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阅读:“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

来源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安徒生童话全集》为例,研究了九年一贯制学校“阶梯式阅读”课程的构建,探索了“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路径,并进行了实践。课程构建围绕“阶梯式阅读”,基于“安徒生童话”教学价值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目标,制订了分三个阶段施行的教学计划。“阶梯式阅读”有效路径的探索以分级阅读和螺旋阅读两种路径展开,分级阅读呈现为:有兴趣地读—能理解地读—可评论地读;螺旋阅读呈现为:读懂故事内容—揣摩主旨思想—挖掘多元解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阶梯式阅读;分级阅读;螺旋阅读
  一、引言
  随着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整本书阅读”从课外走向课内,从选读变成了必读。2017年初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然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堪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将阅读路径分解为如下三个板块:“通读全书,整体把握—重点探究,局部细读—成果展示,课堂交流”,这种模块的分布虽然高效,但是却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书籍。如此单一化的阅读路径,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读书方法的积累都是有弊无利的。同题材、体裁的作品和不同认知程度的儿童,在“整本书阅读”时,适用的阅读路径必是不同的;选集类的作品,由于作者写作背景、写作风格等的变化,不同的篇章更是不能一概而论。
  “整本书阅读”强调“整”字,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长篇作品带来的内容广度和思维深度。现有的不少对于“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体现出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于语言思维、逻辑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挖掘,然而这是建立在短期精读基础上的“深”,是单向度的“深”。“整本书阅读”并不是越深越好,多元、多维、多角度的阅读也应当是“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也就是多向度的“广”。对多向度阅读路径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说是目前“整本书阅读”研究领域的空白,是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想要实现多向度的阅读,不得不提到一个近年来逐渐热门的阅读模式——“阶梯阅读”。南红英认为“阶梯阅读的实质即阅读元认知”[1],张梅则把阶梯式课外阅读定义为:“一种有计划、有步骤、有梯度、有层次地提升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阅读方式。”[2]袁菊提出了“阶梯式阅读”的四轮驱动策略,即“分级驱动—课型驱动—活动驱动—评价驱动”。[3]“阶梯式阅读”进入阅读研究的视野,显然是一种进步,“阶梯式阅读”关注阅读的适应性,强调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阅读路径。
  为了寻找“整本书阅读”的多向度可能性,本文以《安徒生童话全集》[4]为例,在课程建构的基础上探索“阶梯式阅读”的有效路径。
  二、课程的“阶梯式”构建
  课程构建之前,有必要厘清“整本书阅读”和“阶梯式阅读”两个概念。徐鹏在《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一文中对“整本书阅读”做了如此论述:“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运用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围绕整部经典作品展开的,与作者、文本、教师、同伴对话的过程 ;阅读的对象具有多样性,阅读的过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阅读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探索阅读方法、建构阅读经验,发展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5]笔者非常认可徐鹏对于“整本书阅读”概念的界定。“阶梯式阅读”是指在不同年段阅读不同章节,并对部分经典章节进行反复阅读。这种“阶梯式阅读”并不是纯粹的“分级”阅读,而是一种“爬阶梯”式的阅读过程,可以是閱读量的增加、阅读内容的变难,也可以关注阅读习惯,如从亲子阅读过渡为自主阅读、从随意阅读到带着疑问阅读等;也可以是读书方法的逐渐积累,如制订阅读计划、进行对比阅读、尝试主题阅读等。可以说“阶梯式阅读”是“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方式之一,而“阶梯式阅读”凸显了“整本书阅读”的计划性和层次性,体现了阅读者语文核心素养逐步提升的过程。在构建课程之前,厘清《安徒生童话全集》呈现出的“阶梯式阅读”教学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挖掘教学价值
