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趋向深度融合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1版到2011版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回溯2001版新课标颁布之初,我国教育信息化刚刚起步,许多被称为典型或示范的“整合课”,往往是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课,或只是教师在课上运用了某种信息技术。尽管这样的“整合课”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
  这期间,相关研究也大多停留于定义、概念的讨论,真正深入到课堂教学中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还很少。由于对整合的实现途径并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处在浅层次阶段。而2011版课程标准的修订,恰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
  与2001版课程标准相比,新版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更明确、指向更清晰,教学环节的实施与指导建议也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尤为明显的是,新版课标不再是对整合的泛泛之谈,而是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其中对技术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关注整合教学微观层面的实施过程,重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无隙渗透与无缝衔接,引导整合逐步走向深层次。因此,在具体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时,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支持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语文新课标指出:“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英语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媒体手段、多类型平台和多方位空间”;数学新课标指出:“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可见,技术不再是形而下的工具,而是更多地被看作是生存与学习的环境。
  其次,课标中强调了数字资源建设意识的树立,应有机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语文新课标中提到,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在认真分析本地区和本校资源特点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建设与发展区域内资源库,做好校本资源的积累、保存、延续;英语新课标也指出:“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前提,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并积极鼓励学生“建立和利用自己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数学新课标则鼓励多方力量的参与,如教材编写者、教学研究人员、教师和有关人员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与利用适合自身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资源”。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北京市教委将于2012年3月正式启动名师同步课程录制工作,中小学生9月份开学就可免费通过网络共享21门学科9500节优质课程,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纳入课表的课程均实现数字化。此举正是应了新课标中对数字资源建设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打开数字资源共享的新局面,既能为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提供大量优质资源,也能促进学校和学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再次,新版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在普通家庭中的日益普及,中小学生网络化、社会化的程度与日俱增,作为教育阵地中重要引领者的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整合进课堂,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而要做到这点,转变观念很重要,多门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都强调指出,教师“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积极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在追求课堂40分钟的高质量教学中,不再一味地追求分数多少,而是有意识地运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引导、多点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内心唤醒他们的学习欲望,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探究发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切实做到以学生个人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此外,新课标中还要求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素养,灵活变换多种教学形式,“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深入探索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多种媒介的学习与阅读,开展多种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创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在学校营造学生喜爱、乐于学习的校园氛围。
  可以说新版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有力推手”,它能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向更深层次的融合,逐步实现数字化学习的创新、变革与突破。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新课标一公布,就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对新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和适切把握,还需要理性的校长和教师,在认识到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同时,应保持理性,切忌本末倒置。
  
  师友热议
  主持人:以下观点出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QQ群,以及中国电子白板教育网,欢迎对教育信息化热点有所关注的老师踊跃参与。
  北方:
  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发展遵循着神奇的摩尔定律日新月异,学科的发展也理应跟随其发展的脚步走在时代的前沿,可是在此次新课标中,并没有提及信息技术的课程标准,那么信息技术课将何去何从呢?值得深思。
  蚂蚁筑强:
  课程标准是教育课程设置的标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是对教育教学的认可。这次出台的课程标准中,虽然在各学科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所体现,但却没有推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新标准。这样的局面,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全面认可?或是信息技术课的方向即将有所改变?盼望信息技术学科新课标早日公布。
  快刀乱麻:
