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选用教学策略 提高探究性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专家调查发现,当前有86.7%的中学教师,他们虽然也认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把讲授法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之所以出现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不一致的现象,是因为许多教师发现用新理念教学,教师备课很累,但短期内学生的成绩未必有讲授法理想,因此在教学行为上又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了。
  那么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效果,真的不如讲授法理想吗?笔者认为,显然不是的。有的教师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策略适用性差所致。那么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质量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下列教学策略非常有效。
  一、在愉悦中吸引学生——创设“奇妙情境”,激发认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物理学感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究。而要促使学生对物理学感兴趣,首先就必须满足他们的感官需求,激发他们的愉悦心情,让他们感到物理现象奇怪、有趣、好玩。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现象非常奇妙,物理教师如能创造条件做好这些演示实验,就能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如:在“静电感应现象”的教学中,笔者演示短发女孩的“怒发冲冠”现象。参加实验女生的头发一竖立起来,全体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了;又如,在“液体的表面现象”教学中,笔者演示硬币浮于水面的现象。硬币浮起来了,全班学生都惊呆了,感到不可思议。
  二、在观察感悟中,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疑
  教师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从观察、感悟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质凝,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最后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制造问题”,让学生有问题可发现。
  例如,教“液体的表面张力”一课时,笔者这样设计:教师首先演示硬币浮在水面上的实验,让学生质凝,硬币的密度比水大,怎么可以浮在水面上呢?显然,硬币浮在水面上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硬币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一定还有另外一个力的作用。接着,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学生看到小昆虫过河不需要游,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而牛、马等大的动物过河则必需在水中游,不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使学生想到水面的这种作用力是非常微弱的,那么这种作用力的性质如何呢?最后教师演示,把小昆虫放在张紧的薄膜上,昆虫可以在薄膜上自由行走,教师提出:人能在上面行走吗?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恍然大悟,水面可能就象张紧的薄膜一样存在着张力,这个张力支撑着硬币浮在水面上。把学生一步步导向问题的核心。
  三、在比较思辨中探索——精设“问题串”,让学生议
  人的潜能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学生经过系统的科学培训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他们完全可以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中学物理中有许多物理规律,笔者认为,学生是有能力发现的。对于学生有能力发现的物理规律,教师不要代办,只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串”,引导学生去交流、讨论、探索、实践就可以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思考、探究、交流、讨论,自己发现物理规律。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笔者设计如下“问题串”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①合理猜想: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要得到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做实验探究?
  ③这个实验的装置怎样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需要哪些仪器?
  ④通过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后,怎样从实验数据中找到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常用什么方法?
  ⑤这个实验的结论怎么表述比较科学?
  四、在体验中发现——“提供机会”,让学生做
  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注重构建开放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的探究经历和体验,激发创新的欲望和研究热情,达到个性的张扬和完善的目的。
  物理学中的许多物理现象、物理规律都是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发现现象、发现规律是个激动人心的过程。物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常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的智慧在探究体验中闪光。
  例如,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 笔者这样引导:①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说明电和磁之间存在着联系;②受电流磁效应现象的启发,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反过来利用磁场也应该能够获得电流。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最后终于发现利用磁场确实能产生电流,并发现了它的规律;③利用你们桌面上的这套设备,就可以让磁场产生电流,现在你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看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流?课堂气氛一下活跃了,全部学生都积极埋头做实验,都希望自己比别人高明些,比别人先发现电流。
  五、在成功中成长——“循序渐进”,培养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但不教有个前提,就是学生自己已经会学,没有必要教师教。学生还不会学,教师不教怎么行呢?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但总是学不会,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总是失败,这种兴趣又怎能长久呢?只有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永存。
  所以,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水到渠成,急不得,否则将极大地挫伤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不断揣摩实验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常规思想和方法,逐渐熟练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物理学中有许多科学思想、实验方法都是类似、通用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联想、学会类比、学会迁移。例如:归纳与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类比方法、等效与替换方法、模型与转换方法、整体与隔离方法、函数表达与分析方法、图象与图形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在中学物理中,多处反复用到。教师在教学中如能不断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类比,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了联想和迁移,学会研究,并能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也就乐于主动去探究学习了。
  六、在快乐中学习——创设“绿色课堂”,在快乐中成长
  高中物理教学呼唤“绿色课堂”,高中物理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欲速则不达,必须低起点缓坡度,必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沃土。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不断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在高涨的学习情绪之中,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次教师和同学的赞扬声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这是促进学生持续主动探究学习的恒动力。
  高中物理教学有多种教学策略,不同的物理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思路与教学风格,但只有教学策略与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特点和谐统一,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威力。
其他文献
一.MALL的概念 Mall全称Shopping Mall,音译“摩尔”或“销品贸”.意为大型购物中心或大型商业广场.属于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业业态。西方国家也称为Shopping Center.即“购物中心
针对物业管理行业保安招人难.管理难.留住难的“三难”问题,经过近半年时间对广州地区十家具有代表性的物业管理企业(分别为国有.民营.外企)进行保安人员的满意度调查,发现一些普遍性
“Hi,我编的《传艺》杂志你收到了吗?”  “收到啦,在看呢。原来那么多传统艺术保留在咱们宝岛台湾啊!”  “沛琳,在干嘛呢?来我家泡茶?”  “我在参加宝马车组织的中国文化之旅哈,去不了啦。”  ……  “Hi,我博士考上啦,开心,导师是闽南文化专家陈支平教授。”  “哇,沛琳,太厉害了,以后你就可以长呆在厦门了。”  ……  “博士论文答辩过啦,没有延毕,而且又接到了漳州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的of
期刊
广州,作为全国首批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与全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相呼应,谱写了我国早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壮丽诗篇,奠定了广东改革开放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确实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我在教学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如下:  一、 通过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文化素质,让学生喜欢和尊重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我多
期刊
在7月31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介绍,今年上海书展的数字出版馆将集中、完整、系统展示上海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带
8月20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会暨“十大学习品牌”颁奖仪式在京举行。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的“强素质作表率
江苏的物业管理市场日益凸现出激烈竞争的格局。无论是江苏本土的物业公司,还是深圳、上海和其他城市的物业公司,在江苏物业管理市场都在奋力拼搏,以期达到各路诸侯占山为王的目
利用“错题本”诊断与矫治学生学习障碍,通过学习障碍的不断克服和学习效果的良性反馈,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就为其进一步学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