  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阅读的趣味性决定了学生是否愿意阅读。安徒生童话中艺术手法的多样性具备一定的教学价值。安徒生的作品中处处体现出充满童心的天真和温和风趣的幽默。他能够将对儿童心理细致的观察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他的文字浪漫奇幻又充满了合理的想象,让低年段的孩子乐在其中。
  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来说,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徒生的童话最突出的教学价值就是其思想情感的丰富性。童话故事中有他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更为难得的是,学生可以从他的童话中获得对“悲剧”的多元认识。对中年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感知安徒生笔下苦难的人物形象,学生会产生疑惑:似乎故事中那些历经苦难与磋磨的主人公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都是正直、善良的人,然而悲剧总是不经意地发生在他们的身上。[6]这些思考将帮助学生建立对“个人悲剧”的认识,也将成为认识“社会悲剧”的起点。高年段的学生应当读懂“社会悲剧”,“社会悲剧”是多元的,在安徒生的笔下,它可以是爱情的幻灭、人性的残酷、生命的陨落,但更重要的是“荆棘路上的抉择”,也就是挫折中的选择和直面苦难的勇气。
  对于完成全集阅读的八九年级学生,安徒生写作早期、中期及后期的发展对比也很值得在课程教学中加以探讨。安徒生早期的童话故事是写给儿童看的,到了中年,他开始创作“用童话的形式所写的有关现实生活的故事”[7],这是他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到了创作的后期,安徒生给他的“童话”命名为“故事”,“故事”已经脱离了“童话”的范畴。安徒生创作时的读者意识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这是其他童话故事所不具备的特殊性,“是否只有儿童该读童话故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学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思考文学作品的价值。
  教学价值的确定,为课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也明确了“阶梯式阅读”构建的方向,指引了课程目标的确定,也为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明确指明了方向。   2确定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做了深入的表述,除了对教学做了要求外,特别强调了阅读过程中要关注读书方法、鉴赏能力和阅读习惯,这些都应当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一到九年级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情况,参照之前确定的教学价值,将衔接九个年级的“阶梯式阅读”课程目标定位如下,见表1:
  言语与表达
  1能运用工具书查询并积累《安徒生童话全集》及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生僻字词,准确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积累《安徒生童话全集》中优美的语句,能准确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情感
  3能品味安徒生柔和灵动,又饱含忧伤的语言风格
  4能复述作品内容,表达阅读感受,用模仿性的语言再创作故事。口语表达言辞流畅达意,肢体自然,语气语调恰当得体
  5能准确表达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形成的观点。书面表达文从字顺,符合汉语规范
  阅读与鉴赏
  1能在阅读中养成质疑的习惯,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形成观点
  2能通过梳理《安徒生童话全集》的题材和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理解书中故事情节,结合创作背景领会并分析作品内涵
  3初步了解比较阅读,能将《安徒生童话全集》与其他类型童话作品进行比照阅读,比较题材、主题、语言风格等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4能在阅读中借助文献资料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表达读书感受
  5能在阅读中发现感兴趣的话题,并与同伴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安徒生童话中体现出的对真、善、美的追求
  2能在阅读中正视人性的罪与恶,自省自戒,培育努力克服自身缺点的责任感和勇气
  3能独立阅读,并独立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做一个爱阅读、爱思考的人
  4能与人合作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5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阳光自信的心理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确认总目标后,需要对九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学段的划分,合理的学段划分能够让课程的开展更加顺利。因此,笔者基于学情调查、“阶梯式阅读”课程实施的要求以及课标,将学段的划分确定为:一二三年级——第一学段,四五六年级——第二学段,七八九年级——第三学段。
