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刘致远先生,岭南画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彩陶瓷)、岭南广彩陶瓷研究室国际瓷画艺术家、广州市海珠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加中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顾问、北京岭南刘致远广彩国画工作室。
与刘致远先生交谈,听到他自豪的一句话,不禁顿时心生敬佩:“我继承了广彩,我承传了岭南的文化,作为广彩现代的传人已是问心无愧了!”那是一种高於功名的洒脱,是一个艺术家本真的性格与时代赋予的使命感融合一体的光辉。刘致远先生对广彩的执著和付出,不仅是把一门艺术发展到极致的投入,更是他全心全意打造的美丽世界,也是其生命里无垠的乐土。他在上面播种、耕耘、挥洒汗水,也收获了今天的喜悦和成就。
一句玩笑
开启了艺术的一生
在光洁如玉的瓷器表面,运用合适的力道、提笔结合技法精心描绘种种图案,或是色彩缤纷、花团簇拥,或是清素淡雅、祥云飘扬,便是刘致远先生每天的工作。自踏入艺坛至今,他坚持创作、尽力传承,传递着父辈开创的荣光。
刘致远先生是岭南画派国家级广彩大师刘群兴先生的儿子,他不仅师承父亲精湛技艺,也熟知父亲过去种种光辉事蹟:“我爸爸与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杨善深等是画派宗师高剑父的同一批弟子,曾经配合师傅参加过辛亥革命的相关工作。”辛亥革命成功後,刘群兴先生与一众艺术同好约定,功成身退、不仕官场,即使国父孙中山先生诚邀他们为国出力,他们在付出之後仍置身艺坛,专攻绘画,高风亮节,乃一代大师风范。也给刘致远先生今日一心从艺、不求名利的作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群兴先生自1905年开始致力陶瓷创作,为以前广东省唯一的陶瓷工艺工程师,他不仅热衷广彩,更铸就精品无数,並不知疲倦地发掘和创新广彩原料及配方,工作范畴包括陶瓷的方方面面。他多年蒐集各地颜料,加以记录。许多如江西粉彩、画玻璃的原料、法国最早珐琅彩的配方等早已失传的古方或是补瓷技法。刘致远先生今日卻可以在父亲的笔记中找出,可见这位广彩先贤的贡献良多。
有趣的是,与艺术界众多同行自小便得到前辈教导不同,自小淘气的刘致远先生直到八岁,才因为哥哥的一句话开始学画:“本来我不会画画的,有一次小学校长叫我画画掛在学校展览,我回去求我哥,想他帮我完成画作。”不料,刘致远先生不仅没有得到哥哥的帮助,还受到一顿奚落:“我哥笑我,爸爸是这麽有名的艺术家,我作为他的儿子竟然一点墨水都没有,真是没用!”
偏偏刘致远先生虽然年幼,性格也是遇强则强。他暗想,哥哥能画,我也能画,而且还要画得更好,因而下定决心,跟随父亲学画。一学,便是七年有多。十五岁那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接触广彩,从学做陶瓷的胚开始,到用笔蘸上特殊的颜料,绘出种种精美绝伦的画……
此时,他对广彩的爱,已经是一种终生的爱好,也是他一生执著而坚定的道路。回忆当年,父亲曾问他,真正搞艺术的人很难兼顾利益,生活並不会很宽裕。刘致远先生答道,这不会影响他爱好画画的热情,因为将来会怎样,自己还不知道呢。一句质朴而没有太多装饰的话语,反映出两代艺术家对美、对艺术那种纯真无暇的爱,成为其至今仍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基调。
此後,无论生活如何,刘致远先生都坚持着创作,在艺术与现实之间,他一如既往与前者同行。1982年,他从广州移民香港,身处一个更为注重经济的社会,艺术之路也似乎变得艰难。但是,内心对艺术的追求,让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所以每天劳累的工作後,回到家中的刘致远先生还要花上两个小时,专心致志创作广彩,尽己所能传承岭南画派的精髓之一,延续着父亲追求艺术的道路。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诞生了一件件闪着瓷器高雅光泽、绘有各种漂亮图案的作品,犹如记载着他曾经的追梦岁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
如今,刘致远先生製作广彩的技术已经日臻化境,所出作品很受好评,被众多爱好者和收藏家所欢迎。去年他曾赠送一套广彩给加拿大总督夫人,不想引起对方浓厚的兴趣,回国後又通过中国领事馆再向刘致远先生购买另一套作品。他悉心创作的一件件作品,色彩鲜艳、鬆紧有序,表现出作者内心独特的艺术主张,是承接传统,连接现代的艺术造诣,其苦心若春雨滋润艺林、光耀香江。
无尽追求
承传了国粹的精华
於刘致远先生而言,与众不同的美丽,不仅因为他那种历经岁月、激情依旧的执著,还因为广彩的独特——至今发展已有三个世纪的广彩,脱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製瓷艺术,顺应中外贸易日渐兴盛的趋势,融合西方元素的特徵,形成中华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广彩产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讲究技巧,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加彩方法简单、豪放、富於民间装饰风味。
