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我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以人教版新课标Book4,Unit5Reading: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 reading快速浏览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快速浏览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题目难度较小,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
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
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再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 reading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themes——Disneyland——Dollywood——Camelot这种总分模式,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填表格、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细读课文
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3.阅读析评
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三、Third—Reading采用细节理解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细节理解能力
细节信息、细节问题理解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学会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疑难句子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在段落中某一特定事实信息的捕捉和理解能力,通常包括直接细节理解题和间接细节理解题。只有细节问题处理好了,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填表格、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细读每段课文
找出重要的字词句。可采用列举、填空、翻译、判断等方式。
四、Post—reading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经过三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
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
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
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四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总之,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一、First reading快速浏览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快速浏览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题目难度较小,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
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
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再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二、Second reading采用交互作用模式,侧重培养阅读理解综合能力
阅读的关键在于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交互作用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综合能力能起关键的作用。借助形式图式模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文体思路,了解各种不同体裁的课文的结构特点。
例如教“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 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文体思路是themes——Disneyland——Dollywood——Camelot这种总分模式,借助文章体裁结构帮助理解文章实际上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下一阶段完成重建语篇的表达训练。借助内容图式,教师可启发学生寻找或利用文章上下文线索去激活自己大脑中相应的背景知识内容图式,将文章内容与大脑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态度、写作意图及文章的“弦外之音”。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填表格、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细读课文
可采用全文阅读,逐段阅读,合段阅读等阅读方式。
3.阅读析评
可采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或师生一起讨论归纳等双边活动形式。
三、Third—Reading采用细节理解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细节理解能力
细节信息、细节问题理解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学会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疑难句子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在段落中某一特定事实信息的捕捉和理解能力,通常包括直接细节理解题和间接细节理解题。只有细节问题处理好了,学生读懂文章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下一阶段进行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会有基础。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检测理解
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讨论题、填表格、选择题等检测形式。
2.细读每段课文
找出重要的字词句。可采用列举、填空、翻译、判断等方式。
四、Post—reading侧重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经过三读课文及完成一些深层阅读理解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吸收信息或利用所获得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只停留在输入的层次上,应该使语言输入(听与读)和语言输出(说与写)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及题材信息重建语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归纳知识
可引导学生按语言单位来分类归纳;也可按段落顺序或情节内容来归纳排列。
2.深化知识
可介绍一词多义、词与词区别、长句分析和逻辑纽带等拓展性知识。
3.运用知识
口头上可采用命题发言、口述大意、复述课文、话题讨论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笔头上可采用改写、缩写、书面表达等准交际或交际练习形式。
实践证明,把阅读课教学活动分成四个阶段,不同阅读活动阶段采用不同阅读理论模式以实现阅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恰当的。为此,不同年级应有不同阅读达标要求,课堂上各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也应随之有所侧重。总之,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灵活地把上述教学设计运用于阅读课文教学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