  三个学段在“言语与表达”“阅读与鉴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部分也呈现出阶梯式的层次。如“阅读与鉴赏”方面,这一部分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也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一二三年级,希望学生能够逐步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形成一些阅读体验,并与他人分享;四五六年级,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质疑,关注故事内容背后的思想内涵;七八九年级,能进行比较阅读和专题阅读,能独立制订阅读计划。随着学段的增高,在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积累终身受益的读书方法。
  3制订教学计划
  《安徒生童话全集》以“阶梯式”呈现:第一阶段以“先读后教”“通读指导”“家校联合”为主要环节;第二阶段以“通读指导”“合作阅读”为主要环节;第三阶段以“边读边导”“合作探究”“比较阅读”为主要环节。在不同阶段和年级的计划中,主要关注“教学阶段”“主要内容”“教学资源”和“设计意图”,以一年级的教学计划为例,具体见表2:
  通读指导
  1.通读指定篇目,完成阅读任务
  2.积累生字新词与优美语句
  3.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1.了解故事情节,积累词句
  2.激发阅读兴趣重点突破选择最喜欢的故事读一读
  1.篇目阅读任务单
  2.《安徒生童话全集》指定篇目绘本和拼音读物了解故事情节,训练口语交际家校联合与家长共同阅读指定篇目,交流阅读体验,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故事朗读整合阅读效果成果展示“我是安徒生童话朗读者”读故事大会
  1.训练口语交际2.加深阅读理解
  每个阶段都会以成果展示作为评价的内容。在同一个阶段,也会依据学生的学情的提升进行“阶梯式阅读”的设计,如第二阶段中的成果展示部分中,根据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四年级“以第一人称为一个人物写一段自传”,五年级“为一个最值得你学习的人物写一封表扬信”,六年级“选择一个故事将其改写为剧本”,从关注人物到评价人物,再到创作“人物”,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让每个阶段的阅读难度都逐步提升,也让每一位学生在重复的阅读中依然充满兴趣。这种逐步增加难度又多样的成果展示形式,不仅将课程评价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关照到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安徒生童话全集》逐渐加深的理解,帮助学生从阅读的入门者成长为阅读的爱好者。对相同文本的反复“触摸”,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在反复提醒着学生,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三、“阶梯式”阅读路径的实践
  为了让“阶梯式阅读”在课程中有效呈现,可以将“阶梯式阅读”呈现为两种阅读路径:分级阅读和螺旋阅读。分级阅读关注“通读”,旨在形成分散阅读的形式,按照一定的层级将《安徒生童话全集》的所有篇目分解为三个年段的阅读内容;螺旋阅读旨在“精读”,挑选出所有作品中极为经典和需要反复揣摩的篇目,以反复阅读的形式读出作品背后的深意,结合对作者生平的了解,尝试理解作者写作风格的转变,在这样的阅读中,積累一些阅读全集类作品和童话作品的方法。
  1分级阅读路径呈现梯度
  分级阅读的路径可以呈现为三个梯度:有兴趣地读—能理解地读—可评论地读。三个梯度阅读的书目不同,着眼点不同,关注读书方法的积累、阅读习惯的养成。以下将从“分级阅读书目选择”“分级阅读课堂实践”两方面来具体阐述课程实践的过程。   首先是分级阅读书目的选择。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这一时期安徒生的写作灵感来源于民间故事,如《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衣》等。这类作品情节结构简单,歌颂真善美,充满了柔和的诗意,表达着对理想世界的希冀;第二个时期的故事被称为“新的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影子》等,虽然依然充满了绮丽的想象,但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第三个时期则几乎不再是童话,而以“故事”来命名,如《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等,这一时期的作品基调沉郁,流传度不广,却更多表达了安徒生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适合高年段的学生来读。阅读这个时期的作品需要结合安徒生的自传《我的童话人生》来加深理解,也更适合进行比较阅读、主题阅读等较为高阶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评论。
  其次是分级阅读的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要将分级阅读的路径在三个年段逐步落实,因此在“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的设计中,低年段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中年级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童话故事的一般方法,到了高年级则需要通过对比阅读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题和内涵。笔者在一年级和四年级的两节实践课中,就能够看出这样的分级差异。
