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制约新课改发展的几个因素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十几年了,现在新一轮的课改又已于2011年拉开了帷幕。那么,课改的成果如何呢?缘何越来越多的学生越发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弱了呢?作为一名从事中学政治课教学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师,我就自己教学中的感受谈谈制约新课改发展的主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强调教师如何教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课堂教学的模式由最初的“展示课”发展到今天,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国也涌现了一些高效率的典型课改模式,如“尝试教学”的“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教学,“洋思模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还有“杜郎口模式”的“三三六”教学等。这些是新课改的成功之处。现在,所有的教师都知道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而且都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狠下工夫,力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各地学校、教育部门也都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推广优质课。可以说,当前广大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已经牢固树立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弱了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新课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方式却限制了教育实践的开展。新课改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注重教学实践活动,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仅增长理论知识,而且实践能力更得到提高。所以,新教材都设置了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几乎每节课都有,每章节都有,教材从编排上也突出了实践性。2012年新一轮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教材的引导作用显而易见,即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实践,必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可否认,教学实践活动的确适应学生成长的特点,能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但纵观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规定以及社会舆论导向,都处处制约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各种法规及制度都以“维护校园安全”为由,禁止学生走出校门,不准学校组织一切校外活动。最近几年来,每逢春暖化开的季节,我都会看到学生那渴望春游、渴望扑向大自然、渴望自由呼吸的眼神,但学校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严禁组织学生外出。这样的学习环境换来的是学生更加厌倦学习,厌倦上学,所以,再好的课堂设计都难以提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不仅如此,现在即便是在校内组织体育活动,学校也要先了解学生体质状况,否则,出现安全问题学校仍要承担责任。就在最近召开的全县开学工作安排会上,教体局领导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即今后学生进校要进行身体素质检测,毕业时也要进行身体素质检测,如果该生在该校就读期间身体健康发生问题,那么该校需承担责任,校长承担全部责任。制定此规定的原因是由于某大学在组织体育竞赛时有学生在竞赛中猝死。听到这件事,我首先为该大学生的死亡感到痛惜,同时,我也为我国教育的未来感到忧虑。中国青年的身体素质缘何如此差,这种不幸发生之后教育管理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为何如此的简单!哀哉,学校的责任太重大了,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教学生成才,而且还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如何完成这三重重任呢?最省事、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禁止学生参加一切有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活动,把学生禁锢在校园,禁锢在课堂。这是避免安全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的最省事也最好的办法,即可谓无为无过。所以,我认为我国现在的现实教育管理方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目标相违背,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教育管理环境若不改变,新课改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那我们的教育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创新精神的书呆子,而不是人才。
  第二,教师和学生的惰性是制约新课改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新课改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程改革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教师和学生这一主体的能动性如何。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能力或排斥课改,学生求知的欲望不强,新课改就难以实现。教学作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要想取得发展,既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两者缺一不可。从教师方面来看,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部分缺乏工作热情,得过且过,不善于钻研新课标;中老年教师受过去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快转变观念,或因为能力不足而排斥新课改。这样的教师队伍现状,严重制约新课改的推进。所以,尽管各地的教育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狠抓课堂改革,但往往是上级抓时我就认真钻研按新课标的要求上一堂课,你不抓我就该怎么上还怎么上。正因为如此,很多的教育专家在评价教师的赛教课时,往往都感觉教师的课是“两张皮”,即教师备课的重心仍是“备教材”而不是“备学生”,即依然“目中无人”,上课时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另外,在观摩课时教师能和颜悦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仍是“横眉冷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由于教师没有真正从内心接受新课改,没有主动钻研新课程,所以才导致出现“理念”与“行动”两张皮的现象。从学生方面看,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有的学生没有理想,厌学,缺乏求知的欲望,学习没有主动性,被动地在上学。所以,教师讲什么、怎样讲都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即便有些学生在认真地学习,其大部分也是为了考试能考高分,所以,基本上是考试考什么他就学什么,不考试的科目几乎就不学。因此,像大部分学校的微机课都是学生自己聊天或打游戏,音体美课都是学生自由玩,上也可不上也可,使得整个校园就是两种学生,即考试型和混世型。新课改的实施需要的是课改主体自身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而我国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这种现状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新课程改革要想取得跨越式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而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要想促进新课程改革取得突破式发展,我们一方面要改善课改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与课改目标相一致的社会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上,在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工夫。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抓住重点,才可能推动新课改实现跨越式发展。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六所高校进行问卷、访谈实证调查,获取相关的有效数据,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安全现状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调查结果,研究出了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原因,并分析了在校外租房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加强大学生在外租房教育管理的途径,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安全教育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校外租房 安全现状 调查  2013年7月至10月,课题组对玉溪师范学院、
期刊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的结果,是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掌握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提出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又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教学,而是要
期刊
巴尔扎克说过:“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学生只有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真正学会了自我学习,才算是走进了科学的大门,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萌芽。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在积极的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
期刊
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光彩夺目。它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充溢着醉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它展现给我们音乐美、结构美、绘画美,情操美。学会鉴赏诗歌,从浅层说能提高应试能力,从长远来看更助于吸取文化精华,提高素养,培养高尚情操,创造新文化。如何去鉴赏,才能品出诗独到的芳香,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鉴赏诗歌亦如此。找到正确鉴赏的方法,理解诗歌会事半功倍。下面,我谈一下诗歌鉴赏的方法。
期刊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的内心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然而多年来,教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课外作业局限在抄、写、背的模式之中。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作业而作业。学生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新课程下如何才能使学生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因此,作业的设计与指导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展开,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和创新发展空间。但是有的教师存在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模式的倾向,这是极端片面的。其实,传统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来讲是值得继承和借鉴的。  关键词:新课改 传统教法 常识记忆 评价模式  一、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以往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方式重能力的培养。但是事实是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分
期刊
从懵懂青年到今天的我,经历了教学上的多次变革,特别是实施课程改革后,我努力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打造成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展示精彩、放飞欢乐的舞台。  “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是魏书生先生说过的。让课堂充满欢笑,能使教学妙趣横生,增强教师的魅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把笑声引入课堂,还可以引发注意,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增强记忆等。当然把笑声引入课堂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
期刊
一个人的识字能力是其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能力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养成和提高的第一步。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贯彻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这个说法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让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进而有利于他们尽早进行独立阅读。我在将近十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好
期刊
摘要:初三英语教学已进入全面的备战阶段。英语作为中考的重要学科之一,英语教师应如何引导复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这是九年级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尝试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小组合作的复习方式,希望能帮助初三的教师、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激发兴趣 小组合作 英语复习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学生九年的潜心苦读,为的是梦圆中考。要想在中考的赛场上绽放自我,复习课就成了九年级学生
期刊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以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究的自主学习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具有巨大的教学优势,而逐渐成为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