  从某一侧面上看,新课标是返璞归真的,当今学生熟悉网络,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写字、作文大多通过键盘输入,其书写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新课标中增加了书法课和《九章算术》传统内容,可以说是对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某种审视和对传统的追溯。另外,新课标又是紧跟时代步伐的,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强调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莫-缘静海:
  新课标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评价关注很多,在解读新课标时,我们可以发现各门学科间的通用点,借鉴其他学科的新要求,给所任教的学科教学带来启发。
  
  
  编者结语:从旧版课标的“精神传达”,到新版课标的“明文规定”,我们欣慰地看到,信息技术的身影贯穿于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经历了十余年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路,人们对于课程整合的认识走向深刻,对信息时代的特殊性更加了解。信息技术不再是“摩登时代”里的一对银色扳钳,也不仅仅是寻常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它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与意义,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囊括了整个时代。
其他文献
让小学生理解、抽象和解决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面对一大群不到八岁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给他们讲数的“和倍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你打个比方,还没来得及说清楚比方与主题的关系,他们却陷进比方里出不来;不打比方吧,他们面对陌生的数学主题,怎么也抽象不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三(2)班教学时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一道习题:“一套衣服共456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
最近的生物圈发生了一件让人拍案称奇的事。2021年4月,原本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若干亚洲象,经普洱,到玉溪,总体上朝着北方移动,到6月初,它们已经到了昆明。6月底,象群开始在云南易门县和峨山县来回移动。  西双版纳的大象为何一路往北走?这个问题真是让“吃瓜群众”既惊奇又迷惑,专家们也是众说纷纭。而在历史上,大象卻在中国大地上真实地演绎了一场壮观的“南迁”大戏,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历史时期
为了解决网络游戏带来的社会问题,许多教育专家提出了“在线教育游戏”的概念。所谓在线教育游戏就是指以教育为目的(非娱乐为目的而带有某种教学功能)的基于互联网的游戏。在线教育游戏具有声音、文字、图像、互动性相结合的立体式特点,集知识性、趣味性、竞争性、合作性、虚拟现实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参与的兴趣。本文就向大家推介一款在线教育游戏《真知探索》。免费下载地址为:http://game
2000年,新世纪开始的第一年。2000年,也是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历程中最红火、最关键的一年。当年的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随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随着三份通知的下发,全国中小学掀起了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十年,我们经历了从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课程的艰苦蜕变。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学校体育室内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认知的发展、体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技能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改善,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下面分三部分,就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看法。  ●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关系  现今,大多数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场地在户外,这降低了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使它不能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体育课件的贫乏也使得多媒体的运用受
前情提要:  时间:2012年4月17日下午2点。地址:教育技术社区。   社区首页滚动的画面中,乔布斯和他金灿灿的“苹果”默默地呼唤着“创造”与“人文”,疯长的“今日发帖”数,留下了来客无声言论。办公室里,沉默的秒针随时间跳动,不发出一丝声响。当人们沉默时,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的小李与小江在各自的屏幕前正襟危坐,目光炯炯有神,十指规范地遮住了键盘上的一排字母,享受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老而新的永恒话题。课堂教学需要什么招?在校育人需要什么计?纵有千条妙计,可落实到实践中还需教师自己的努力探索与积累。本期和下期解码我们就从教师能力成长着手讨论,试图启发大家把眼光放远,持续地去自我修炼、自我培养、自我成长。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已经有不少人在研究、实践,但仍有很多人彷徨、迷惘着。究其原因,可能您还是新手教师,因为刚刚参加工作或者转到自己的专业时间不长,经
小学信息技术2号团队是一个跨校组合的团队,他们通力合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三位教师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共同研讨、共同合作,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同时也吸纳了同伴团队的评价,在不断磨合中形成了团队教学设计方案。该方案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教学设计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理顺了各知识点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教师把课题称为网页“手拉手”,富
2010年12月7日至13日,我跟随NOC中小学交流访问团走访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在内的多所学校。第一次踏上宝岛,对台湾中小学教育感到既陌生又神秘。    走访台湾教育资讯的点滴    我们首先参访的是台北市内湖区南湖小学。该校配有一问能提供“合作探究、情境体验及网络社群学习”的信息技术“未来教室”,教室的四周装配多部带有电子白板功能的大型平板计算机,室内学生的桌面并没有计算机,但是学生通过使用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杠杆,使教师的工作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扩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北京市的一系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面向全体教师,重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与学”的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同时又是有效的方法。本文将结合一名生物课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实践,来探讨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问题。   A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