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那碗黄酒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975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毕业的那年冬天,寒风刺骨,冰冻三尺,天冷得出不了门。
  老查也冷得死去活来。我和老查皆来自安徽农村,又机缘巧合成了同事,三言两语间,情投意合,旋即成了死党。只是公司宿舍的被子太过单薄,每晚睡到夜半,突然就冻醒了,只好各自睁着眼睛,蜷成一团,哆哆嗦嗦地等待天明。
  囊中羞涩的窘迫,让我和老查摸遍了港下镇的每个旮旯角落,以期搜寻到最经济实惠的餐馆。约莫一周后,老查满脸通红地向我宣布,经他地毯式的摸排走访,最省钱的用餐之地已然锁定。
  当天收工后,我和老查裹紧棉袄,兴冲冲直奔那传说中的餐馆。进屋了才晓得,说是餐馆,其实是家停产了的工厂食堂。一个大通间,靠墙一排灶台,灶火熊熊,外面胡乱摆了几张桌椅,油腻腻的。坐定后,身上依然冰凉,正往手心呵着暖气呢,却见矮胖胖的老板系条干净的白围裙,颠颠儿跑来,操口吴地方言道:“恰歪(吃饭)啊?冷天冷世(大冷天的),格格弄点黄酒吃吃(喝)可好啦?”黄酒?昔日和一众室友纵酒论英雄,拼的皆是白酒啤酒,甚至红酒,黄酒还真没喝过。老查颇为紧张地盯着我:“要不尝尝?”“尝尝。”我正好奇。
  老板猫腰进了里间,抱出个椭圆的小坛子,那坛口用黄泥封了,分外严实。老板抡把小木锤,一顿轻敲,封泥纷洒,继而鼓嘴一吹,碎灰散尽,又一鼓作气,三两下撕去包裹坛口的棕叶,那色如琥珀的黄酒,顷刻便呈现在我俩眼前了。老查目不转睛瞅着,吧嗒着嘴催道:“倒酒吧!”老板呵呵大笑:“莫急。”说着,自柜上取把铝壶,弯腰抱起酒坛,咕噜咕噜灌满了,又往壶里扔把姜片,顺手将壶放在灶上,这才回身,笑眯眯说道:“冬天吃黄酒,先温一温才好。”我正惊疑,一股清香已自灶间弥漫开来,那香气轻浅,幽雅,沁人心脾。老查咕咚一声,咽了口口水,说:“好香!”老板拎起铝壶,捧来两只大碗,搁在我和老查面前,哗哗斟满了,说:“一壶两斤,慢慢吃吧!”我俩端起碗来,迫不及待抿了一口,瞬时,一股酸叽叽、甜丝丝的味道,立刻荡漾在唇齿间了,又喝了一大口,香气更浓,老查愈发高兴了,一边说笑,一邊端碗,不停劝我喝酒。
  那天晚上,我俩将壶黄酒喝得点滴不剩,方尽兴而归。此后,每天下班去食堂喝碗黄酒,便成了我和老查的必修课。
  不久,公司迎来了位新同事赵哥。赵哥是陕北人,膘肥体壮,性格爽朗,我们就熟了。
  实习期才结束,公司安排我出差东北,临行头晚,赵哥和老查在食堂为我饯行,老板照例给赵哥推荐本土的黄酒,赵哥斜眼瞅瞅那粗陋的酒坛,眉头深锁,耐不住老板一再撺掇,才勉强啜了一小口,抬头时,已然眉开眼笑了,继而端碗对我说道:“兄弟远赴关外,这碗酒,哥祝你旗开得胜。”说完一饮而尽,我尚未说话呢,赵哥咂咂嘴,扭头高喊老板:“再来一碗。”
  老板抱了个坛子过来,劝道:“黄酒驱寒,吃一碗就不冷了,可莫多吃呀!”老查也劝:“黄酒性子温和,后劲大着呢!”赵哥撇撇嘴:“俺们陕北,胡汉交融,粗犷豪放,喝的都是烈性白酒,这玩意儿也能叫酒?”说着,抱起酒坛,咕咚咚倒酒,将那五六只大海碗,皆倒得满盈盈的。老板送了几样炒菜过来,见这场面,连声劝道:“兄弟,这么吃酒,会醉的。”赵哥端起碗来,也不吃菜,又一饮而尽,哈哈大笑着对老板说:“就这,俺一口一碗,喝到天亮,也不显本事。”老板无奈,摇头走了。
