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需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探究式学习在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将对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初中化学教学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 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探究式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地位会进行颠覆,教师将由课堂的主体变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也将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为课堂的主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而展开,会使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和感悟。另外,化学是一门注重观察和实践的学科,针对一些化学实验,如果单靠教师口述,学生也许不能充分地理解,这时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三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别为:创设探究情境,激发研究兴趣、学生探究为主,培养学习能力、注意联系生活,提升应用能力,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阐述。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研究欲望
正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很多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应通过有效地教学措施,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化学是研究微观物质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仅靠语言叙述,既会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在执教《水的组成》这节课时,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水的物理性质。这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张冰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接着再次为学生展示图片,并要求学生思考高原地区烧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玻璃瓶中的水结成冰后为什么能将瓶子冻裂?听到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会逐渐地被勾起来,这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渴求,为学生积极地研究水的组成实验奠定基础。
二、学生探究为主,培养学习能力
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所起的只是简单的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过,为了提升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提前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才是有灵魂的,才是充满意义的。
比如:在执教《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原子定义的理解,画出原子的模型。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向其他学生展示水的电解过程以及道尔顿理论。接着,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按照道尔顿的理论该如何解释“摩擦起电”现象?这时教师可在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的基础上引入汤姆生的模型,让大家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原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可能是由带正电粒子和带负电粒子构成。最后,为学生展示卢瑟福实验,让学生体验卢瑟福验证原子结构的过程,并组织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注意联系生活,提升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处处皆化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因素,对学生开展探究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比如:在执教《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时,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某森林着火的视频和一张原始人钻木取火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谈一谈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将《燃烧与灭火》这节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此期间,学生从生活中的用火做飯和工业上的燃烧方面谈了谈火的优势,然后又从火导致的灾害方面谈了谈火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利用火的优势而避免它的缺陷呢?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选择,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填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始终对化学学习充满新鲜感,并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武丽.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63-164.
[2]陈永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18):21-22.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 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探究式教学中,传统的师生地位会进行颠覆,教师将由课堂的主体变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也将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为课堂的主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而展开,会使学生得到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和感悟。另外,化学是一门注重观察和实践的学科,针对一些化学实验,如果单靠教师口述,学生也许不能充分地理解,这时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了三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分别为:创设探究情境,激发研究兴趣、学生探究为主,培养学习能力、注意联系生活,提升应用能力,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阐述。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研究欲望
正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很多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应通过有效地教学措施,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化学是研究微观物质的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仅靠语言叙述,既会导致教学氛围沉闷,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在执教《水的组成》这节课时,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水的物理性质。这时笔者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一张冰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接着再次为学生展示图片,并要求学生思考高原地区烧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玻璃瓶中的水结成冰后为什么能将瓶子冻裂?听到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学生的求知欲会逐渐地被勾起来,这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渴求,为学生积极地研究水的组成实验奠定基础。
二、学生探究为主,培养学习能力
在探究式课堂中,教师所起的只是简单的引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过,为了提升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提前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并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才是有灵魂的,才是充满意义的。
比如:在执教《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原子定义的理解,画出原子的模型。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在组内展示自己的成果,向其他学生展示水的电解过程以及道尔顿理论。接着,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问题:按照道尔顿的理论该如何解释“摩擦起电”现象?这时教师可在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的基础上引入汤姆生的模型,让大家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原子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可能是由带正电粒子和带负电粒子构成。最后,为学生展示卢瑟福实验,让学生体验卢瑟福验证原子结构的过程,并组织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注意联系生活,提升应用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活处处皆化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化学因素,对学生开展探究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比如:在执教《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时,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某森林着火的视频和一张原始人钻木取火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谈一谈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将《燃烧与灭火》这节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此期间,学生从生活中的用火做飯和工业上的燃烧方面谈了谈火的优势,然后又从火导致的灾害方面谈了谈火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利用火的优势而避免它的缺陷呢?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提升化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选择,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在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探究式教学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用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填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始终对化学学习充满新鲜感,并感受化学学习的乐趣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武丽.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163-164.
[2]陈永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