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乐问且善问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i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教育是怎样的呢?每想到这个问题, 我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周一贯老师的一篇《我是怎样变成一只小板鸭》的教育童话:一只原本十分天真活泼的小鸭, 经历“填”“考”“酱”三个阶段, 最终被磨练成了一只规格标准且唯一的“板鸭”。这算不算是传统教育的悲哀呢?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不需要乃至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独到的见解。课堂上, 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问”剥夺了学生的“问”, 使本该充满问号的童年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快就变成了句号。难怪,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会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让他们学会问。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自觉、强烈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掌握“质疑”开启这把创新之门的钥匙的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学生脑中充满“?”(即,乐问),且是有价值的“?”(即,善问)呢? 在教改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乐于发问、善于质疑能力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明确目的,转变观念
  实际教学中,这样几种现象屡见不鲜:①依然故我型。即,导学前,让学生读文充分质疑,导学时却将学生之疑置于一边,依旧照本宣科。②生搬硬套型。即,把质疑当做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明明学生已无疑,教师却仍坚持要学生质疑。③巧设埋伏型。即,学生读文后,象征性地叫几位学生提问题,而所提的问题“恰好”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学思路“不谋而合”。
  之所以存在以上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质疑的目的不明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必须先明确让学生质疑的目的。质疑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①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挖掘学生潜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学习的能力;③使学生的质疑为教师的导学指明方向,以提高教学效率;④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帮助。
  人虽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培养。因此,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机械地用同一标准、同一模式去衡量学生,规范和限制他们的思维活动,而是应当一改往日居高临下的态度,悉心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学生学有创见,赞赏奇思异想,允许学生答错了重答,将说不完整的补充完整,没有想好的可以再想,不明白的可以举手再问,见解不同的可以再探讨。总之, 对待学生的质疑,即使幼稚可笑,也不能轻易否定,或讽刺挖苦,或敷衍了事,而是必须加以正确引导,耐心释疑。因为,高质量问题的提出一般都是从低质量问题起步的。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传统的小学课堂,要求学生身子要坐直,双手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或背于身后,发言要先举手,不准随便讲话。这些僵化的课堂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神经始终处于高度紧张与戒备状态,同时产生了不平等的师生关系。面对严肃有余、亲切不够的教师,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试想:在这么紧张的氛围里,要让同样紧张的学生产生质疑问难的兴趣,难道不是一种奢望吗?
  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创造十分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索问题的环境,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障碍,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解放。教师要尽可能以一名普通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与他们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在无拘无束、无压力的课堂里敢说、敢问、敢辩,轻松自在、有创造性地学习。
  此外,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提问、设疑的时间,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只有给足时间,让学生从容、充分地去读、去思考、去揣摩,他们才能发现哪些问题是自己不能确定的,哪些问题是自己不能解决的。也只有这样的质疑,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三、提供范例,教给方法
  进入21世纪,教改的步伐在加快,力度在加大,已习惯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学生,面对要求其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教师,眼神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质疑问难显然十分被动。因此,教师的引路点拨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为学生设疑示范,有利于激活学生昏睡的脑细胞,使它们恢复思考能力。例如教学《白杨》中“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高大的白杨树”与“几棵小树”分别指谁?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 ②“ 风沙”暗指什么?“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你认为是要说明什么呢?③爸爸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教师的设问示范不仅让学生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更主要的意图是在于让学生模仿,明了应怎样设问,该从何处着手。
  当然,仅靠模仿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教给学生更多的质疑方法,以下再介绍几种:
  1.从矛盾处入手
  例如《鸬鹚》这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导学时,有学生问:既然湖面恢复了平静,那为什么又有水痕呢?经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明白了这样写是为了强调当鸬鹚不再下水捕鱼时,湖面又变得平静了,只不过平静的恢复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课本中还有许多与上述例子相似的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矛盾突出的地方, “打破沙锅问到底”,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有极大的帮助。
  2.从课题入手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有的学生问,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的问,谁去送总理?也有学生问,群众怎样送总理?还有的问,群众为什么要去送总理?学生的问题基本上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只要他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文中找答案,相信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感情不再是难事。