  赵哥昂首挺胸,又一阵大笑,武松似的,一碗一碗,“咣咣咣”只顾畅饮,我和老查皆看得呆了。喝到第五碗时,赵哥忽说:“真是怪事,好像有点头晕。”我劝赵哥吃菜,他大笑道:“两位兄弟,别说,这酒还真有点儿意思,嗬嗬嗬!”说完,撑着桌子,站起身来,说:“俺去方便一下。”谁知才迈两步,人已东倒西歪了。我和老查旋即冲上前去,左右扶住。赵哥大喝一声,甩开我俩:“俺没事儿。”
  赵哥摸索着回到桌边,眼就朦胧了,头也耷拉了,我和老查准备将他扶回宿舍,可他牯牛般的身子钉在了凳上,嘴里仍含糊不清地嘟囔道:“嘿嘿,这酒,可真有意思……”一边笑,一边又端起第六碗酒。
  陕北的壮汉,酒劲上来了,势如野马,谁拦得住?赵哥歪歪斜斜站起身来,努力晃晃壮硕的脑袋,才喝半碗,只听“咣当”一声,早一头栽倒在地,人事不省了。那只海碗,也摔得粉碎,剩下的半碗黄酒,洒在地面,绽成了一丛杂乱的黄菊。我和老查使尽全身力气,也休想背起烂醉如泥的赵哥,万般无奈,只好将他和衣拖到了食堂老板的床上。
  次日清晨,我在赵哥声震屋瓦的鼾声里挤上了北去的列车……
其他文献
五叶子哥哥  我表姑父有七个儿子,五叶子哥哥是表姑父的第三个儿子。  那时,五叶子哥哥是生产队副队长,他办事公道,又能吃苦,得人敬重。五叶子哥哥的婚事,自然成了表姑父的头等大事。乡村都是早婚,像五叶子哥哥这个年纪的人,还没有婚娶的,都被视为失婚之列。但表姑父赌咒发誓一定要给三儿子成个家。女方一看表姑父儿多家贫,五叶子哥哥年纪又大,都不愿意。表姑父到处托人打听不成,转换思维,便托人给儿子在苏北找对象
期刊
第一次给舅公上坟,走过那丘长长的弯弯的阴冷的荒田,我免不了忆起当年劳动的场景。栽秧薅秧打谷,集体中醒目的与不露声色的勤快、躲懒,开玩笑,一幕幕从眼前走过。  眼下比较平整的田还没有犁开,杂草一团一团的,涂抹着初春的痕迹。几个深深的牛脚印,注满了浑水,好像一些漫长等待过后迷茫的眼睛。  好多年了,我已经对这样一丘普普通通的冷浸田非常麻木,就像对舅公当年远在千里的病逝,没有更多的表示一样。叶落归根,舅
期刊
“税务不能报啊,那活不好干!”“交通监理也不咋的,可能就是监管交通什么的,也不好。”“还是选个会计吧,整天坐办公室,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 昏暗、飘忽的煤油灯光下,半辈子没走出过县城的父母在争论填啥志愿好。我知道,此时的凉风,是从窗棂和差不多五厘米宽的墙裂缝里钻进来调和气氛的。  放学回家时,每每经过庄西头,总会看到几个老人在那儿坐着玩。见有人过来,那高个子老人,就用长烟袋锅指着东面:“看看啊,离
期刊
表姐是大姨的女儿,比我大三岁。  人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奶奶以前常常这样说,人的命天注定。爸爸就在饭桌上还像当年我这个年龄时候的调皮回应,对,公子小姐各有命。随着全家人的哄堂大笑,奶奶会心急火燎地转身去找鸡毛掸子。当然,谁都知道这是奶奶对付爸爸“大不敬”的障眼法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对奶奶的那句曾经不屑一顾的口头禅有了新的认识。  正月初三,是闺女住娘家的日子。不管地处天南地北,相隔千里,即
期刊