虽然属於绘画范畴,但在瓷器上作画的广彩,对工艺和技艺皆有更高的要求,昔日为了保证广彩的正统性,广州还有一个行会,禁止会员以外的人製作广彩。且定下各种严格的行会,确保技艺自古到今的承传没有偏颇。
今日製作广彩,虽然没有行会和规章的制约,但由於工艺难度和创作成本高等因素,这项传统技艺並没有得到太大的发扬。例如在纸上作画,宣纸能吸收水分,可让艺术家实现多种手法,但瓷器属於玻璃界面,不吸水分的特点要求创作者要用带矿物质的原料结合特製的胶,达到一定比例,方可在瓷器上描绘线条、上釉。方方面面,尽是考验创作者的画技。
而後,瓷器被放进窑中,经过高温烧製,此时瓷器上的颜料会因温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若画家事先没有考虑这些因素,仍按照纸上作画的方法着色,烧製出来的瓷画便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试想,要是没有经过长年的学习与研究,对颜料成分的熟悉以及对火候掌握能了如指掌,是不能成就一件件精美的广彩的。无疑,刘致远先生所言承传广彩,是需要无数次的实践。
作为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精品,是个人的成功;而对於行业,卻不能一枝独秀。刘致远先生因此关心广彩的发展,希望下一代能接任国粹。他表示,现在国家重视发展文化,让艺术家们的地位得以提高,也让文艺界出现了百花爭艳的局面。趁着这个可喜的局面,要是广彩艺术家们得以加强沟通和合作,相信能给广彩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
因此,刘致远先生加入加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协会、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等团体,结识世界各地彩瓷名家,共同发扬彩瓷艺术。他们每两年会举行一次会议,邀请国际彩瓷大师共聚香港,交流和研究彩瓷艺技。他们还努力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尝试开展彩瓷学习班,让更多地人了解这项融中西画技於一体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诞生於近代的岭南派,融汇中西而各取所长,既有国画的优雅别致、意韻深长,也吸收西洋画的採光、立体和层次感等。广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拥有同样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们以瓷器为载体,传递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美,也传颂着,刘致远先生等一心弘扬国粹艺术的名家们,人生与爱好共荣的讚歌。他们孜孜不倦付出毕生心血,浇灌出中华艺术之光,培育出欣欣向荣的文明之林。
刘致远先生,岭南画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广彩陶瓷)、岭南广彩陶瓷研究室国际瓷画艺术家、广州市海珠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加中书画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顾问、北京岭南刘致远广彩国画工作室。
与刘致远先生交谈,听到他自豪的一句话,不禁顿时心生敬佩:“我继承了广彩,我承传了岭南的文化,作为广彩现代的传人已是问心无愧了!”那是一种高於功名的洒脱,是一个艺术家本真的性格与时代赋予的使命感融合一体的光辉。刘致远先生对广彩的执著和付出,不仅是把一门艺术发展到极致的投入,更是他全心全意打造的美丽世界,也是其生命里无垠的乐土。他在上面播种、耕耘、挥洒汗水,也收获了今天的喜悦和成就。
一句玩笑
开启了艺术的一生
在光洁如玉的瓷器表面,运用合适的力道、提笔结合技法精心描绘种种图案,或是色彩缤纷、花团簇拥,或是清素淡雅、祥云飘扬,便是刘致远先生每天的工作。自踏入艺坛至今,他坚持创作、尽力传承,传递着父辈开创的荣光。
刘致远先生是岭南画派国家级广彩大师刘群兴先生的儿子,他不仅师承父亲精湛技艺,也熟知父亲过去种种光辉事蹟:“我爸爸与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杨善深等是画派宗师高剑父的同一批弟子,曾经配合师傅参加过辛亥革命的相关工作。”辛亥革命成功後,刘群兴先生与一众艺术同好约定,功成身退、不仕官场,即使国父孙中山先生诚邀他们为国出力,他们在付出之後仍置身艺坛,专攻绘画,高风亮节,乃一代大师风范。也给刘致远先生今日一心从艺、不求名利的作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刘群兴先生自1905年开始致力陶瓷创作,为以前广东省唯一的陶瓷工艺工程师,他不仅热衷广彩,更铸就精品无数,並不知疲倦地发掘和创新广彩原料及配方,工作范畴包括陶瓷的方方面面。他多年蒐集各地颜料,加以记录。许多如江西粉彩、画玻璃的原料、法国最早珐琅彩的配方等早已失传的古方或是补瓷技法。刘致远先生今日卻可以在父亲的笔记中找出,可见这位广彩先贤的贡献良多。
有趣的是,与艺术界众多同行自小便得到前辈教导不同,自小淘气的刘致远先生直到八岁,才因为哥哥的一句话开始学画:“本来我不会画画的,有一次小学校长叫我画画掛在学校展览,我回去求我哥,想他帮我完成画作。”不料,刘致远先生不仅没有得到哥哥的帮助,还受到一顿奚落:“我哥笑我,爸爸是这麽有名的艺术家,我作为他的儿子竟然一点墨水都没有,真是没用!”