  除了以上方法, 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课文内容、重点词句、过渡句段、关键标点、修辞手法、文章题材、插图等处质疑。如此一来,既教给了学生多样的质疑方法,又能避免他们漫无边际地提问题,有利于提高质疑问难的含金量。
  四、适时点拨,精心筛选
  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的思路打开后,他们所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显得多而杂,所提问题的质量也不高,有相当一部分问题还不能触及文章的实质。此时,教师应适时点拨,教会学生如何筛选问题。
  那么,什么是问题筛选?就是要把那些次要的、非本质的问题舍弃,只经历那些主要的、本质的问题的探究过程。例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①董存瑞是哪个地方的人?②隆化在哪里?③董存瑞怎样炸暗堡?④为什么课题不用“董存瑞炸暗堡”,而要多加“舍身”一词呢?⑤暗堡筑在什么地方?对我军造成了怎样的威胁?这部分内容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呢?它与董存瑞炸暗堡有什么关系?我提示学生:哪些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触到课文的实质?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的结论是:问题①②与课文的实质无多大关联,可以略去,而问题③④⑤紧紧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分析探究这些问题,能帮助大家更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便能及时悟出质疑要精当、扼要,问题的筛选应以紧扣文章内容与主旨为原则。只要学生把这一原则运用于实践,假以时日,相信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少下定论,无语气暗示,为学生创造适度的问题空间,还给学生思维驰骋的自由,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任凭花枝肆意蔓延,与胸前的花朵别针融为一体。蝴蝶结装饰乳白色褶皱连衣裙、黄色花朵胸针均为Louis Vuitton柔和的天鹅绒面料在垂坠的褶皱造型下多了几分建筑感。金色丝绒装饰白色棉质连衣裙Prada;金色皮质凉鞋LaurenceDacade;羽头饰造型师私人物品立体线条在肩头勾勒的团团花蕾,是新艺术运动中植物精神的隐约体现。乳白色褶皱连衣裙Jil Sander;乳白色发带RachelTrevor
21世纪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作文教学如何克服“教师讲,学生写”“千人一腔”的模式作文呢?老师可采用“开放—活动型”的作文教学,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能写出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  一、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要让学生开放写作文,首先要解决学生“无米之炊”的问题。现在不少教师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写”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可学生还是写不出
人类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和了解事物,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其“活教育”思想中提出“比较教学法”教学原则。他认为比较教学法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的事物,认识得格外正确,印刻得格外深切,记忆得格外持久。  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比较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内需,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促使学生较好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琐碎繁杂。班主任工作能否开展得好,关键是学生是否信任和喜欢班主任。只有喜欢班主任,学生才会乐意接受他的教育。只有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需要“三心”“二意”。  一、爱心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的,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既是班主任一种职业高尚品质的表
当文本被选入教材时,它自身的核心价值就被转化为教学价值。但是文本原有的内在规定性却是无法改变的,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失去其夺目的光彩,那震人心魄的力量渐行渐远,最终深藏在那段岁月里。而学生童心正盛,阅历尚浅,面对文本原有的内在规定性,犹如面对“冰冷而奇怪”的远古的遗存,因此出现了误解、隔阂、强自说愁。文本中的场景、人物、故事,多数被学生陈列于某个特定的区域,走不进学生的生活,也走不进学生的生命。因而
留意我们的课堂,家常课中的许多不足显而易见。我们很难像上公开课那样精心设计课前谈话,学具准备可有可无,一切都在漫不经心中开始。课堂上,重点偏失、随意性大。一些家常课教材钻研不到位、准备不充分,上课铃响后才匆忙找教科书进教室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教材把握不准,缺乏有效地组织与引领;课堂评价单调。一些公开课上教师的评价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而在家常课教学中老师们似乎吝啬自己的评价语言,索然无味
学校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互动的。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主动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自主进行理性的转型变革,追求和创造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和途径。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组织,要实现特色化的发展,就必须使自己成为自主发展的系统。而一所学校要实现预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其核心理念的厘清及定位,是极为重要的起始环节。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理念的准确定位是一
新课程标准的颁发,明确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学习掌握“语用”能力?纵观目前课堂,很多教师心中其实是茫然的。  本人认为,其中原因有三:  一、新课程标准中 “语用”教学目标的内涵不明确  虽然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分年段进行了条例说明。然而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还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大部分教师仍无法冲破应试教育的瓶颈——“考什么,就教什么,就做什么作业和练习”,而学生做作业——做什么,怎么做,除了完全服从于老师,毫无发言权。于是面对着大量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实用价值的作业,学生或是苦不堪言,望题兴叹,或是照虎画猫,草草了事。那么,如何让学生由苦做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态度。是让他们将学习作为一项艰巨任务来承担,还是作为一件珍贵礼物来欣然接受,已经成为了教育者所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数学故事,可以点燃小学生学习热情、活跃数学思维,赋予小学课堂生命力的“神奇功效”,如何积极合理地将数学故事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具体做法进行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