  一年级的成果课以口语交际为主,主题为“我是故事大王”。教学设计围绕如下三个活动:(1)说一说我知道的安徒生童话故事;(2)把我最喜欢的安徒生故事讲给小伙伴听;(3)复述从同伴那里听来的安徒生童话故事。
  用讲故事来作为课堂的线索很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作业布置环节,也以“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行亲子阅读。二年级的“我是安徒生童话小屋设计者”,三年级的“我是安徒生童话乐园志愿者”,从故事情节、童话人物的角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年级的导读课则以指定阅读内容中的《拇指姑娘》为例进行阅读指导,教授学生读童话故事的一般方法:(1)读故事,理解故事内容;(2)勤思考,明白故事道理;(3)敢创作,创编童话故事。课堂上笔者通过三个板块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阅读童话故事的基本路径。第三个板块的创编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够加深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积累更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螺旋阅读路径聚焦深度
  螺旋阅读的路径可以呈现为三个梯度:读懂故事内容—揣摩主旨思想—挖掘多元解读。三个梯度的篇目相同,都着眼于对故事思想内涵的探索,在探索中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下将从“阅读篇目选择”“阅读课堂实践”两方面来具体阐述螺旋课程实践的过程。
  首先是螺旋阅读书目的确定。适合进行反复阅读的作品一般都具备如下特点:第一,人物故事的经典性。作品应当是《安徒生童话全集》中最为经典的,能够反映当时丹麦社会的特色的,最能反映安徒生的写作水平、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的。第二,阅读资源的多样化。即相同的阅读内容,可以有绘本、漫画、插图书、拼音书以及纯文字,甚至可以有动画、音频等多元的资源选择。第三,中心主旨的多元化。作品具备多元主题,在不同年段和认知水平的阅读者中产生富有层次性的阅读感受,并在多次阅读中形成层层深入的阅读理解。笔者在《安徒生童话全集》中进行挑选,最终确定螺旋式阅读的篇目为:《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没有画的画册(第九夜、第十五夜、第十九夜)》《光荣的荆棘路》六篇。以下将以《海的女儿》为例阐释螺旋阅读的可能性。
  《海的女儿》之所以经典,正因为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安徒生对于“真正的人”的理解。安徒生认为只有具备“真、善、美”,并始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因此在中年段再次阅读时,不仅要求学生阅读完整版,更要求学生理解小美人鱼对于“成为人”的不懈追求。高年级第三次阅读时,就要结合《我的童话人生》进行比较阅读,读出安徒生隐藏在这个故事中属于自己的悲伤往事,小美人鱼历经磨难的四个人生阶段,恰恰与安徒生磋磨的一生相呼应。只有这样螺旋地阅读,才能真正对《海的女儿》有深度的认识。这样层层递进的认识,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和他们对人生理解的加深,与直接让九年级的学生阅读《海的女儿》并进行揣摩所达到的深度是截然不同的。
  其次是螺旋阅读的课堂实践。笔者在七年级进行教学实践时,就选择了《海的女儿》进行螺旋阅读的尝试。课前,笔者以预习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了一个问题:“你认为《海的女儿》这个故事是悲剧吗?为什么?”从反馈来说,能够看出学生对故事情节很熟悉,然而对“悲剧美”的理解尚属浅层次的,给出的理由主要是“没能跟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最终变成了泡沫”“失去了美丽的歌喉”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先出示了关于悲剧的三个关键词:“有价值、被毁灭、悲剧根源”,并引导学生用这三个关键词来理解小美人鱼身上的悲剧美。在课后的写作任务单中要求学生对小美人鱼的悲剧结尾发表议论,有学生这样写道:“我觉得原本悲剧的结局更令人唏嘘,安徒生想要通过这个悲剧告诉我们,没有灵魂不能算真正的人。同时上完今天这一课,也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算是一个拥有灵魂的人吗?”这样深度的思考,正是螺旋阅读路径的彼岸。
  四、结语
  分级阅读和螺旋阅读的穿插并行,能够帮助学生在《安徒生童话全集》中游刃有余地穿行,在教师搭建的阅读阶梯上不断地攀爬,逐渐学习到阅读童话作品、全集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尝试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分层阅读、反复阅读,感受深入文字的乐趣,与作者在文字背后展开真实的交流,这是“阶梯式阅读”课程构建最大的意义。本次探索也存在着不少值得继续琢磨与探究的问题:从课程参与者的角度来说,有长期阅读带来的遗忘与产生的倦怠,也有阅读积极性缺失的问题;从课程实施者的角度来说,如何让学生有效、有趣、有收获地读,如何细化评价以带动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等也值得反思。本次“阶梯式阅读”有效路径的探索只是“整本书阅读”探索的一小步,只有不断反思和实践,才能摸索出“整本书阅读”更多的有效路径,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中迈出更远更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南红英.阶梯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J].中国民族教育,2007,(5):32-34.
