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r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一直都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点,随着如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课改”的探讨和争论,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文的删选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例如鲁迅先生一些文章的删除,余华等新时期作家的加入,都反映了对语文课文的关注与重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篇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作品,一本课本就是我们教学的最好蓝本,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极尽所能地把课文中的精华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以掌握小课文中的大乾坤呢?掌握好几个关键步骤,是带领学生们探寻大乾坤的问路石,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套“投石问路”的方法,即“走、说、评、想”四个步骤,是帮助学生更好把握课文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文 关键步骤 课本 投石问路 小学
  如今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师队伍总体质量的提升,照本宣科已经不是语文教学中的最主要弊病,在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探索中,我们也遇到过不少瓶颈困难,一篇课文怎样才能以最合理、最生动、最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摆脱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理解课文要义而理解的现状,“投石问路”的课文剖析方法便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模式。
  一、你走与不走,路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课文中索要表达的要义有学生自己去初步感知,得到最直观印象。让他们自己去“走”,自己去探索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以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接近二十年的经验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最富创造性的思维,他们还未受到太多的模式化知识的束缚,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时期。课前的自我感知,是一篇课文能否获取最大的知识价值与能力价值的关键所在。所谓“投石问路”的第一步,便是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探寻未知的路,获得一种全新的初步感受,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一种不受其他人灌输影响的“纯粹自我”思想状态。
  我们就课文《幸福是什么》来谈谈其中要义:
  课文以寓言故事的方式出现,这种课文形式本身就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是一篇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好文章。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我就让学生对全文通读,了解主人公的特征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等,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们准备好课堂的发言,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只要学生们充满了课堂的主人翁意识,想要在课堂上发言跃跃欲试,那么“投石问路”第一步就大功告成了。
  二、你说与不说,义就在那里,不显不露
  在课堂上,老师们都希望学生能积极配合共同探讨得出文章要义,而这种互动正是需要有“投石问路”第一步做铺垫的,学生们独立的去探索了那条“路”便会有话可说,便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第二步也就水到渠成——畅所欲言。
  三、你评与不评,理就在那里,深入人心
  通过学生们的畅所欲言,对课文的認知理解都已具备了粗线条轮廓,只要再经过老师的“精加工”,这篇课文也便基本靠近尾声。一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从其本身挖掘所要表达的要义,也要透过课文,结合现实,剖析出它的当今时代意义,与此同时,一篇课文也是学生习作的最好范文,怎样排列结构,怎样叙述,怎样的文体才能使文章更加丝丝入扣,这些都是通过一篇好的课文应该得以淋漓尽致体现的。通过《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我们需要学生们理解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我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启发学生学会用寓言的形式习作,锻炼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更加加深对寓言故事这种学做方式的理解与掌握。
  四、你想与不想、情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投石问路”在“评”之后便已见分晓,但路是否已成康庄大道,为时尚早。就如一段旅程,通过一系列探索,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但这并不是我们旅行的初衷,我们是要感受旅行的魅力,获得一份心灵的满足。阅读也是一样,在书海中探索旅行是一个不断感悟的过程,怎样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需要在课堂讲解结束后进行自我反馈,例如写关于“幸福是什么”的感受,“你想要的幸福是什么”的主题班会或者以神话寓言的文体写一篇文章,内容不限,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后反馈方式,让学生们得到最大的锻炼,这便是“物”尽其用。小课本中的大乾坤便自然而然显露出来。
  通过这套投石问路的课文剖析方法,通过“走、说、评、想”四步骤,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课堂学习。走,即独立阅读;获取初步感知。说,即为畅所欲言,树立认识;评,便是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们所言,升华文中要义;想,即思考反馈,通过课后的读后感等方式得以完成。总之,小课文,演绎出大乾坤,有一套适合教师自己教学风格的方式尤为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心课堂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要发挥学生的主观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作为引导者积极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对教学中“有效引导”做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引导 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把握和引导小学生的主观思维,对教学气氛的活跃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
晚自习辅导后,班里一个孩子跟我到办公室问:“老师,有时间吗?”感觉是想跟我长谈,我搬了个椅子给他说:“坐下吧,慢慢聊。”  他开门见山:“最近做题目,很不顺,老是需要看答案,心情也不好,  我说:“三角部分的知识点多、公式多,这些基本的东西,你掌握了吗?说直接点儿,你记住了吗?”  他说:“差不多吧,也记了。”  拿出纸和笔让他默写两角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余弦公式很顺利,正弦费了些劲还错了一个
我们已经迈进的21世纪,有人称之为"学习化社会"。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那些终身接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人类才能生存和进步。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怎样的教育模式能当此大任呢?  创造能力是人的最高能力,创造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教师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越来越紧迫的任务。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最基本
[摘要]加强阅读教学,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氛围 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中学语文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任。要想使这几种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持久的培养过程。能否把其中一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其它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呢?——加强阅读教学,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提
青少年犯罪是困扰当代社会的一个国际性问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青少年犯罪也有日益增长的趋势。据香港警方公布的数字,仅2001年上半年,香港警方就拘捕近六千名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人[1]。 尽管如此,香港青少年罪犯在犯罪率却很低,实践证明在1995年至1998年3年中接受服务的犯罪青少年再犯率在828人中只有31人,占3.7%,成效颇为显著[2]。而在内地,也同样存在未成年犯罪严重的问题
童年应是快乐的,多彩而丰富的。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童趣盎然的作文变成了吞噬童年欢乐的丑陋魔鬼。美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过:"儿童从出世的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的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3至4岁,他在语言方面已经是位能手了。"小学一、二年级更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学生掌握了基本口语,词汇量逐渐丰富,连贯性语言逐渐发展,正处于作文能力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曾指出出“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在本学期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尝试着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来进行班级管理。第一次面对学生,我这样说:“我不认识在座的任何一位,也不想知道你的过去。无论学习的优劣,家庭的贫富我都不想过问,只看见咱们男生个个帅气,女生人人靓丽,坐在同一个教室,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从今天起,我做你们
【摘要】新教法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与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作者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努力营造民主教学氛围;以满腔热忱的师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讲多练,使英语知识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学质量 情境 学习兴趣 精讲多练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这始终是一个常谈不衰的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多方位需求,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大的难题,我们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力。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存在着这种潜能。医学探究表明,人类大脑组织的发育成熟,百分之八十在六岁之前就基本定型。可以说零岁的儿童即具有无穷的聪明能力。我国民间流传着“从小看到大,三岁看到老”的俗语,就是这一现象的最好总结。根据心理学家测试表明,人类的潜能是现有表面能力的十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如同海中冰山,百分之九十潜隐水中,百分之十露出水面,因此,幼儿的这种和生俱有的潜能如未
当下,“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合理安排教法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学生想学,甚至主动去学,从而收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