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关于这方面目前讨论已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中小学教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认知学科,认知学科很多情况上问题是确定的,结果是唯一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一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形象、直观,重点难点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语文不同,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就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 试想,朱自清的《春》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那“ 偷偷地”和“ 钻”其情味又岂能用直观的视像来传达?“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其用词之妙又有哪位摄影师能用画面来表现?试想,如果哈姆雷特只剩下影视屏幕或图片上的一个形象,那么“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从何谈起?
  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 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例如教《听潮》时,上课伊始,切入大海涨潮的一段录像,那波澜壮阔的画面和呼啸而至的潮汐声,能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同学耳目为之一新;又比如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如果在教《祝福》时先让学生预习,上课再放一些背景知识,课件中再以图片展示祥林嫂三次不同的肖像。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所遭受的惨重打击,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她的迫害。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比如上《景泰蓝的制作》,因涉及的是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学生怎么都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但一旦运用多媒体将景泰蓝制作过程显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
  (三)有利于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呢?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机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中,可将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它丰富的表现力可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他们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
  (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教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课堂45分钟之内给每一位学生进行纠错和辅导。因而,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个体需求存在矛盾。现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技术对教学信息按联想思维方式进行非线性地组织与管理,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单元体系,实施柔性的教学计划,由于这些单元是可以互相调整和调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时间,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一条最适宜的发展途径,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总之,语文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现代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服务。我们深知,课程资源和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而言,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因而,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摘要】通过高三科学、合理、全面的复习,使学生在未来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要分析问题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注重方式方法,提高效率和效果,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复习策略 方法和技巧 提高效率 能力提升    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中生物部分使考生拉开了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生物在理科综合占有的比例比较小,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生物不够重视,二是没有一个系统的学习方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谓的创新能力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面对繁杂的班级工作我并没有感觉到力不从心,而是轻松而快乐地做好了这项工作。我的秘诀就是:特别喜欢“偷懒”,即通过“教育”实现“不教育”,通过“不偷懒”达到“偷懒”,而且,我还不断在工作中寻找更好的“偷懒”办法。我在抓班风、抓学风的过程中,既注重从“大处着眼”,使学生从根本上进入自我教育的正确轨道和良性循环,又注重从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合理选择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STS素材,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化学活动课中渗透STS教育思想,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STS教育 渗透 挖掘 体现 绿色化学 专栏报 讲座    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的意思。
【摘要】生疑是语文阅读中产生的一种直觉与初感,是头脑中的一种闪念。而质疑,则是抓住阅读中的这些疑念、疑点提出来的疑问,以期通过阅读寻求问题的解答,质疑的关键是要将内心的疑问用问题的形式固定下来。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的疑念多少都曾产生过为样或那样的疑念,关键在于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学会质疑的方法。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直接疑问法、比较疑问法、逆向疑问法、假设疑问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质疑;
长期以来,教育用单一模型塑造学生,用单一的考试标准评价和选拔人才,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扼制了广大教师创新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呼唤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正在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做为教师,应为推进素质教育不遗余力,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在应试教育的包围之中,开辟出素质教育的新天地。下面就数学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一些探讨。  一、重学习能力和自学习惯培
【摘 要】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当前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欠佳的现状,如何把小学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让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本文将从围绕如何把“三个利用”落到实处,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进行阐述。  【关键词】口语交际 教学 实效    “口语交际”是语文能力(听、说、读、)中听说训练的整合和深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典型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曲折多变;语言富有艺术表现力是这部小说的三大特点。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根据《水浒传》第9回改写的,课文主要写了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柴进的庄上,与洪教头比武并打败了他的故
套用了2006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旨在说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教育一定是公平的教育,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那么就更加要求我们这些从教者能够紧紧抓住每一个孩子的手,让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能够有所收获。  我们经常说好学生是由好老师教出来的,而我感觉一个成功的老师更是学生带出来的。好老师在我看来其实就是能够紧紧抓住学生手的教师。   故事一:莫道天无情,人间有大爱   高一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