地之略、礼乐农兵之才、扶危定倾之心、利济苍生之志”的“豪杰”,如此国家培育的人才方能肩负起社会改革的使命,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在这一点上,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独立思想的提出便是由于当时军阀混乱,经济凋敝,北洋政府不重视教育,国家预算中教育经费比例极低。蔡元培先生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因此他在《新教育》上发表了《教育独立议》一文,阐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只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培育出真正的人才促进国家的发展。笔者认为,教育家们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深信教育的力量,只有教育才能培育适合国家发展中的人才,也唯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促进国家的真正的繁荣发展。
  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先生认为,称得上教育家的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第一,教育家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对教育的独到见解,有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第二,教育家更需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第三,教育家是改革的实践家,创新的实践家,能够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创新,敢于领时代之先;第四,教育家是一个先行者、示范者,发动者,是一个能够提出学校发展愿景目标的设计师,是能够打造精英教师团队的精神领袖,是一个追求卓越办学成就的领跑人;第五,教育家必须是人性丰满、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真正的教育家,留给人们的是思想,更是人格。
  纵览从古至今优秀的教育家们的品质,笔者认为教育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独立精神由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塑造而成,同时,他们会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的智慧与潜能,提出对于自身所处时代的思考与质疑,敢于思考与创新,以自身独特人格与思想引領文化的新发展,这不仅仅是教育家们最关键的一个品质,更是教育家们试图通过教育实现以文化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邱怡婷,(1997- ),女,杭州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虽然不是“光阴似箭”,更不可能“日月如梭”,但是一辈子确实太短。短短人生之路,难免出现河坎沟渠拦路,路窄山高挡道,谁人能够飞越……?到时都得坦然面对!  北宋名相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应该是今天陕西渭南人)有一篇传世奇文,短短六句话,四十二个字,说尽了人生六大悔事,道尽了千年做人真情。流传百世,经久不衰。读来字字忠告、听到句句贴心、想想震耳发馈、回味掏心掏肺……  《六悔铭》  官行私
期刊
摘要: 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尼采事件深刻的影响了西奥多·德莱赛。起初他欢呼雀跃,以为找到了解开精神枷锁的密码,然而很快他就发现驱逐信仰后他无所适从,精神生活杂乱不堪。他不由自主地逐渐回归到曾经抛弃的信仰怀抱,以找到自身存在的终极意义。他不断的在其小说世界里探索这个主题。因此德莱塞看似离经叛道的写作,实际上仍然和西方文学一贯的信仰传统一脉相承。本文对《嘉莉妹妹》进行剖析,透视此事件对他的影响。  关键
期刊
摘要:九叶诗派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他们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里尔克启发了九叶派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摹、对生命与死亡的看法,郑敏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她对里尔克的哲学思辨、静观品格的学习尤为突出,借助“客观对应物”和“思想知觉化”进行创作,对当下诗歌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里尔克;郑敏;生死观;静观  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产生
期刊
摘要:山水画发展至元代达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高峰,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密体山水便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绘画风格和意境表达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具区林屋图》为中心展开讨论王蒙的生平及他密体山水的成因、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王蒙;密体山水;《具区林屋》;影响  山水画自隋唐起源并独立成科,后至五代及北宋发展而兴起,并形成了较完备的山水理论,达到山水画发展史上第一座高峰。而后,在元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浅议《小团圆》,简要解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所使。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意义。  关键词:情感 性格 意义  《小团圆》是张爱玲在知天命之年后写的长篇小说,这本被雪藏了30年的被研究者和读者们心照不宣地认定是张自传体小说的长篇,是在张迷的翘首以盼中姗然而至,一度又引发了各媒体的炒作,更多的是对于这部作品的如潮热评,当然是褒贬不一。这部充满意识流写作风格的作品,因为像是在回忆里慢慢
期刊
摘要: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较早。自1899年小吕宋华侨学校在菲律宾创办以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发展跌宕起伏。笔者有幸在菲律宾做过一年的汉语志愿者,谨以此文说说自己的几点思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菲律宾华文教育发展的脉络,其次概括了宿务亚典耀圣心学校华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师资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培养本土教师,调整课程安排的办法。  关键词:菲律宾华文教育 宿务亚典耀圣心学校 现状
期刊
摘要:作为贾平凹的又一部都市题材小说,《暂坐》以西京城为故事叙述的大背景,以暂坐茶庄为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通过“西京十块玉”的相聚与离散,向我们叙述着世态的炎凉,人们如烟的命运以及走不出的精神的困境。本文通过分析文本《暂坐》从文本叙事到内在精神意蕴中所内含的对“废都”色彩的承继,从而进一步探讨文本《暂坐》向我们展示的深刻的内涵以及作者的生命哲学与人生智慧。  关键词:暂坐 “废都”色彩 外在叙事
期刊
摘要:中国画审美追寻到可最早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画家将盛行的玄学理念运用在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因此成为我国绘画以及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期,谢赫所著《古画品录》“六法”更是以通俗简洁的语言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画审美的系统总结,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早在《庄子·知北游》 中就有 “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其中“应物”指的是对待事物的认知、态度与审度,在画作方面,指的则是应对不同的事物展现出其本有
期刊
摘要:《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由《旧约》《新约》组成。《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著作,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其中的比喻奇特新颖,妙趣横生,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希伯来人独特的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圣经》中的一些动物比喻进行说明。  关键词:《圣经》;英语语言文化;动物;比喻  一、引言  《圣经》
期刊
摘要:长文短教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学者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针对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如何进行长文短教使学生学有所得值得我们探讨,本文将以《故乡》教学为案例,对长文短教的实施策略做初步探究。  关键词:长文短教;阅读教学;《故乡》  初中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篇课文一般在两个课时之内完成,长文短教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解决语文教学时间有限与课文字数过多、内容繁重之间的矛盾。《故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