  [2] 张梅.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实施途径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7-18.
  [3] 袁菊.阶梯阅读:提升阅读素养的重要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16):58-61.
  [4]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M].叶君健,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5] 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4-7.
  [6] 樊杰,江碧波.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性审美及其教育意蕴[J].学前教育研究,2018,(11):62-66.
  [7] 叶君健.安徒生童话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J].黄冈师专学报,1990,(2):5-17.
其他文献
摘要:提问是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教师的提问都有效吗?当提问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激发思维时,教师该问什么?怎么问?文章尝试从问题教学的角度,探究新课标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和效果。以高中课文为例,展现三次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依次探讨“提问就是好问题吗”“有效提问就是问题教学吗”“怎样才是问题教学”三个问题,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问题教学法的效果。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契合新课标的要求
期刊
摘要:观察能力是人类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的重要能力,它不仅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亦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要素。文章针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以统编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项链》为教学案例,基于PORTAAL设计并实施观察评价量表,该量表包含练习、逻辑发展、责任意识、降低焦虑四个维度。研究表明,这些研究实践策略能有效引导小学生建立有序观察、仔细观察的意识,感受观察的乐趣,
期刊
摘要:插图是教科书的重要构成元素。依据马丁尼克和萨尔韦的图文关系理论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与文本的关系进行考察,发现该版语文教科书主要以体现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一致的“图从属文一详述图文”关系类型为主,其他不同类型的图文关系兼而有之。这些图文关系为教科书增加了新的语义和文化因素,丰富了文本的表意能力。而为因应核心素养的时代吁求,未来的教科书不仅应依据不同文本的体式设计插图,而且还应彰显中华传统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在对协作学习综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协作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三种类型,阐述了协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对OneNote平台的使用进行了综述。然后以“功和能”单元复习为案例进行简要介绍,从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并分三个阶段进行案例的实施,以此说明该模式的适用性,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关键词:协作学习;OneNote;单元复习;物理教学  一、研究背景  
期刊
摘要:文章在分析文言文教学实践和教学目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言文教学内容应该始终和“有效服务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目标相一致的观点。并以《诫子书》为核心示例,进一步阐释了日常教学中构建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步骤,即根据文言文所在单元的主题和文言文自身内容主旨、体式特点,结合学生学情,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来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逐渐向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超级中学”集中,以黄冈为代表的县市中学教育优势不再,农村学生在这场改革大潮中愈发劣势明显。对以黄冈中学、衡水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成都七中等为代表的四种中学办学模式比较发现,决定学生能否进入精英学府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受教育平台差异和个体文化资本差异,传统的勤奋、刻苦等学习品质的影响逐渐式微。新高考改革扩大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和
期刊
摘 要: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薄弱学校改造政策执行存在多重现实困境。国家层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下的政策滞后和多元价值取向下的执行偏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存在“劣性互动”和功利价值取向下的社会参与缺失;薄弱学校自身存在多重压力下的“责任逃避”与资源稀缺下的“机会主义”。为有效破解困境,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出台科学合理的改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政策实施的
期刊
摘 要: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中国社会的教育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师道失坠,师生关系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异化”现象。从历史上看,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一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亮色。《吕氏春秋》所呈现的“达师”形象和“师徒同体”的师徒关系样态,对协调当代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师生关系;异化;应然态;《吕氏春秋》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温馨和谐的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逐渐受到关注,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在这类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文章运用调查法对上海市宝山区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五年级学生和邻近一所公办学校本市户籍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情况进行对比,初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家庭作业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
期刊
摘 要:欺凌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从理论研究的梳理来看,欺凌相关主题的研究呈现出显著的增长,特别是校园中的欺凌。发展生态学理论是国际上分析欺凌行为的场域与形成机理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从校园欺凌的治理路径来看,可以遵循“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治理模型,采取全面、联系、开放的生态学治理思维,增强预防欺凌的意识,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协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措施,营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