偏偏刘致远先生虽然年幼,性格也是遇强则强。他暗想,哥哥能画,我也能画,而且还要画得更好,因而下定决心,跟随父亲学画。一学,便是七年有多。十五岁那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接触广彩,从学做陶瓷的胚开始,到用笔蘸上特殊的颜料,绘出种种精美绝伦的画……
此时,他对广彩的爱,已经是一种终生的爱好,也是他一生执著而坚定的道路。回忆当年,父亲曾问他,真正搞艺术的人很难兼顾利益,生活並不会很宽裕。刘致远先生答道,这不会影响他爱好画画的热情,因为将来会怎样,自己还不知道呢。一句质朴而没有太多装饰的话语,反映出两代艺术家对美、对艺术那种纯真无暇的爱,成为其至今仍孜孜不倦追求艺术的基调。
此後,无论生活如何,刘致远先生都坚持着创作,在艺术与现实之间,他一如既往与前者同行。1982年,他从广州移民香港,身处一个更为注重经济的社会,艺术之路也似乎变得艰难。但是,内心对艺术的追求,让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所以每天劳累的工作後,回到家中的刘致远先生还要花上两个小时,专心致志创作广彩,尽己所能传承岭南画派的精髓之一,延续着父亲追求艺术的道路。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诞生了一件件闪着瓷器高雅光泽、绘有各种漂亮图案的作品,犹如记载着他曾经的追梦岁月,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丽。
如今,刘致远先生製作广彩的技术已经日臻化境,所出作品很受好评,被众多爱好者和收藏家所欢迎。去年他曾赠送一套广彩给加拿大总督夫人,不想引起对方浓厚的兴趣,回国後又通过中国领事馆再向刘致远先生购买另一套作品。他悉心创作的一件件作品,色彩鲜艳、鬆紧有序,表现出作者内心独特的艺术主张,是承接传统,连接现代的艺术造诣,其苦心若春雨滋润艺林、光耀香江。
无尽追求
承传了国粹的精华
於刘致远先生而言,与众不同的美丽,不仅因为他那种历经岁月、激情依旧的执著,还因为广彩的独特——至今发展已有三个世纪的广彩,脱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製瓷艺术,顺应中外贸易日渐兴盛的趋势,融合西方元素的特徵,形成中华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广彩产品分为艺术瓷和日用瓷两大类,欣赏艺术瓷的彩绘技法以国画画法为主,讲究技巧,笔工精湛,内容多为人物花卉,亦有外国油画的西方风景、人物和故事。日用瓷包括碗、碟、壶、盅等,加彩方法简单、豪放、富於民间装饰风味。
虽然属於绘画范畴,但在瓷器上作画的广彩,对工艺和技艺皆有更高的要求,昔日为了保证广彩的正统性,广州还有一个行会,禁止会员以外的人製作广彩。且定下各种严格的行会,确保技艺自古到今的承传没有偏颇。
今日製作广彩,虽然没有行会和规章的制约,但由於工艺难度和创作成本高等因素,这项传统技艺並没有得到太大的发扬。例如在纸上作画,宣纸能吸收水分,可让艺术家实现多种手法,但瓷器属於玻璃界面,不吸水分的特点要求创作者要用带矿物质的原料结合特製的胶,达到一定比例,方可在瓷器上描绘线条、上釉。方方面面,尽是考验创作者的画技。
而後,瓷器被放进窑中,经过高温烧製,此时瓷器上的颜料会因温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若画家事先没有考虑这些因素,仍按照纸上作画的方法着色,烧製出来的瓷画便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试想,要是没有经过长年的学习与研究,对颜料成分的熟悉以及对火候掌握能了如指掌,是不能成就一件件精美的广彩的。无疑,刘致远先生所言承传广彩,是需要无数次的实践。
作为一个艺术家,独立创作精品,是个人的成功;而对於行业,卻不能一枝独秀。刘致远先生因此关心广彩的发展,希望下一代能接任国粹。他表示,现在国家重视发展文化,让艺术家们的地位得以提高,也让文艺界出现了百花爭艳的局面。趁着这个可喜的局面,要是广彩艺术家们得以加强沟通和合作,相信能给广彩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
因此,刘致远先生加入加中国书画艺术交流协会、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等团体,结识世界各地彩瓷名家,共同发扬彩瓷艺术。他们每两年会举行一次会议,邀请国际彩瓷大师共聚香港,交流和研究彩瓷艺技。他们还努力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尝试开展彩瓷学习班,让更多地人了解这项融中西画技於一体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诞生於近代的岭南派,融汇中西而各取所长,既有国画的优雅别致、意韻深长,也吸收西洋画的採光、立体和层次感等。广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拥有同样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们以瓷器为载体,传递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美,也传颂着,刘致远先生等一心弘扬国粹艺术的名家们,人生与爱好共荣的讚歌。他们孜孜不倦付出毕生心血,浇灌出中华艺术之光,培育出欣欣向荣的文明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