半吊子,老家的方言,意思是说这人不成熟,或者说这人做的某件事缺乏考虑。用老家的这句方言,比喻我的高考,似乎风马牛,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但就是这样的高考,让我跳出了农门。而之所以说是个“半吊子”,緣于我的两次半“高考”:一次是高中毕业时高考预选,一次是考项委培的选拔。还有半次,是考农技中学。  我是1981年高中毕业的。那个年代,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考之前要预选,类似现在高考前的“一模”、“二模”
期刊
老中医高龄耳背,低着头认真地把脉,探询的眼睛从黑色镜框上面向我投来,浑浊中带着一种饱经风霜的智慧。他眼睛里的白色眼球体远远多过黑色,据说这样的人诚信坦荡。他已经很老了,眼前这双干枯的手,替无数人抓掉过身上的病。  他按脉象问询我的症状,我点头或是摇头,花了很大力气才让他明了我身上的问题。他低头认真开处方,一本叫《杏林集》的药书也认真地躺在他的桌上,外面是络绎来问诊的人。  老中医的家在巷子深处,要
期刊
我,生在农村。一次偶然的机会,才使我走出了农村,这一出来竟是30多年。  那是1984年9月的一天,刚刚读完高中的我正在犹豫着是继续复习参加高考还是从事父辈们的职业——在家务农时,大队的民兵排长从我们身边走过,顺便问我们:“你们当中有没有想去当兵的?”听到这话,我急忙说:“我想去。”民兵排长说:“可以,我给你先登记上,你回家再给大人商量商量。”我说:“行。”报完名后,我回家后也没敢给家里的大人说,
期刊
在我家乡,走人家的意思就是走亲戚。  “走亲走亲,不走不亲。”大人们常常这样说。因而,逢年过节走人家就成了亲戚互动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小孩子翘首以盼的大好事——意味着新衣服加身、几大碗上桌、糖果包到手,可以不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可以不做那本也不多的作业,还有干不完的家务事,想起来心里那个美啊!  记忆中,我们家里走亲戚似乎是父亲和我的专利。母亲和姐姐就像毫无疑问要待在家里一样;哥哥是劳动力,农活绑住
期刊
“王卉去世了,昨天。” 2016年10月9日晚,我得到消息,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可爱的老顽童,走了。  我当即从书架上取下他的画集,九十四岁刘海粟题签的《王卉书画诗词选集》。扉页,有他用自来水笔挥写的字迹:二零一零初夏兒童節王卉藤翁八十八歲贈於杭州。“節”字的末笔,毫不客气,一竖直下,占了大半篇幅。“州”字连环草书,最后一点,顺势一拖,干脆利落,戛然而止,他啪地放下笔……他题字的那种情形,历历在目
期刊
在网上看到对当红男星孙红雷的一段采访,说他是个“眼镜控”,拥有几百个形态各异、颜色纷呈、价格不等的眼镜,用在各个不同的影剧情景、陪他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又一次听到“控”字,一问女儿,才明白“控”就是对一件事、一个东西或一类物品非常喜爱、特别专注、达到极致的人。真佩服现在的网络语言,什么“囧”、什么“控”,还有什么“萌”……总是言简意赅,一两个字就能说清事情根本。  感慨之余我又联想,我们这几个人是
期刊